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嘗的成語 (7個)
-
1
半生嘗膽
- 成語拼音:
- bàn shēng cháng dǎn
- 成語解釋:
- 半生:半輩子;膽:苦膽。半輩子嘗苦膽。指受了半輩子的勞苦
- 成語出處:
- 宋·胡繼宗《書言故事·志氣類·嘗膽》:“自嘆勞苦曰半生嘗膽。”
-
2
得未嘗有
- 成語拼音:
- dé wèi cháng yǒu
- 成語解釋:
- 見“得未曾有”。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與郭功甫書》之一:“昨辱寵臨,久不聞語,殊出意表,蓋所謂得未嘗有也。”
-
3
隳肝嘗膽
- 成語拼音:
- huī gān cháng dǎn
- 成語解釋:
- 猶言隳肝瀝膽。
- 成語出處:
- 唐·張九齡《與李侍御書》:“惟教義之所矜,乃譏嫌之見及。恨不能隳肝嘗膽,徇知己以求申。”
-
4
臥薪嘗膽
- 成語拼音:
- wò xīn cháng dǎn
- 成語解釋:
- 薪:柴草。睡在柴草上;經常嘗一嘗苦膽。比喻刻苦激勵自身;堅定報仇雪恥的意志。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
5
飲膽嘗血
- 成語拼音:
- yǐn dǎn cháng xuè
- 成語解釋:
- 謂刻苦自勵。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苦心焦思,置膽于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也嘗膽也。”
-
6
枕戈嘗膽
- 成語拼音:
- zhěn gē cháng dǎn
- 成語解釋:
- 頭枕兵器,口嘗苦膽。形容刻苦自勵,發憤圖強,或報仇雪恥心切。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沈初明《勸進梁元帝第三表》:“陛下英略緯天,沉明內斷,橫劍泣血,枕戈嘗膽。”
-
7
坐薪嘗膽
- 成語拼音:
- zuò xīn cháng dǎn
- 成語解釋:
- 指刻苦自勵,奮發圖強。
- 成語出處:
-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路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 第三個字是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