第二個字是案的成語 (14個)
-
1
鴻案鹿車
- 成語拼音:
- hóng àn lù chē
- 成語解釋:
- 鴻案:《后漢書·梁鴻傳》載有梁鴻之妻舉案齊眉的故事,后用以指夫妻相敬如賓。鹿車:《后漢書·鮑宣妻傳》載有鮑宣與妻共駕鹿車歸鄉的故事,后用以指夫妻同甘共苦。比喻夫妻之間相互尊重,相互體貼,同甘共苦。
- 成語出處:
- 鴻案:《后漢書·梁鴻傳》載有梁鴻之妻舉案齊眉的故事,后用以指夫妻相敬如賓。鹿車:《后漢書·鮑宣妻傳》載有鮑宣與妻共駕鹿車歸鄉的故事。后用以指夫妻同甘共苦。
-
2
鴻案相莊
- 成語拼音:
- hóng àn xiāng zhuāng
- 成語解釋:
- ①據《后漢書·逸民傳·梁鴻》載:鴻家貧而有節操。妻孟光,有賢德。每食,光必對鴻舉案齊眉,以示敬重。后因以“鴻案相莊”表示夫妻和好相敬。②謂結為伉儷。
- 成語出處:
- 據《后漢書·逸民傳·梁鴻》載:“鴻家貧而有節操。妻孟光,有賢德。每食,光必對鴻舉案齊眉,以示敬重。”清·沈復《浮生六記·閨房記樂》:“鴻案相莊廿有三年,年愈久而情愈密。”
-
3
舉案齊眉
- 成語拼音:
- jǔ àn qí méi
- 成語解釋:
- 案:有腳的托盤。漢代的梁鴻、孟光是一對恩愛夫妻;孟光在給梁鴻送飯時總是把端飯的盤子舉得與眉毛一樣高;以示對梁鴻的尊敬。后用以形容夫妻相互敬愛。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逸民傳 梁鴻》:“為人賃舂,每歸,妻為具食,不敢于鴻前仰視,舉案齊眉。”
-
4
積案盈箱
- 成語拼音:
- jī àn yíng xiāng
- 成語解釋:
- 案:桌;盈:滿。堆滿書桌,塞滿書箱。形容書籍、文稿、卷宗等非常多。
- 成語出處:
- 《隋史·李諤傳》:“連篇累牘,不出月露之形;積案盈箱,惟是風云之狀。”
-
5
拍案稱奇
- 成語拼音:
- pāi àn chēng qí
- 成語解釋:
- 奇:特殊的。對奇異的事情拍著桌子驚嘆
- 成語出處: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27回:“妙在機關線索,俱于前文布置已定,若讀至此處,始為拍案稱奇,便非明眼。”
-
6
拍案而起
- 成語拼音:
- pāi àn ér qǐ
- 成語解釋:
- 案:幾案;桌子。拍著桌子憤然而立。形容極度憤怒。有時也形容對反動勢力的不屈服。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46回:“半氏大怒,拍案而起。”
-
7
拍案叫絕
- 成語拼音:
- pāi àn jiào jué
- 成語解釋:
- 案:幾案;桌子;絕:獨一無二。拍桌叫好;形容非常贊賞。
- 成語出處:
- 唐 田穎《博浪沙行序》:“不禁拍案呼奇。”
-
8
拍案驚奇
- 成語拼音:
- pāi àn jīng qí
- 成語解釋:
- 對奇異的事情拍著桌子驚嘆。明末凌蒙初有擬話本《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 成語出處:
- 明末·凌蒙初有擬話本《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
9
食案方丈
- 成語拼音:
- shí àn fāng zhàng
- 成語解釋:
- 同“食前方丈”。
- 成語出處:
- 漢·桓寬《鹽鐵論·孝養》:“高臺極望,食案方丈,而不可謂孝。”
-
10
鐵案如山
- 成語拼音:
- tiě àn rú shān
- 成語解釋:
- 指罪證確鑿;定的案像山那樣不能推翻。案:犯罪的紀錄或結論。
- 成語出處:
- 明 孟稱舜《鄭節度殘唐再創》第一折:“轆轆的似風車樣轉,道不的鐵案如山。”
-
11
雪案螢窗
- 成語拼音:
- xuě àn yíng chuāng
- 成語解釋:
- 同“雪窗螢幾”。
- 成語出處:
- 元·白仁甫《東墻記·楔子》:“小生年長二十五歲,雪案螢窗,苦攻經史,博古通今。”
-
12
雪案螢燈
- 成語拼音:
- xuě àn yíng dēng
- 成語解釋:
- 同“雪窗螢幾”。
- 成語出處:
- 元·鮮于必仁《折桂令·書》:“送朝昏雪案螢燈,三絕韋編。”
-
13
有案可查
- 成語拼音:
- yǒu àn kě chá
- 成語解釋:
- 案:案卷,文書。指有證據可查。
- 成語出處:
-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第17章:“我是公務人員,一切手續證件齊全不缺,有案可查,有憑可證。”
-
14
有案可稽
- 成語拼音:
- yǒu àn kě jī
- 成語解釋:
- 案:案卷;文件;稽:查考。有證據可查。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友誼”,還是侵略》:“尊重中國行政和領土的完整,以及反對任何外國控制中國等等,這是有案可稽的。”
* 第二個字是案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