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字是狀的成語 (6個)
-
1
詭狀殊形
- 成語拼音:
- guǐ zhuàng shū xíng
- 成語解釋:
- 詭:怪異;殊:特殊。奇特怪異的形狀
- 成語出處:
- 《梁書·沈約傳》:“或坳或平,盤堅枕臥,詭狀殊形。”
-
2
詭狀異形
- 成語拼音:
- guǐ zhuàng yì xíng
- 成語解釋:
- 詭:怪異。奇特怪異的形狀
- 成語出處:
- 《隋書·柳彧傳》:“鳴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獸面,男為女服,倡優雜技,詭狀異形。”
-
3
憨狀可掬
- 成語拼音:
- hān zhuàng kě jū
- 成語解釋:
- 可掬:可以用手捧取。形容頑皮嬌癡、單純幼稚的樣子充溢在外。招人喜愛。
- 成語出處: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種梨》:“鄉人饋饋,憨狀可掬,其見笑于市人,有以哉。”
-
4
駭狀殊形
- 成語拼音:
- hài zhuàng shū xíng
- 成語解釋:
- 猶言奇形怪狀。
- 成語出處:
- 清·祝德麟《海嘯》詩:“陽侯拜,天吳舞,駭狀殊形不可數。”
-
5
千狀萬端
- 成語拼音:
- qiān zhuàng wàn duān
- 成語解釋:
- 形容極為愁苦。
- 成語出處:
- 宋 王安石《與孫侔書》:“某憂痛愁苦,千狀萬端,書所以不能具。”
-
6
千狀萬態
- 成語拼音:
- qiān zhuàng wàn tai
- 成語解釋:
- 同“千態萬狀”。
- 成語出處:
- 《宣和畫譜·道釋》:“至于鷹犬馳突,云龍出沒,千狀萬態,勢若飛動。”宋·歐陽修《題薛公期畫》:“及徐而定視,則千狀萬態,筆簡而意足,是不亦為難哉。”
* 第二個字是狀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