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包的成語 (14個)
-
1
把持包辦
- 成語拼音:
- bǎ chí bāo bàn
- 成語解釋:
- 攬權專斷代替別人辦理,不讓別人參與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在陜甘寧邊區參議會的演說》:“規定共產黨員應當同黨外人士實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辦,就是針對著這一部分還不明白黨的政策的同志而說的。”
-
2
大度包容
- 成語拼音:
- dà dù bāo róng
- 成語解釋:
- 形容氣量大,能寬容人。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回:“這事情自以為不辦為是。倘若嫂夫人是大度包容的呢,自然沒得話說。”
-
3
大膽包身
- 成語拼音:
- dà dǎn bāo shēn
- 成語解釋:
- 謂膽量極大。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隔江斗智》第四折:“關云長雄略蓋世,趙子龍大膽包身。”
-
4
膽大包天
- 成語拼音:
- dǎn dà bāo tiān
- 成語解釋:
- 形容膽量極大(多指做壞事)。現多含貶義。
- 成語出處:
- 唐 劉叉《自問》:“自問彭城子何人授汝顛,酒腸寬似海,詩膽大于天。”
-
5
放下包袱
- 成語拼音:
- fàng xià bāo fú
- 成語解釋:
- 放:安放,擱置。丟開思想包袱,消除精神上的負擔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學習和時局》:“為了爭取新的勝利,要在黨的干部中間提倡放下包袱和開動機器。”
-
6
狗膽包天
- 成語拼音:
- gǒu dǎn bāo tiān
- 成語解釋:
- 斥責別人膽子太大,敢于胡作非為
- 成語出處:
- 《解放日報》1981年5月12日:“你真是狗膽包天,竟敢捉弄起我們來了!”
-
7
含垢包羞
- 成語拼音:
- hán gòu bāo xiū
- 成語解釋:
- 同“含垢忍恥”。
- 成語出處:
- 明·袁宏道《廣莊·人間世》:“使諸君子有一毫道理不盡,我根潛伏,惡能含垢包羞,與世委蛇若此?”
-
8
解衣包火
- 成語拼音:
- jiě yī bāo huǒ
- 成語解釋:
- 比喻不解決問題,只招致危險。
- 成語出處:
- 《資治通鑒·晉安帝義熙十三年》:“關中華戎雜錯,風俗勁悍;裕欲以荊揚之化,施之函秦,此無異解衣包火,張羅捕虎。”
-
9
色膽包天
- 成語拼音:
- sè dǎn bāo tiān
- 成語解釋:
- 形容貪戀淫欲膽量很大。
- 成語出處:
- 清 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三十九回:“常言道:色膽包天,這回鈕逢之竟要把天來包一包。”
-
10
萬象包羅
- 成語拼音:
- wàn xiàng bāo luó
- 成語解釋:
- 象:形狀,樣子;萬象:宇宙間萬物萬事的景象;羅:捕鳥的網;包羅:容納。包含容納一切。形容內容豐富,無所不有
- 成語出處: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44回:“萬象包羅為一處,方知截教有鴻蒙。”
-
11
一攬包收
- 成語拼音:
- yī lǎn bāo shōu
- 成語解釋:
- 謂總攬一切。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六:“指臺抹凳,擔湯擔水,一攬包收,多是他上前替力。”
-
12
一手包辦
- 成語拼音:
- yī shǒu bāo bàn
- 成語解釋:
- 操縱一切;獨自辦理;不須別人插手。
- 成語出處:
- 清 李綠園《歧路燈》:“你一手包攬,我只晴我的手頭錢。”
-
13
一手包攬
- 成語拼音:
- yī shǒu bāo lǎn
- 成語解釋:
- 一個人辦理全部事情,不容許別人插手
- 成語出處: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43回:“你一手包攬,我只賒我的頭錢。”
-
14
遮羞包丑
- 成語拼音:
- zhē xiū bāo chǒu
- 成語解釋:
- 指掩蓋感到羞恥和丑陋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錢鐘書《圍城》:“這一張文憑,仿佛有亞當、夏娃下身那片樹葉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
* 第三個字是包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