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搔的成語 (6個)
-
1
扒耳搔腮
- 成語拼音:
- bā ěr sāo sāi
- 成語解釋:
- 形容焦急而又無可奈何。
- 成語出處:
- 魯迅《華蓋集續編·不是信》:“還有一個小目的,是在對于以我去年的免官為‘痛快’者,給他一個不舒服,使他恨得扒耳搔腮,忍不住露出本相。”
-
2
隔靴搔癢
- 成語拼音:
- gé xuē sāo yǎng
- 成語解釋:
- 隔著靴子撓癢癢。原為禪宗用語;比喻領會佛理不夠透徹;未能悟境觸機。后比喻說話寫文章沒有抓住主題;不中肯;不貼切;或做事沒有抓住關鍵;不解決問題。
- 成語出處: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康山契穩禪師》:“曰:‘恁么則識性無根去也?’師曰:‘隔靴搔癢。’”
-
3
爬耳搔腮
- 成語拼音:
- pá ěr sāo sāi
- 成語解釋:
- 急切無奈貌。
- 成語出處:
-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徐懋庸作序》:“我是和不是東西之流開開玩笑,要使他爬耳搔腮,熱刺刺的覺得他的世界有些灰色。”
-
4
頭癢搔跟
- 成語拼音:
- tóu yǎng sāo gēn
- 成語解釋:
- 頭癢搔腳。比喻花了氣力而于事無補。
- 成語出處:
- 漢 焦贛《易林》:“頭癢搔跟,無益于疾。”
-
5
膝癢搔背
- 成語拼音:
- xī yǎng sāo bèi
- 成語解釋:
- 膝部發癢,卻去搔背。比喻力量沒有使在點子上。
- 成語出處:
- 漢 桓寬《鹽鐵論 利議》:“議論無所依,如膝癢而搔背。”
-
6
抓耳搔腮
- 成語拼音:
- zhuā ěr sāo sāi
- 成語解釋:
- 見“抓耳撓腮”。
- 成語出處: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三十五回:“多九公道:‘那送禮人說:國舅因今日王妃進宮,送這禮物,預備王妃賞賜宮人。豈非送給林兄么?’唐敖聽了,只急的抓耳搔腮。”
* 第三個字是搔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