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字是鬢的成語 (15個)
-
1
耳鬢廝磨
- 成語拼音:
- ěr bìn sī mó
- 成語解釋:
- 鬢:鬢發;臉頰兩旁靠近耳朵的軟發;廝:互相;磨:擦。頭靠得很近;耳邊的頭發互相挨在一起。形容小兒女朝夕相處親密無間的情態。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72回:“咱們從小耳鬢廝磨,你不曾拿我當外人待,我也不敢怠慢了你。”
-
2
耳鬢撕磨
- 成語拼音:
- ěr bìn sī mó
- 成語解釋:
- 鬢:面頰兩旁近耳的頭發;撕:同“廝”,互相。形容親密相處。
- 成語出處:
- 清 曾樸《孽海花》第八回:“順手拉了彩云的手,耳鬢撕磨的端相的不了,不知不覺兩股熱淚,從眼眶中直滾下來。”
-
3
耳鬢斯磨
- 成語拼音:
- ěr bìn sī mó
- 成語解釋:
- 鬢:面頰兩旁近耳的頭發;廝:互相。形容親密相處的情景(多指小兒女)。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79回:“寶玉思及當時姊妹一處,耳鬢斯磨,從今一別,縱得相逢,也必不似先前那等親密了。”
-
4
耳鬢相磨
- 成語拼音:
- ěr bìn xiāng mó
- 成語解釋:
- 鬢:鬢發;相:互相;磨:擦。耳與鬢發互相摩擦。形容相處親密
- 成語出處:
- 清 沈復《浮生六記 閨房記樂》:“自此耳鬢相磨,親同形影。”
-
5
兩鬢斑白
- 成語拼音:
- liǎng bìn bān bái
- 成語解釋:
- 兩邊鬢角頭發花白。形容年老或操勞過度
- 成語出處: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三章:“他關住門,立在腳地上,低傾下兩鬢斑白的頭顱,開始沉重地思考這新的使命。”
-
6
綠鬢紅顏
- 成語拼音:
- lǜ bìn hóng yán
- 成語解釋:
- 指年輕女子。同“綠鬢朱顏”。
- 成語出處:
- 清 洪楝園《后南柯 檀謀》:“霎時綠鬢紅顏都成孤寡,并不勞挨門搜括。”
-
7
兩鬢如霜
- 成語拼音:
- liǎng bìn rú shuāng
- 成語解釋:
- 鬢:鬢角的頭發。兩邊的鬢發白如霜雪。
- 成語出處:
- 宋 劉辰翁《西江月 新秋寫興》詞:“不覺新涼似火,相思兩鬢如霜。”
-
8
綠鬢朱顏
- 成語拼音:
- lǜ bìn zhū yán
- 成語解釋:
- 形容年輕美好的容顏,借指年輕女子
- 成語出處:
- 宋 晏殊《少年游》詞:“綠鬢朱顏,道家裝束,長似少年時。”
-
9
潘鬢成霜
- 成語拼音:
- pān bìn chéng shuāng
- 成語解釋:
- 潘:晉代詩人潘岳。指中年鬢發開始發白
- 成語出處:
- 晉·潘岳《秋興賦并序》:“斑鬢髟以承弁兮,素發颯以垂領。”
-
10
潘鬢沈腰
- 成語拼音:
- pān bìn shěn yāo
- 成語解釋:
- 潘鬢:晉潘岳年始三十二歲,即生白發;沈腰:南朝梁沈約老病,百余日中,腰帶數移孔。形容身體消瘦,頭發斑白
- 成語出處:
-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清腔類·步步嬌》:“拼得個潘鬢沈腰,搖落悠悠千里。”
-
11
霧鬢風鬟
- 成語拼音:
- wù bìn fēng huán
- 成語解釋:
- 鬢:臉旁靠近耳朵的頭發;鬟:環形發髻。形容女子頭發的美。也形容女子頭發蓬松散亂。
- 成語出處:
- 宋 范成大《新作景亭程詠之提刑賦詩次其韻》:“花邊霧鬢風鬟滿,酒畔云衣月扇香。”
-
12
霧鬢云鬟
- 成語拼音:
- wù bìn yún huán
- 成語解釋:
- 頭發象飄浮縈繞的云霧。形容女子發美。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題毛女貞》詩:“霧鬢風鬟木葉衣,山川良是昔人非。”宋·范成大《新作景亭程詠之提刑賦詩次其韻》:“花邊霧鬢風鬟滿,酒畔云衣月扇香。”
-
13
雪鬢霜鬟
- 成語拼音:
- xuě bìn shuāng huán
- 成語解釋:
- 白發。借指老年人。
- 成語出處:
- 元·高明《琵琶記·伯喈夫妻分別》:“云情雨意,雖可拋兩月之夫妻;雪鬢霜鬟,更不念八旬之父母。”
-
14
雪鬢霜毛
- 成語拼音:
- xuě bìn shuāng máo
- 成語解釋:
- 同“雪鬢霜鬟”。
- 成語出處:
- 元·李壽卿《伍員吹簫》第四折:“只要他休泄漏俺這萍跟浪腳,那知道翻斷送他雪鬢霜毛。”
-
15
雨鬢風鬟
- 成語拼音:
- yǔ bìn fēng huán
- 成語解釋:
- 婦女發髻散亂貌。
- 成語出處:
- 清·陳維崧《瀟湘逢故人慢·題余氏女子繡柳毅傳書圖為阮亭賦》詞:“正洞庭歸客,憔悴思還。牧羊龍女,恰相逢、雨鬢風鬟。”
* 第二個字是鬢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