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修的成語 (16個)
-
1
半路修行
- 成語拼音:
- bàn lù xiū xíng
- 成語解釋:
- 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從事另一工作。
- 成語出處:
- 參見“半路出家”。
-
2
不期修古
- 成語拼音:
- bù qī xiū gǔ
- 成語解釋:
- 期:希望;修:遵循。不要照搬老辦法。指應根據實際情況實行變革。
- 成語出處:
- 戰國 韓 韓非《韓非子 五蠹》:“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
3
地下修文
- 成語拼音:
- dì xià xiū wén
- 成語解釋:
- 舊指有才文人早死。
- 成語出處:
- 《太平御覽》卷八八引王隱《晉書》:“韶言天上及地下事,亦不能悉知也。顏淵、卜商今見在為修文郎。”
-
4
封豨修蛇
- 成語拼音:
- fēng xī xiū shé
- 成語解釋:
- 見“封豕長蛇”。
- 成語出處:
- 《淮南子·修務訓》:“吳為封豨修蛇,蠶食上國。”
-
5
改往修來
- 成語拼音:
- gǎi wǎng xiū lái
- 成語解釋:
- 謂改變以往的錯誤,修治來日的善行。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方術傳下·公沙穆》:“愿改往修來,自求多福。”
-
6
進德修業
- 成語拼音:
- jìn dé xiū yè
- 成語解釋:
- 修業:推廣、擴大功業。提高道德修養;擴大功業建樹。
- 成語出處:
- 《周易 乾》:“君子進德修業。”
-
7
講信修睦
- 成語拼音:
- jiǎng xìn xiū mù
- 成語解釋:
- 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講究信用,謀求和睦。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禮運》:“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
8
姱容修態
- 成語拼音:
- kuā róng xiū tài
- 成語解釋:
- 姱:美好;修:長遠;態:志向。美麗的容貌,長遠的智慧。
- 成語出處:
- 戰國楚·宋玉《招魂》:“姱容修態,絙洞房些。”
-
9
茂林修竹
- 成語拼音:
- mào lín xiū zhú
- 成語解釋:
- 修:長。茂密高大的樹林竹林。
- 成語出處:
- 晉·王羲之《蘭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
10
棄武修文
- 成語拼音:
- qì wǔ xiū wén
- 成語解釋:
- 修文:修明文教。放棄武事改習文教
- 成語出處:
- 老舍《離婚》:“吳先生的‘先生’永遠不離口,仿佛是拿這個字證明自己已棄武修文了。”
-
11
束身修行
- 成語拼音:
- shù shēn xiū xíng
- 成語解釋:
- 束身:約束自身。約束自身,修養德行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阮籍《大人先生傳》:“往者群氣爭奪,萬物死慮,支體不從,身為泥土,根拔枝殊,咸失其所,汝又焉得束身修行,磬折抱鼓。”
-
12
慎身修永
- 成語拼音:
- shèn shēn xiū yǒng
- 成語解釋:
- 為長治久安而真誠修身。
- 成語出處:
- 《尚書 皋陶謨》:“慎厥身修思永。”
-
13
學行修明
- 成語拼音:
- xué xíng xiū míng
- 成語解釋:
- 修明:昌明。學問和品行都很特出
- 成語出處:
- 《北史·崔鑒傳》:“父綽,少孤,學行修明。”
-
14
偃兵修文
- 成語拼音:
- yǎn bīng xiū wén
- 成語解釋:
- 同“偃武修文”。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杜詩傳》:“陛下亮成天工,克濟大業,偃兵修文,群帥反旅。”
-
15
偃武修文
- 成語拼音:
- yǎn wǔ xiū wén
- 成語解釋:
- 偃:停止;修:致力于。停止武備;提倡文教。
- 成語出處:
- 《尚書 武成》:“王來自商,至于豐,乃偃武修文,歸馬于華山之陽,放牛于桃林之野。”
-
16
演武修文
- 成語拼音:
- yǎn wǔ xiū wén
- 成語解釋:
- 指演練武藝,修習文章。
- 成語出處:
- 元紀君祥《趙氏孤兒》第一折:“那其間教訓成人,演武修文,重掌三軍。”
* 第三個字是修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