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嚼的成語 (12個)
-
1
吹花嚼蕊
- 成語拼音:
- chuí huā jiáo ruǐ
- 成語解釋:
- 見“吹葉嚼蕊”。
- 成語出處:
- 清·納蘭性德《浣溪沙》詞:“十八年來墮世間,吹花嚼蕊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誰邊?”
-
2
吹葉嚼蕊
- 成語拼音:
- chuí yè jiáo ruǐ
- 成語解釋:
- ①謂吹奏、歌唱。②引申指反復推敲聲律、詞藻。
- 成語出處:
- 唐·李商隱《柳枝》詩序:“柳枝,洛中里娘也……吹葉嚼蕊,調絲擫管,作天海風濤之曲,幽憶怨斷之音。”
-
3
戟指嚼舌
- 成語拼音:
- jǐ zhǐ jiáo shé
- 成語解釋:
- 戟指:伸出食指、中指指人;嚼舌:咬破舌頭。形容憤怒之極
- 成語出處:
- 魯迅《華蓋集 “碰壁”之余》:“或則戟指嚼舌,噴血而亡。”
-
4
裂眥嚼齒
- 成語拼音:
- liè zì jiáo chǐ
- 成語解釋:
- 眥:眼眶。瞪眼欲裂,牙齒緊咬。比喻憤怒到了極點。
- 成語出處:
- 宋·陸游《跋傅給事帖》:“某甫成童,親見當時士大夫,相與言及國事,或裂眥嚼齒,或流涕痛哭。”
-
5
貪多嚼不爛
- 成語拼音:
- tān duō jiáo bù làn
- 成語解釋:
- 貪圖多吃,消化不了。比喻工作或學習,圖多而做不好或吸收不了。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五卷:“而今孩子何在?正是貪多嚼不爛了。”
-
6
摶沙嚼蠟
- 成語拼音:
- tuán shā jiáo là
- 成語解釋:
- 比喻空虛而無味。
- 成語出處:
- 元·楊立齋《哨遍》:“世事摶沙嚼蠟,等閑榮辱休驚訝。”
-
7
枉口嚼舌
- 成語拼音:
- wǎng kǒu jiáo shé
- 成語解釋:
- 見“枉口拔舌”。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39卷:“我把你這枉口嚼舌的,不要慌!”
-
8
味如嚼蠟
- 成語拼音:
- wèi rú jiáo là
- 成語解釋:
- 見“味同嚼蠟”。
- 成語出處:
- 《楞嚴經》第八卷:“我無欲心,應汝行事,于橫陳時,味如嚼蠟。”
-
9
味同嚼蠟
- 成語拼音:
- wèi tóng jiáo là
- 成語解釋:
- 像吃蠟一樣;沒有一點味兒。形容語言或文章枯燥無味。嚼:咀嚼。
- 成語出處:
- 《楞嚴經》卷八:“我無欲心,應汝行事,于橫陳時,味同嚼蠟。”
-
10
興如嚼蠟
- 成語拼音:
- xīng rú jiáo là
- 成語解釋:
- 謂毫無興味。
- 成語出處:
- 明·康海《粉蝶兒·秋日閑情》套曲:“半百年華,鬢如絲,興如嚼蠟。”
-
11
咬釘嚼鐵
- 成語拼音:
- yǎo dīng jiáo tiě
- 成語解釋:
- 比喻意志堅強。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九回:“來往的,盡是咬釘嚼鐵漢;出入的,無非瀝血剖肝人。”
-
12
咬文嚼字
- 成語拼音:
- yǎo wén jiáo zì
- 成語解釋:
- 指過分推敲字句;或譏諷迂腐不達事物;尋章搞句的人。
- 成語出處:
- 元 喬吉《小桃紅 贈劉牙兒》曲:“含宮泛微,咬文嚼字,誰敢嗑牙兒。”
* 第三個字是嚼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