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工的成語 (10個)
-
1
不惜工本
- 成語拼音:
- bù xī gōng běn
- 成語解釋:
- 指舍得出本錢。
- 成語出處: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一回:“姓方的瞧著眼熱,有幾家該錢的,也就不惜工本,公開一個學堂。”
-
2
德言工貌
- 成語拼音:
- dé yán gōng mào
- 成語解釋:
- 指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封建禮教要求婦女具備的四種德。
- 成語出處:
-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非是咱自夸獎:他有德言工貌,小生有恭儉溫良。”
-
3
德言工容
- 成語拼音:
- dé yán gōng róng
- 成語解釋:
- 見“德言容功”。
- 成語出處:
- 語出《禮記·昏義》。見“德言容功”。
-
4
胡子工程
- 成語拼音:
- hú zǐ gōng chéng
- 成語解釋:
- 喻指進度緩慢、一拖再拖而長期不能投入使用的基建工程
- 成語出處:
- 張賢亮《出賣“荒涼”》:“企業由‘國營’,便效率低下,搞不好就成為‘胡子工程’、‘釣魚工程’。”
-
5
拼得工夫深,鐵杵磨成針
- 成語拼音:
- pīn dé gōng fū shēn,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 成語解釋:
- 鐵杵:鐵棒槌。只要肯花大功夫,即使鐵棒槌也能磨成繡花針。比喻只要肯花力氣,事情一定能成功
- 成語出處:
- 元·虞韶《日記故事》:“道逢一老嫗,磨鐵杵。白問:‘將欲何用?’曰:‘欲作針。’白感其言,遂還卒業。”
-
6
水磨工夫
- 成語拼音:
- shuǐ mó gōng fū
- 成語解釋:
- 比喻周密細致的工夫或耐心地做工作。
- 成語出處:
- 清 陳確《柬同志二首》:“學者且耐心于人倫事物,用些水磨工夫,他日經世之學,端不越此,又何性命之可言乎?”
-
7
士農工商
- 成語拼音:
- shì nóng gōng shāng
- 成語解釋:
- 古代所謂四民,指讀書的、種田的、做工的、經商的。
- 成語出處:
- 《管子 小匡》:“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柱石)民也。”《淮南子 齊俗訓》:“是以人不兼官, 官不兼事,士農工商,鄉別州異,是故農與農言力,士與士言行,工與工言巧, 商與商言數。”
-
8
神圣工巧
- 成語拼音:
- shén shèng gōng qiǎo
- 成語解釋:
- 中醫對望、聞、問、切四種方法的別稱。
- 成語出處:
- 《難經·神圣工巧》:“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圣’,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脈而知之謂之‘巧’。”
-
9
枉費工夫
- 成語拼音:
- wǎng fèi gōng fū
- 成語解釋:
- 白白地耗費時間與精力。形容徒勞無益。
- 成語出處:
-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115卷:“如今要下功夫,且須端莊存養,獨觀昭曠之原,不須枉費工夫,鉆在紙上語。”
-
10
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
- 成語拼音:
- zhǐ yào gōng fū shēn,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 成語解釋:
- 比喻持之以恒,終必有成。功,亦作“工”。同“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 成語出處:
- 程樹榛《大學時代》第二十五章:“‘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你是個能下功夫的人,有肯動腦筋,自然都能干出個眉目來。”
* 第三個字是工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