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字是鵠的成語 (13個)
-
1
單鵠寡鳧
- 成語拼音:
- dān hú guǎ fú
- 成語解釋:
- 鵠:天鵝;鳧:罷鴨。孤單的天鵝,獨居的野鴨。原是古代的琴曲名。后比喻失去配偶的人。
- 成語出處:
- 《西京雜記》卷五:“齊人劉道強善彈琴,能作單鵠寡鳧之弄。聽者皆悲,不能自攝。”
-
2
寡鵠孤鸞
- 成語拼音:
- guǎ hú gū luán
- 成語解釋:
- 孤鸞:無偶的友鸞,比喻死去了配偶的男子;寡鵠:比喻寡婦。指失偶的男女。
- 成語出處:
- 漢·王褒《洞簫賦》:“孤雌寡鶴,娛優乎其下兮。”
-
3
鴻鵠高飛,一舉千里
- 成語拼音:
- hóng hú gāo fēi,yī jǔ qiān lǐ
- 成語解釋:
- 鴻鵠:天鵝。天鵝高高飛翔,一飛千里。指人有雄才大略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留侯世家》:“鴻鵠高飛,一舉千里。”
-
4
鴻鵠將至
- 成語拼音:
- hóng hú jiāng zhì
- 成語解釋:
- 鴻鵠:天鵝。指學習不專心。現表示將有所得。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上》:“使奕秋誨二人奕,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奕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
5
鴻鵠與雞
- 成語拼音:
- hóng hú yǔ jī
- 成語解釋:
- 形容認真考察身邊的有用之材
- 成語出處:
- 《新序·雜事第五》:“君尤貴之,以其所從來遠也。臣請鴻鵠舉矣。”
-
6
鴻鵠之志
- 成語拼音:
- hóng hú zhī zhì
- 成語解釋:
- 鴻鵠:天鵝。天鵝所有的志向。比喻遠大志向。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陳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
7
刻鵠不成
- 成語拼音:
- kè hú bù chéng
- 成語解釋:
- 刻:刻畫;鵠:天鵝。刻畫天鵝不像倒像鴨子。比喻模仿失敗,勸誡人不要好高騖遠
- 成語出處:
- 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七回:“擇淺近者讀之,還是刻鵠不成類鶩之意。”
-
8
刻鵠不成尚類鶩
- 成語拼音:
- kè hú bù chéng shàng lèi wù
- 成語解釋:
- 刻:刻畫;鵠:天鵝;鶩:鴨子。刻畫天鵝不像倒像鴨子。比喻模仿失敗,勸誡人不要好高騖遠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馬援傳》:“效伯高不得,猶為謹敕之士,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者也。”
-
9
刻鵠成鶩
- 成語拼音:
- kè hú chéng wù
- 成語解釋:
- 見“刻鵠類鶩”。
- 成語出處:
- 清·卷鑫《序》:“又或食古如鯁,刻鵠成鶩。”
-
10
刻鵠類鶩
- 成語拼音:
- kè hú lèi wù
- 成語解釋:
- 刻:刻畫;鵠:天鵝;類:似,象;鶩:鴨子。畫天鵝不成,仍有些象鴨子。比喻模仿的雖然不逼真,但還相似。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馬援傳》:“效伯高不得,猶為謹敕之士,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者也。效季良不成,陷為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者也。”
-
11
鸞鵠停峙
- 成語拼音:
- luán hú tíng zhì
- 成語解釋:
- 像鸞鵠似地停息直立。用以比喻子孫賢俊。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殿中少監馬君墓志》:“退見少傅,翠竹碧梧,鸞鵠停峙,能守其業者也。”
-
12
鸞鵠在庭
- 成語拼音:
- luán hú zài tíng
- 成語解釋:
- 謂鸞鵠峙立于庭。比喻子孫賢俊。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祭張文定公文》:“壽考之余,報施亦豐。一子四孫,鸞鵠在庭,以華其終。”
-
13
緣鵠飾玉
- 成語拼音:
- yuán hú shì yù
- 成語解釋:
- 緣鵠:因某種機緣把鵠鳥做成羹,獻給對方吃;飾玉:修飾玉鼎,造成美觀的效果,讓對方看了高興。指因緣時會而登上高位
- 成語出處:
- 戰國·楚·屈原《楚辭·天問》:“緣鵠飾玉,后帝是饗。”
* 第二個字是鵠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