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抹的成語 (17個)
-
1
擦拳抹掌
- 成語拼音:
- cā quán mò zhǎng
- 成語解釋:
- 見“摩拳擦掌”。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5回:“場外那一起報喜的,一個個擦拳抹掌的,都在那里盼里頭的信。”
-
2
搽油抹粉
- 成語拼音:
- chá yóu mǒ fěn
- 成語解釋:
- 粉:香粉。涂脂抹粉,刻意打扮
- 成語出處:
- 清·秋瑾《精衛石》序:“嗚呼!尚凡以搽油抹粉,評老束足。”
-
3
擦脂抹粉
- 成語拼音:
- cā zhī mǒ fěn
- 成語解釋:
- 擦:涂;脂:胭脂;抹:揩;粉:香粉。涂脂抹粉
- 成語出處: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1回:“原來這海馬周三,名叫周得勝,便是那年被十三妹姑娘刀斷鋼鞭,打倒在地,要給他擦脂抹粉,落后饒他性命,立了罰約的那個人。”
-
4
搽脂抹粉
- 成語拼音:
- chá zhī mǒ fěn
- 成語解釋:
- 指化妝打扮。今亦用于形容掩飾、遮蓋。
- 成語出處:
- 清 彭養鷗《黑籍冤魂》第19回:“每日起來,搽脂抹粉,那臉上的煙色,還可遮得過去。”
-
5
掂斤抹兩
- 成語拼音:
- diān jīn mò liǎng
- 成語解釋:
- 猶言掂斤播兩。
- 成語出處:
- 明·朱有燉《小桃紅》第一折:“他更有截長補短的釘人釘,掂斤抹兩的稱人秤。”
-
6
拐彎抹角
- 成語拼音:
- guǎi wān mò jiǎo
- 成語解釋:
- 彎彎曲曲;繞來繞去地走。比喻說話、做事不直接了當。
- 成語出處:
- 元 秦簡夫《東堂老》:“轉彎抹角,可早來到李家門首。”
-
7
哭天抹淚
- 成語拼音:
- kū tiān mǒ lèi
- 成語解釋:
- 形容哭哭啼啼。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32回:“前日不知為什么攆出去,在家里哭天抹淚的。”
-
8
哭眼抹淚
- 成語拼音:
- kū yǎn mǒ lèi
- 成語解釋:
- 哭著訴說或控訴,形容哭哭啼啼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七回:“那老婆兒哭眼抹淚的說道:‘阿彌陀佛!說也不當好聽的話。’”
-
9
批風抹月
- 成語拼音:
- pī fēng mò yuè
- 成語解釋:
- 猶言吟風弄月。指詩人以風花雪月為吟誦的題材以狀其閑適。
- 成語出處:
- 元·喬吉《綠玄遍·自述》:“煙霞狀元,江湖醉仙,笑談便是編修院,留連,批風抹月四十年。”
-
10
殺雞抹脖
- 成語拼音:
- shā jī mǒ bó
- 成語解釋:
- 形容心里著急而無法可想的神態。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1回:“一席話說的賈璉臉都黃了,在鳳姐身背后,只望著平兒‘殺雞兒抹脖子’的使眼色,求他遮蓋。”
-
11
涂脂抹粉
- 成語拼音:
- tú zhī mǒ fěn
- 成語解釋:
- 搽胭脂抹粉。指婦女梳妝打扮。比喻為遮掩丑惡的本質而粉飾打扮;企圖掩人耳目。
- 成語出處: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4卷:“其妻涂脂抹粉,慣賣風情,挑逗那富家郎君。”
-
12
一筆抹倒
- 成語拼音:
- yī bǐ mò dǎo
- 成語解釋:
- 比喻輕率地把成績、優點全部否定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5回:“何次人家為我父母立塋安葬,蓋祠奉祀,是何等恩情,豈可一筆抹倒。”
-
13
一筆抹煞
- 成語拼音:
- yī bǐ mǒ shā
- 成語解釋:
- 抹煞:涂抹掉;勾銷。比喻輕率地把成績、優點全部否定。也作“一筆抹殺”。
- 成語出處:
- 徐特立《研究歷史的目的與方法》:“可是對于他們在某一個時候追求真理的熱忱和老績,我們現在是不該一筆抹煞的。”
-
14
一筆抹殺
- 成語拼音:
- yī bǐ mǒ shā
- 成語解釋:
- 比喻輕率地把成績、優點全部否定。
- 成語出處:
- 明 沈德符《野獲編》:“遂將前后愛書,一筆抹殺。”
-
15
勻脂抹粉
- 成語拼音:
- yún zhī mò fěn
- 成語解釋:
- 猶涂脂抹粉。
- 成語出處: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三回:“每到春三二月天氣,那些姊妹們都勻脂抹粉,站在前門花柳之下,彼此邀伴頑耍。”
-
16
轉彎抹角
- 成語拼音:
- zhuǎn wān mò jiǎo
- 成語解釋:
- 比喻說話、做事繞彎子;不直截了當。抹角:挨著墻角繞過。
- 成語出處:
- 元 秦簡夫《東堂老》:“轉灣抹角,可早來到李家門首。”
-
17
轉灣抹角
- 成語拼音:
- zhuǎn wān mò jiǎo
- 成語解釋:
- 見“轉彎抹角”。
- 成語出處:
- 元·秦簡夫《東堂老》第一折:“轉灣抹角,可早來到李家門首。”
* 第三個字是抹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