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字是溺的成語 (9個)
-
1
避溺山隅
- 成語拼音:
- bì nì shān yú
- 成語解釋:
- 指防止淹死而躲入山隅。表示遠遠回避。
- 成語出處:
- 漢 司馬相如《美人賦》:“譬于防火水中,避溺山隅,此乃未見其可欲。”
-
2
見溺不救
- 成語拼音:
- jiàn nì bù jiù
- 成語解釋:
- 猶言見死不救。
- 成語出處:
- 唐·皇甫枚《三水小牘·王知古》:“然僻居于山藪接珍,豺狼所皋,若固相拒,是見溺不救也。”
-
3
及溺呼船
- 成語拼音:
- jí nì hū chuán
- 成語解釋:
- 喻禍到臨頭,求救無及。
- 成語出處:
- 《典略》:“臣聞揚湯止沸,不如滅火去薪,潰癰雖痛,勝于養肉,及溺呼船,悔之無及。”
-
4
己溺己饑
- 成語拼音:
- jǐ nì jǐ jī
- 成語解釋:
- 亦作“己饑己溺”。語出《孟子·離婁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饑”或“己饑己溺”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
- 成語出處:
- 語出《孟子·離婁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
5
流溺忘反
- 成語拼音:
- liú nì wàng fǎn
- 成語解釋:
- 猶言流連忘反。
- 成語出處:
- 《宋書·傅亮傳》:“流溺忘反,而以身輕于物也。”
-
6
嫂溺叔援
- 成語拼音:
- sǎo nì shū yuán
- 成語解釋:
- 語出《孟子 離婁上》:“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后以“嫂溺叔援”喻視實際情況而變通做法。
- 成語出處:
- 語出《孟子·離婁上》:“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
-
7
援溺振渴
- 成語拼音:
- yuán nì zhèn kě
- 成語解釋:
- 振:通“賑”,救濟。援救落水的人,周濟饑渴的人。指幫助落難者
- 成語出處:
- 宋·邵博《聞見后錄》第15卷:“曾未期月,援溺振渴,事無巨細,悉究本末。”
-
8
拯溺扶危
- 成語拼音:
- zhěng nì fú wēi
- 成語解釋:
- 拯:救。溺:落水者。危:危難。救助落水者,扶持危難中的人或國家。亦作“拯危扶溺”、“拯危濟困”。
- 成語出處:
- 《陳書·虞寄傳》:“然夷兇剪亂,拯溺扶危,四海樂推,三靈眷命,揖讓而居南面者,陳氏也。”
-
9
拯溺救焚
- 成語拼音:
- zhěng nì jiù fén
- 成語解釋:
- 溺:落水者;焚:被困在火中的人。比喻救人于危難之中
- 成語出處:
- 漢·王充《論衡·自紀》:“救火拯溺,義不得好;辯論是非,言不得巧。”
* 第二個字是溺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