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哭的成語 (7個)
-
1
號天哭地
- 成語拼音:
- háo tiān kū dì
- 成語解釋:
- 哭天搶地。形容十分悲傷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八回:“只見林沖的娘子,號天哭地叫將來,女使錦兒抱著一包衣服,一路尋到酒店里。”
-
2
貓兒哭鼠
- 成語拼音:
- māo ér kū shǔ
- 成語解釋:
- 比喻假慈悲,偽裝同情
- 成語出處:
- 吳組緗《一千八百擔》:“你這些憐惜佃戶的話,都是貓兒哭鼠。”
-
3
擗踴哭泣
- 成語拼音:
- pǐ yǒng kū qì
- 成語解釋:
- 擗:以手拍擊胸膛;踴:用腳頓地。捶著胸跺著腳大哭。形容極度哀傷地痛哭
- 成語出處:
- 《孝經·喪親》:“擗踴哭泣,哀以送之。”
-
4
辟踴哭泣
- 成語拼音:
- pì yǒng kū qì
- 成語解釋:
- 辟:通“擗”,以手拍擊胸膛;踴:用腳頓地。捶著胸跺著腳大哭。形容極度哀傷地痛哭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安《淮南子·主術訓》:“衰绖管屨,辟踴哭泣,所以諭哀也。”
-
5
啼天哭地
- 成語拼音:
- tí tiān kū dì
- 成語解釋:
- 呼天叫地的哭號,形容非常悲痛。
- 成語出處:
- 元 陶宗儀《南村輟耕錄 闌路駕上書》:“奉使來時,驚天動地,奉使去時,烏天黑地,官吏都歡天喜地,百姓卻啼天哭地。”
-
6
啼啼哭哭
- 成語拼音:
- tí tí kū kū
- 成語解釋:
- 哭泣不止。
- 成語出處: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只見許多男女,啼啼哭哭,在街上過。”
-
7
臥冰哭竹
- 成語拼音:
- wò bīng kū zhú
- 成語解釋:
- 臥冰:晉王祥臥冰求魚事母;哭竹:楚人孟宗天寒求筍。指對父母十分孝順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3卷:“說到此處,就是臥冰哭竹,扇枕溫衾,也難報答萬一。”
* 第三個字是哭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