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字是突的成語 (11個)
-
1
狼突鴟張
- 成語拼音:
- láng tū chī zhāng
- 成語解釋:
- 像狼一樣奔突,像鷂鷹一樣張開翅膀。形容壞人猖狂囂張到了極點。
- 成語出處:
- 清·林則徐《會諭澳同知再行諭餉義律繳土兇稿》:“如此狼突鴟張,豈能將就姑容,致貽民害。”
-
2
狼突豕竄
- 成語拼音:
- láng tū shǐ cuàn
- 成語解釋:
- 見“狼奔豕突”。
- 成語出處:
- 清·錢謙益《資政大夫兵部尚書申公神道碑銘》:“狼突豕竄,無一尉一堠能少婕其角距者。此公之言驗于事后者也。”
-
3
墨突不黔
- 成語拼音:
- mò tū bù qián
- 成語解釋:
- 見“墨突”。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答賓戲》:“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
4
黔突暖席
- 成語拼音:
- qián tū nuǎn xí
- 成語解釋:
- 原意是孔子、墨子四處周游,每到一處,坐席沒有坐暖,灶突沒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別處去了。形容忙于世事,各處奔走。
- 成語出處:
- 《淮南子·修務訓》:“孔子無黔突,墨子無暖席。”漢·班固《答賓戲》:“是以圣哲之治,棲棲遑遑,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
5
曲突徙薪
- 成語拼音:
- qū tū xǐ xīn
- 成語解釋:
- 把煙囪改為彎的;把柴草移開。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霍光傳》:“曲突徙薪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
-
6
曲突移薪
- 成語拼音:
- qǔ tū yí xīn
- 成語解釋:
- 見“曲突徙薪”。
- 成語出處:
- 清·李漁《玉搔頭·媲美》:“曲突移薪計未忠,焦頭爛額敢居功。”
-
7
豕突狼奔
- 成語拼音:
- shǐ tū láng bēn
- 成語解釋:
- 豕:豬;突:猛沖。象豬那樣沖撞,象狼那樣奔跑。形容成群的壞人亂沖亂撞,到處搔擾。
- 成語出處:
- 明 歸莊《萬古愁》:“有幾個狼奔豕突的燕和趙,有幾個狗屠驢販的奴和盜。”
-
8
唐突西施
- 成語拼音:
- táng tū xī shī
- 成語解釋:
- 唐突:冒犯。西施:春秋時美女,冒犯了西施。比喻為了突出丑的,而貶低了美的。亦作“唐突西子”。
- 成語出處:
- 梁啟超《詩話》:“更會串一戲,曰《易水餞荊卿》,其第一幕‘餞別’內,有歌四章,以《史記》所記原歌作尾聲,近于唐突西施,點竄《堯典》。”
-
9
唐突西子
- 成語拼音:
- táng tū xī zǐ
- 成語解釋:
- 唐突:冒犯;西子:即西施,春秋時美女。冒犯了西施。比喻抬高了丑的,貶低了美的。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輕詆》:“何乃刻畫無鹽,以唐突西子也。”
-
10
枉突徙薪
- 成語拼音:
- wǎng tū xǐ xīn
- 成語解釋:
- 據漢劉向《說苑·權謀》,有人見鄰人煙囪直立且旁有積薪,勸其改為彎曲煙囪并移走積薪;鄰人不從,后果失火。后以“枉突徙薪”喻防患于未然。
- 成語出處:
- 據漢·劉向《說苑·權謀》載,有人見鄰人煙囪直立且旁有積薪,勸其改為彎曲煙囪并移走積薪;鄰人不從,后果失火。
-
11
豬突豨勇
- 成語拼音:
- zhū tū xī yǒng
- 成語解釋:
- 豨:野豬。指拼命向前沖,不怕死的人(含貶義)。
- 成語出處:
- 《漢書·食貨志下》:“匈奴侵寇甚,莽大寡天下囚徒人奴,名曰豬突豨勇。”
* 第二個字是突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