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喪的成語 (31個)
-
1
病風喪心
- 成語拼音:
- bìng fēng sàng xīn
- 成語解釋:
- 風:通“瘋”,瘋狂。形容言行昏亂而荒謬
- 成語出處:
- 宋·蘇洵《諫論》:“人之情非病風喪心,未有避賞而就刑者。”
-
2
敝鼓喪豚
- 成語拼音:
- bì gǔ sàng tún
- 成語解釋:
- 敝:破,壞;喪:失去;豚:豬。指擊破鼓、烹掉豬以求神治病,病仍未治好。形容費而無益。
- 成語出處:
- 先秦 荀況《荀子 解蔽》:“故傷于濕而擊鼓鼓痹,則必有敝鼓喪豚之費矣,而未有俞疾之福也。”
-
3
病狂喪心
- 成語拼音:
- bìng kuáng sàng xīn
- 成語解釋:
- 狂:瘋狂;喪:喪失。喪失理智,像發了瘋一樣。形容言行昏亂而荒謬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01回:“今日圣駕未臨時,猶儼然上坐談兵,大言不慚,病狂喪心!”
-
4
蹙國喪師
- 成語拼音:
- cù guó sàng shī
- 成語解釋:
- 蹙:迫促;師:軍隊。形容國家受難,軍隊失利
- 成語出處:
- 《晉書·陸曄、何充等傳論》:“未有嘉謀善政,出總戎律,惟聞蹙國喪師,是知風流異貞固之才,談論非奇正之要。”
-
5
垂首喪氣
- 成語拼音:
- chuí shǒu sàng qì
- 成語解釋:
- 同“垂頭喪氣”。
- 成語出處:
- 《水滸傳》第九五回:“喬道清生平逞弄神通,今日垂首喪氣,正是總教掬盡三江水,難洗今朝一面羞。”
-
6
垂頭喪氣
- 成語拼音:
- chuí tóu sàng qì
- 成語解釋:
- 垂頭:耷拉著腦袋;喪氣:失去志氣;情緒低落。耷拉著腦袋;有氣無力。形容失意懊喪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送窮文》:“主人于是垂頭喪氣,上手稱謝。”
-
7
丟魂喪膽
- 成語拼音:
- diū hún sàng dǎn
- 成語解釋:
- 形容非常驚慌。
- 成語出處:
- 張希平《雁翎隊》:“偽軍見我們登上船,嚇得丟魂喪膽。”
-
8
低頭喪氣
- 成語拼音:
- dī tóu sàng qì
- 成語解釋:
- 失意頹喪貌。
- 成語出處:
- 《三國演義》第四三回:“嚴畯低頭喪氣而不能對。”
-
9
灰心喪氣
- 成語拼音:
- huī xīn sàng qì
- 成語解釋:
- 灰心:心像滅了的死灰;喪氣:意氣沮喪。因遭受挫折而意志消沉;喪失信心。
- 成語出處:
- 明 呂坤《呻吟語 下 建功立業》:“是以志趨不堅,人言是恤者,輒灰心,喪氣,竟不卒功。”
-
10
灰心喪意
- 成語拼音:
- huī xīn sàng yì
- 成語解釋:
- 猶言灰心喪氣。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01回:“鳳姐因方才一段話已經灰心喪意,恨娘家不給爭氣,又兼昨夜園中受了那一驚,也實在沒精神。”
-
11
驚魂喪魄
- 成語拼音:
- jīng hún sàng pò
- 成語解釋:
- 形容十分恐懼。
- 成語出處:
- 明·李贄《四書評·論語·季氏》:“使季孫聞之,不驚魂喪魄也哉!”
-
12
驚心喪魄
- 成語拼音:
- jīng xīn sàng pò
- 成語解釋:
- 亦作“驚心褫魄”。形容十分恐懼。
- 成語出處:
- 清·唐甄《潛書·遠諫》:“誦吾之言,有不驚心喪魄、手戰股栗者,非君也。”
-
13
蒙面喪心
- 成語拼音:
- méng miàn sàng xīn
- 成語解釋:
- 蒙:包,遮蔽。遮起臉面,不講良心。比喻厚顏無恥,傷天害理
- 成語出處:
- 清·孔尚任《桃花扇·哄丁》:“你的罪過,朝野俱知,蒙面喪心,還敢入廟!”
-
14
破膽喪魂
- 成語拼音:
- pò dǎn sàng hún
- 成語解釋:
- 喪魂:喪失了魂魄。形容恐懼到極點
- 成語出處:
- 《太平廣記·張和思》:“北齊張和思,斷獄囚,無問善惡貴賤,必被枷鎖杻械,困苦備極。囚徒見者,破膽喪魂,號生羅剎。”
-
15
破家喪產
- 成語拼音:
- pò jiā sàng chǎn
- 成語解釋:
- 見“破家敗產”。
- 成語出處:
- 《元典章·刑部·聽訟》:“帶領無名子弟動計三五十,執把軍器,勾憂平民,監鎖吊打,搶奪財物,破家喪產,民甚苦之。”
-
16
囚首喪面
- 成語拼音:
- qiú shǒu sàng miàn
- 成語解釋:
- 頭不梳如囚犯,臉不洗如居喪。
- 成語出處:
- 宋·蘇洵《辨奸論》:“囚首喪面而談詩書,此豈情也哉?”
-
17
辱國喪師
- 成語拼音:
- rǔ guó sàng shī
- 成語解釋:
- 指國家蒙受恥辱,軍隊遭到損失。
- 成語出處:
- 《明史 彭澤傳》:“瓊遂劾澤妄增金幣,遺書議和,失信啟釁,辱國喪師。”
-
18
失魂喪膽
- 成語拼音:
- shī hún sàng dǎn
- 成語解釋:
- 形容極度恐慌。
- 成語出處:
- 巴金《生活在英雄們的中間》:“他那四方臉、紫紅臉膛、寬肩膀、魁梧身材的雄姿和他那吞日月、貫長虹的英雄氣概,使得那一群脫離了大隊的英國皇家軍失魂喪膽。”
-
19
玩物喪志
- 成語拼音:
- wán wù sàng zhì
- 成語解釋:
- 指迷戀于所玩賞的事物而消磨了積極進取的志氣。
- 成語出處:
- 《尚書 旅獒》:“玩人喪德,玩物喪志。”
-
20
一言喪邦
- 成語拼音:
- yī yán sàng bāng
- 成語解釋:
- 謂一句話可以亡國。
- 成語出處:
- 《論語·子路》:“一言而喪邦,有諸?”《舊唐書·孫伏伽傳》:“周,隋之季,忠臣結舌,一言喪邦,諒足深誡。”
* 第三個字是喪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