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把的成語 (12個)
-
1
持螯把酒
- 成語拼音:
- chí áo bǎ jiǔ
- 成語解釋: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載:晉代嗜酒的畢卓曾說:一手拿著蟹螯,一手捧著酒杯,便足以了一生。因以“持螯把酒”形容秋季吃蟹飲酒之樂。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載:晉代嗜酒的畢卓曾說:一手拿著蟹螯,一手捧著酒杯,便足以了一生。
-
2
揣奸把猾
- 成語拼音:
- chuāi jiān bǎ huá
- 成語解釋:
- 揣:藏。奸:奸詐,狡詐,虛偽。心藏奸詐,行為狡猾。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十樣錦》第二折:“因某生前揣奸把猾,死后永做餓鬼。”
-
3
持齋把素
- 成語拼音:
- chí zhāi bǎ sù
- 成語解釋:
- 把:遵守。齋:齋戒。謂信佛者遵守吃素,堅持戒律。
- 成語出處:
- 明 無名氏《鎖白猿》第三折:“俺也曾看經念佛,俺也曾持齋把素。”
-
4
分兵把守
- 成語拼音:
- fēn bīng bǎ shǒu
- 成語解釋:
- 分散兵力,到處防守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104回:“二城俱已收復,分兵把守,諸事停妥。”
-
5
放刁把濫
- 成語拼音:
- fàng diāo bǎ làn
- 成語解釋:
- 謂刁難敲詐,胡作非為。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一○一回:“他父親王砉是東京大戶,專一打點衙門,擸唆結訟,放刁把濫,排陷良善,因此人都讓他些個。”
-
6
撈一把
- 成語拼音:
- lāo yī bǎ
- 成語解釋:
- 用不正當手段取得一些利益
- 成語出處:
- 劉知俠《鐵道游擊隊》第五章:“他就想再撈一把,可是越撈越深。”
-
7
盲人把燭
- 成語拼音:
- máng rén bǎ zhú
- 成語解釋:
- 瞎子手擎燭火照亮。比喻不起任何作用。
- 成語出處:
- 《野叟曝言》七五回:“古人每以陳壽帝魏不帝蜀,議者蜂起,皆盲人把燭之談也。”
-
8
捏一把汗
- 成語拼音:
- niē yī bǎ hàn
- 成語解釋:
- 因擔心而手上出汗。形容非常緊張的心情。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64回:“范訇等在關上,看見督戎追斐豹,慌捏一把汗。”
-
9
拿印把子
- 成語拼音:
- ná yìn bà zǐ
- 成語解釋:
- 指做官掌有實權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40回:“你雖然候補了多年,如今卻是第一回拿印把子。”
-
10
無可把握
- 成語拼音:
- wú kě bǎ wò
- 成語解釋:
- 把握:抓住。無法抓住
- 成語出處:
- 魯迅《風箏》:“現在故鄉的春天又在這異地的空中了,既給我久經逝去的兒時的回憶,而一蹶也帶著無可把握的悲哀。”
-
11
穩拿把纂
- 成語拼音:
- wěn ná bǎ zuǎn
- 成語解釋:
- 成語出處:
-
12
杖節把鉞
- 成語拼音:
- zhàng jié bǎ yuè
- 成語解釋:
- 杖節:古代大臣出使或大將出師,皇帝授予符節,作為權力的象征;鉞:古代兵器。指皇帝授予權力,掌握很大的兵權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王莽傳》:“以太保甄邯為大將軍,受鉞高廟,領天下兵,左杖節,右把鉞,屯城外。”
* 第三個字是把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