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假的成語 (12個)
-
1
比物假事
- 成語拼音:
- bǐ wù jiǎ shì
- 成語解釋:
- 假借相類的事物,相進行比較歸納。
- 成語出處:
- 清 龔自珍《古史鉤沉論二》:“一呼一吸,因事納諫,比物假事,不辭矯誣之刑。”
-
2
假癡假呆
- 成語拼音:
- jiǎ chī jiǎ dāi
- 成語解釋:
- 裝傻;假裝糊涂
- 成語出處:
- 《海上花列傳》第48回:“我有要緊事體請耐來,啥個假癡假呆!”
-
3
假門假事
- 成語拼音:
- jiǎ mén jiǎ shì
- 成語解釋:
- 做得像真的一樣
- 成語出處:
- 曹禺《日出》第二幕:“我的女兒好咬文嚼字,信耶穌,好辦個慈善事業,有點假門假事的。”
-
4
假門假氏
- 成語拼音:
- jiǎ mén jiǎ shì
- 成語解釋:
- 見“假門假事”。
- 成語出處:
- 《括蒼山恩仇記》第七回:“林柄下了轎子,假門假氏地要讓老師先走。”
-
5
假情假意
- 成語拼音:
- jiǎ qíng jiǎ yì
- 成語解釋:
- 虛假的情意,不是真心實意
- 成語出處:
-
6
假仁假義
- 成語拼音:
- jiǎ rén jiǎ yì
- 成語解釋:
- 假:虛假;仁:仁愛;義:道義。指假裝的仁義道德。
- 成語出處:
- 宋 朱熹《朱子全書 歷代一 唐》:“漢高祖私意分數少,唐太宗一切假仁假義以行其私。”
-
7
強文假醋
- 成語拼音:
- qiáng wén jiǎ cù
- 成語解釋:
- 謂假斯文。
- 成語出處:
- 元·劉君錫《來生債》第二折:“有一等寒儉的泛泛之徒,他出來的不誠心,無實行,一個個強文假醋。”
-
8
酸文假醋
- 成語拼音:
- suān wén jiǎ cù
- 成語解釋:
- 形容裝出一副文雅有禮貌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09回:“這有什么?大凡一個人,總別酸文假醋的才好。”
-
9
天不假年
- 成語拼音:
- tiān bù jiǎ nián
- 成語解釋:
- 假:給予。天公不給以壽命。指壽命不長。
- 成語出處:
- 清·平步青《霞外裙屑》卷六:“予以先生此考,為一生心力所瘁,成以行世,足為讀史者一助,惜天不假年,積四十六年之歲月,僅成全史三之一。”
-
10
虛情假意
- 成語拼音:
- xū qíng jiǎ yì
- 成語解釋:
- 虛假的情意。指虛偽做作;假裝殷勤。
- 成語出處: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我也見出你那心來了,一味在我面上虛情假意,到老還疼你那正經夫妻。”
-
11
因公假私
- 成語拼音:
- yīn gōng jiǎ sī
- 成語解釋:
- 借公務謀取私利。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李固傳》:“太尉李固,因公假私,依正行邪。”
-
12
真真假假
- 成語拼音:
- zhēn zhēn jiǎ jiǎ
- 成語解釋:
- 指真假難辨
- 成語出處:
-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12回:“這姓鐵的一個少年人,明明為貪色,卻真真假假,百般哄誘他不動。”
* 第三個字是假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