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字是視的成語 (38個)
-
1
鴟視虎顧
- 成語拼音:
- chī shì hǔ gù
- 成語解釋:
- 見“鴟視狼顧”。
- 成語出處:
- 《淮南子·精神訓》:“真人之所游,若吹呴呼吸,吐故納新,鳧浴猿躩,熊經鳥伸,鴟視虎顧,是養形之人也,不以滑心。”
-
2
耳視目食
- 成語拼音:
- ěr shì mù shí
- 成語解釋:
- 用耳朵看,用眼睛吃。比喻顛倒錯亂。
- 成語出處:
- 宋 司馬光《迂書 官失》:“世之人不以耳視而目食者,鮮矣。”
-
3
耳視目聽
- 成語拼音:
- ěr shì mù tīng
- 成語解釋:
- 用耳朵看,用眼睛聽。三代道家荒唐地認為視聽由精神主宰,可以不受器官限制。
- 成語出處:
- 戰國 鄭 列御寇《列子 仲尼》:“老聃之弟子有亢倉子者,得聃之道,能以耳視而目聽。”
-
4
返視內照
- 成語拼音:
- fǎn shì nèi zhào
- 成語解釋:
- 原為佛教語。謂用佛性對照檢查。后亦指自我反省。
- 成語出處:
- 《禪真逸史》第十七回:“澹然凝神靜養一會,早聽四野雞鳴,于是垂目低眉,返視內照。”
-
5
高視闊步
- 成語拼音:
- gāo shì kuò bù
- 成語解釋:
- 眼睛向上看邁大步走路。形容氣概不凡。也形容傲慢看不起人的神氣。
- 成語出處:
- 漢魏 劉楨《隋書 盧思道傳》:“俄而抵掌揚眉,高視闊步。”
-
6
虎視眈眈
- 成語拼音:
- hǔ shì dān dān
- 成語解釋:
- 眈眈:注視的樣子。像老虎一樣兇狠地注視著。形容心懷不良;伺機攫取。
- 成語出處:
- 《周易 頤》:“虎視耽耽,其欲逐逐。”
-
7
虎視耽耽
- 成語拼音:
- hǔ shì dān dān
- 成語解釋:
- 象老虎那樣兇狠地盯著。
- 成語出處:
- 《易 頤》:“虎視耽耽,其欲逐逐。”
-
8
虎視鷹瞵
- 成語拼音:
- hǔ shì yīng lín
- 成語解釋:
- 瞵:注視。像老虎和老鷹撲食那樣貪婪、兇殘地盯著
- 成語出處:
- 清·洪楝園《后南柯·伐檀》:“虎視鷹瞵萃列強,競稱兵要犯封疆。”
-
9
虎視鷹揚
- 成語拼音:
- hǔ shì yīng yáng
- 成語解釋:
- 揚:高舉,飛起。像老虎那樣雄視,像老鷹那樣飛翔天空。形容人很有威儀
- 成語出處:
- 清·施潤章《重刻序》:“明正德間,李空同虎視鷹揚,望之森森武庫,學者風靡,固其雄也。”
-
10
蹇視高步
- 成語拼音:
- jiǎn shì gāo bù
- 成語解釋:
- 指昂首闊步
- 成語出處:
- 魯迅《墳 摩羅詩力說》:“夫中國之立于亞洲也,文明先進,四鄰莫之與倫,蹇視高步,因益為特別之發達。”
-
11
簾視壁聽
- 成語拼音:
- lián shì bì tīng
- 成語解釋:
- 簾:布簾;壁:墻壁;聽:偷聽。指竊聽與偷看。形容所得的情況證據不充分
- 成語出處:
- 明·郎瑛《七修類稿·芥隱筆記》:“《芥隱》之言,恐亦簾視壁聽者耶?”
-
12
眄視指使
- 成語拼音:
- miǎn shǐ zhǐ shǐ
- 成語解釋:
- 形容驕傲的神態。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燕策一》:“馮幾據杖,眄視指使,則廝役之人至矣。”
-
13
內視反聽
- 成語拼音:
- nèi shì fǎn tīng
- 成語解釋:
- 內視:向內看;反聽:聽外面的。指既能反省自己的言行,也能聽取別人的意見。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商君列傳》:“反聽之謂聰,內視之謂明,自勝之謂強。”
-
14
熟視不睹
- 成語拼音:
- shú shì bù dǔ
- 成語解釋:
- 熟視:細看;睹:看見。看慣了就像沒看見一樣。也指看到某種現象,但不關心,只當沒有看見
- 成語出處:
- 晉·劉伶《酒德頌》:“靜聽不聞雷霆之聲,熟視不睹泰山之形。”
-
15
收視反聽
- 成語拼音:
- shōu shì fǎn tīng
- 成語解釋:
- 不視不聽。指不為外物所驚擾。
- 成語出處:
- 晉·陸機《文賦》:“其始也,皆收視反聽,耽思傍訊。”
-
16
收視返聽
- 成語拼音:
- shōu shì fǎn tīng
- 成語解釋:
- 收:停止;返:還。不視不聽。指人對事物的看法不為外物所驚擾
- 成語出處:
- 梁啟超《新民說》:“其祈焉則必收視返聽,清其心以對越于神明。”
-
17
熟視無睹
- 成語拼音:
- shú shì wú dǔ
- 成語解釋:
- 熟視:細看;睹:看見。看慣了就像沒看見一樣。也指看到某種現象;但不關心;只當沒有看見。
- 成語出處:
- 晉 劉伶《酒德頌》:“靜聽不聞雷霆之聲,熟視不睹泰山之形。”
-
18
相視而笑
- 成語拼音:
- xiāng shì ér xiào
- 成語解釋:
- 雙方互相看著,發出會心的微笑。形容二者情合意洽的情態。
- 成語出處:
- 清·劉鶚《老殘游記續集遺稿》第一回:“慧生指與老殘看,彼此相視而笑。”
-
19
相視而笑,莫逆于心
- 成語拼音:
- xiāng shì ér xiào,mò nì yú xīn
- 成語解釋:
- 莫逆:彼此情投意合,非常相好。形容彼此間友誼深厚,無所違逆于心。
- 成語出處:
- 《莊子·大宗師》:“子祀、子輿、子犁、子來四人相與語曰:‘孰能以無為首,以生為脊,以死為尻,孰知生死存亡之一體者,吾與之友矣。’四人相視而笑,莫逆于心,遂相與為友。”
-
20
正視繩行
- 成語拼音:
- zhèng shì shéng xíng
- 成語解釋:
- 謂言行正直。
- 成語出處:
- 清·龔自珍《送廣西巡撫梁公序》三:“公有矩德,以蕝其外,正視繩行,無間其里,必能正其人心矣。”
* 第二個字是視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