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庸的成語 (10個)
-
1
樗櫟庸材
- 成語拼音:
- chū lì yōng cái
- 成語解釋:
- 樗櫟:不成材的樹木。比喻平庸無用的人。常用作謙詞。
- 成語出處:
- 唐 楊炯《顯川縣令李公墓志銘》:“炯樗櫟庸材,瓶筲小器,仰惟先支,叨雅契于金環;俯逮婚姻,荷深知于玉潤。”
-
2
靖言庸回
- 成語拼音:
- jìng yán yōng huí
- 成語解釋:
- 同“靖言庸違”。
- 成語出處:
- 《尚書·堯典》:“靜言庸違。”
-
3
靖言庸違
- 成語拼音:
- jìng yán yōng wéi
- 成語解釋:
- 指言語巧飾而行動乖違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王尊傳》:“傷害陰陽,為國家憂,無承用詔書之意,靖言庸違,象龔滔天。”
-
4
靜言庸違
- 成語拼音:
- jìng yán yōng wéi
- 成語解釋:
- 語言善巧而行動乖違。猶言口是行非。
- 成語出處:
- 《尚書·堯典》:“靜言庸違,象恭滔天。”
-
5
靖譖庸回
- 成語拼音:
- jìng zèn yōng huí
- 成語解釋:
- 語言善巧而行動乖違。猶口是行非。同“靖言庸回”。
- 成語出處:
- 《左傳 文公十八年》:“崇飾惡言,靖譖庸回。”杜預注:“靖,安也;庸,用也;回,邪也。”
-
6
碌碌庸才
- 成語拼音:
- lù lù yōng cái
- 成語解釋:
- 碌碌:平庸的樣子。指才能平庸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54回:“汝碌碌庸才,非經濟之具,不可濫廁冠裳也。”
-
7
碌碌庸流
- 成語拼音:
- lù lù yōng liú
- 成語解釋:
- 碌碌:平庸的樣子。指才能平庸無能之輩
- 成語出處:
- 明·吾邱瑞《運甓記》:“遍觀都下從事,皆碌碌庸流,瑣瑣凡輩。”
-
8
碌碌庸庸
- 成語拼音:
- lù lù yōng yōng
- 成語解釋:
- 碌碌:辛苦,繁忙;庸庸:平庸。指平庸而忙碌的人或平庸的生活方式
- 成語出處:
- 明·于謙《初度》:“碌碌庸庸四十余,因逢初度轉躊躇。”
-
9
平平庸庸
- 成語拼音:
- píng píng yōng yōng
- 成語解釋:
- 尋常,凡庸,不高明
- 成語出處:
- 鄧小平《組成一個實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領導集體》:“或者人民認為是個平平庸庸體現不出中國前途的班子,將來鬧事的情形就還會很多很多,那就真正要永無寧日。”
-
10
庸言庸行
- 成語拼音:
- yōng yán yōng xíng
- 成語解釋:
- 指平平常常的言行。
- 成語出處:
- 《周易 干》:“庸言之信,庸行之謹。”
* 第三個字是庸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