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來的成語 (19個)
-
1
臭肉來蠅
- 成語拼音:
- chòu ròu lái yíng
- 成語解釋:
- 腐臭的肉招來蒼蠅。比喻自己的思想作風有問題,就會招致壞人的引誘。
- 成語出處:
-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十一:“僧問慧然:‘如何是祖師西來意?’曰:‘臭肉來蠅。’”
-
2
鳳凰來儀
- 成語拼音:
- fèng huáng lái yí
- 成語解釋:
- 儀:容儀。鳳凰來舞,儀表非凡。古代指吉祥的征兆。
- 成語出處:
- 《尚書 益稷》:“《簫韶》九成,鳳皇來儀。”
-
3
鳳皇來儀
- 成語拼音:
- fèng huáng lái yí
- 成語解釋:
- 見“鳳凰來儀”。
- 成語出處:
- 《書·益稷》:“《簫韶》九成,鳳皇來儀。”
-
4
風里來雨里去
- 成語拼音:
- fēng lǐ lái yǔ lǐ qù
- 成語解釋:
- 形容生活、工作勤苦
- 成語出處:
- 胡正《汾水長流》第19章:“你就知道睡死覺,人家淋成這樣,也不說起來幫我換換衣衫。我這么風里來雨里去的是為了甚?”
-
5
歸去來兮
- 成語拼音:
- guī qù lái xī
- 成語解釋:
- 回去吧!
- 成語出處:
- 晉 陶潛《歸去來辭》:“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
-
6
空穴來風
- 成語拼音:
- kōng xué lái fēng
- 成語解釋:
- 穴:洞、孔;來:招致。有了空隙就會招致風吹來。比喻流言乘機傳開來;或比喻消息或傳說不是完全沒有來由。
- 成語出處:
- 戰國 楚 宋玉《風賦》:“臣聞于師:‘枳句來巢,空穴來風。’”
-
7
來回來去
- 成語拼音:
- lái huí lái qù
- 成語解釋:
- 指動作或說話來回不斷地重復。
- 成語出處:
-
8
七日來復
- 成語拼音:
- qī rì lái fù
- 成語解釋:
- 《周易》復卦,主十一月。復卦六爻,第一爻為陽,其他五爻為陰,表示陰氣剝盡陽氣復生,稱為“來復”。現常指一星期。
- 成語出處:
- 《易·復》:“反復其道,七日來復。”
-
9
姍姍來遲
- 成語拼音:
- shān shān lái chí
- 成語解釋:
- 舊時形容女子走路遲緩從容的樣子。形容慢騰騰地來晚了。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外戚傳上 孝武李夫人》:“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姍姍其來遲。”
-
10
珊珊來遲
- 成語拼音:
- shān shān lái chí
- 成語解釋:
- 同“姍姍來遲”。形容來得很晚。
- 成語出處:
- 清·宣鼎《夜雨秋燈錄》第三集:“備蜀錦十端,踵門請見,麗珊珊來遲,賈恨相見晚。”
-
11
湯里來,水里去
- 成語拼音:
- tāng lǐ lái,shuǐ lǐ qù
- 成語解釋:
- 指銀錢隨手來隨手去,留不住。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61回:“這正是俗語云:‘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湯里來,水里去’。”
-
12
萬國來朝
- 成語拼音:
- wàn guó lái cháo
- 成語解釋:
- 萬:概數,多;朝:朝貢,朝拜。很多國家來朝拜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82回:“太平年萬國來朝,雍熙世八仙慶壽。”
-
13
往古來今
- 成語拼音:
- wǎng gǔ lái jīn
- 成語解釋:
- 指自古至今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安《淮南子·齊俗訓》:“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
-
14
往蹇來連
- 成語拼音:
- wǎng jiǎn lái lián
- 成語解釋:
- 謂往來皆難;進退皆難。
- 成語出處:
- 《周易·蹇》:“六四:往蹇來連。”
-
15
下不來臺
- 成語拼音:
- xià bù lái tái
- 成語解釋:
- 指在人前受窘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07回:“若說外頭好看,里頭空虛,是我早知道的了,只是‘居移氣,養移體’,一時下不來臺就是了。”
-
16
心血來潮
- 成語拼音:
- xīn xuè lái cháo
- 成語解釋:
- 指心里突然或偶然起了一個念頭。來潮:潮水上漲。
- 成語出處:
-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34回:“乾元山金光洞有太乙真人閑坐碧游床,正運元神,忽心血來潮。”
-
17
有鳳來儀
- 成語拼音:
- yǒu fèng lái yí
- 成語解釋:
- 鳳:鳳凰,傳說中的百鳥之王;儀:儀容。古時吉祥的征兆。
- 成語出處:
- 《尚書·益稷》:“簫韶九成,鳳皇來儀。”
-
18
悅近來遠
- 成語拼音:
- yuè jìn lái yuǎn
- 成語解釋:
- 使近者悅服,遠者來歸。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子路》:“近者悅,遠者來。”
-
19
自拔來歸
- 成語拼音:
- zì bá lái guī
- 成語解釋:
- 拔:擺脫,離開。自覺離開惡劣環境,歸向光明。指敵方人員投奔過來。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 李勣傳》:“三年,自拔來歸,從秦王伐東都,戰有功。”
* 第三個字是來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