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戢的成語 (6個)
-
1
櫜弓戢戈
- 成語拼音:
- chǔ gōng jí gē
- 成語解釋:
- 亦作“櫜弓戢矢”。《詩·周頌·時邁》:“載戢干戈,載櫜弓矢。”謂收藏干戈弓矢。后因以“櫜弓戢戈”謂停息戰事。
- 成語出處:
- 《詩經·周頌·時邁》:“載戢干戈,載櫜弓矢。”
-
2
俯首戢耳
- 成語拼音:
- fǔ shǒu jí ěr
- 成語解釋:
- 見“俯首帖耳”。
- 成語出處:
- 孫中山《大總統告陸海軍士文》:“我軍人俯首戢耳以聽其鞭策者,亦既二百六十有馀年。”
-
3
潛鱗戢羽
- 成語拼音:
- qián lín jí yǔ
- 成語解釋:
- 謂隱藏形跡。
- 成語出處:
- 明·張煌言《曹云霖中丞〈從龍詩集〉序》:“潛鱗戢羽,幸舟逢鄂君。”
-
4
櫜弓戢矢
- 成語拼音:
- xié gōng jí shǐ
- 成語解釋:
- 見“櫜弓戢戈”。
- 成語出處:
- 清·夏燮《中西紀事·剿撫異同》:“比年各省用兵,勝負無常,得失互見,諸臣何不以事無把握為慮,而亟欲櫜弓戢矢耶?”
-
5
隱鱗戢翼
- 成語拼音:
- yǐn lín jí yì
- 成語解釋:
- 龍隱匿鱗甲,鳳收斂翅膀。比喻賢者隱居待時。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任昉《宣德皇后令》:“在昔晦明,隱鱗戢翼。”
-
6
隱鱗戢羽
- 成語拼音:
- yǐn lín jí yǔ
- 成語解釋:
- 見“隱鱗戢翼”。
- 成語出處:
- 清·錢謙益《序》:“古之文人才士,當其隱鱗戢羽,名聞未彰,必有文章鉅公,以片言只字定其聲價。”
* 第三個字是戢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