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字是達的成語 (14個)
-
1
不達大體
- 成語拼音:
- bù dá dà tǐ
- 成語解釋:
- 大體:大局,整體利益。不懂得從大局考慮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袁紹傳》:“袁紹不達大體。”
-
2
不達時務
- 成語拼音:
- bù dá shí wù
- 成語解釋:
- 務:事物;時務:當前的重大事情或形勢。指不認識當前重要的事態和時代的潮流。現也指待人接物不知趣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4卷:“設或不達時務,則報與田牛兒,回去告官,教他性命也自難保。”
-
3
放達不羈
- 成語拼音:
- fàng dá bù jī
- 成語解釋:
- 縱放曠達,不受拘束。
- 成語出處:
- 《醒世恒言·盧太學詩酒傲王侯》:“[盧柟]一生好酒任俠,放達不羈,不輕財傲物之志。”
-
4
豁達大度
- 成語拼音:
- huò dá dà dù
- 成語解釋:
- 豁達:開朗;大度:氣量大。形容人心的開闊;有度量;能容人。
- 成語出處:
- 晉 潘岳《西征賦》:“觀夫漢高之興也,非徒聰明神武,豁達大度而已也。”
-
5
豁達先生
- 成語拼音:
- huò dá xiān shēng
- 成語解釋:
- 指人心胸坦蕩,頭腦清醒
- 成語出處:
- 《子不語》:“此處向不平靜,自豁達先生過后,永無為祟者。”
-
6
曠達不羈
- 成語拼音:
- kuàng dá bù jī
- 成語解釋:
- 曠達:心胸開闊,想得開;不羈:不受束縛。心胸開闊達觀,不受拘束。
- 成語出處:
- 《晉書·張翰傳》:“翰任心自適,不求當世。或謂之曰:‘卿乃可縱適一時,獨不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時一杯酒,’時人貴其曠達。”
-
7
廓達大度
- 成語拼音:
- kuò dá dà dù
- 成語解釋:
- 廓達:寬宏、通達。性格寬宏,通情達理。
- 成語出處:
- 太平天國 洪仁玕《干王洪仁玕等勸諭清朝官兵暗投明檄》:“爾等抑知我天朝廓達大度,胞與為懷,不分新舊兄弟,皆是視同一體。”
-
8
練達老成
- 成語拼音:
- liàn dá lǎo chéng
- 成語解釋:
- 老練穩重。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2回:“當那進退維谷的時候,便是個練達老成人也只得如此,何況于你?”
-
9
目達耳通
- 成語拼音:
- mù dá ěr tōng
- 成語解釋:
- 形容感覺靈敏,非常聰明。
- 成語出處:
- 漢·袁康《越絕書·外傳記策考》:“噽為人覽聞辯見,目達耳通,諸事無所不知。”
-
10
窮達有命
- 成語拼音:
- qióng dá yǒu mìng
- 成語解釋:
- 窮:不得志;達:在事業上通達。不得志和通達都是命中注定
- 成語出處:
- 漢·荀悅《漢紀·平帝紀》:“是故窮達有命,吉兇由人。”
-
11
任達不拘
- 成語拼音:
- rèn láo bù jū
- 成語解釋:
- 任性放縱,不受禮法拘束。
- 成語出處:
- 《晉書·阮咸傳》:“咸任達不拘,與叔父籍為竹林之游,當世禮法者譏其所為。”
-
12
騰達飛黃
- 成語拼音:
- téng dá fēi huáng
- 成語解釋:
- 同“飛黃騰達”。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9回:“就中若講人品心地,卻只有我這安學生,只可惜他清而不貴,不能騰達飛黃。”
-
13
通達古今
- 成語拼音:
- tōng dá gǔ jīn
- 成語解釋:
- 通:通曉;達:到達。通曉古代和現代的事物。形容知識淵博,見聞廣博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劉向傳贊》:“唯孟軻、孫況、董仲舒、司馬遷、劉向、揚雄,此數公者,皆博物洽聞,通達古今。”
-
14
未達一間
- 成語拼音:
- wèi dá yī jiān
- 成語解釋:
- 謂未能通達,只差一點。
- 成語出處:
- 漢·揚雄《法言·問神》:“顏淵亦潛心于仲尼矣,未達一間耳。”
* 第二個字是達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