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梁的成語 (7個)
-
1
逼上梁山
- 成語拼音:
- bī shàng liáng shān
- 成語解釋:
- 梁山:又稱梁山泊;在今山東省東平湖西;梁山縣南;附近地區為古梁山泊;北宋以后;常為農民起義軍的根據地。《水滸傳》里有宋江、林沖等人為官府所迫;上梁山造反的情節。后用來比喻被迫做某種事。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做革命的促進派》:“而且要有一種相當的壓力,就是公開號召,開許多會,將起軍來,‘逼上梁山’。”
-
2
戳脊梁骨
- 成語拼音:
- chuō jí liáng gǔ
- 成語解釋:
- 在背后指責議論
- 成語出處:
- 劉心武《鐘鼓樓》第二章:“被人們當面無數次地訓斥批判,也被人們背后無數次地戳脊梁骨。”
-
3
驚起梁塵
- 成語拼音:
- jīng qǐ liáng chén
- 成語解釋:
- 《太平御覽》卷五七二引漢劉向《別錄》:“漢興以來,善歌者魯人虞公,發聲清哀,蓋動梁塵。”后因以“驚起梁塵”形容歌聲高妙動人。
- 成語出處:
- 《太平御覽》卷五七二引漢·劉向《別錄》:“漢興以來,善歌者魯人虞公,發聲清哀,蓋動梁塵。”
-
4
扛大梁
- 成語拼音:
- káng dà liáng
- 成語解釋:
- 比喻承擔重任
- 成語出處:
- 姜樹茂《漁島怒潮》第17章:“如今老會長被捕,全村就靠你扛大梁。”
-
5
聲動梁塵
- 成語拼音:
- shēng dòng liáng chén
- 成語解釋:
- 形容歌聲嘹亮動人。
- 成語出處:
- 漢·劉向《別錄》:“漢興,魯人虞公善雅樂,發聲盡動梁上塵。”
-
6
挑大梁
- 成語拼音:
- tiǎo dà liáng
- 成語解釋:
- 承擔關鍵的任務,承擔對全局有主要作用的工作。比喻起骨干作用
- 成語出處:
- 金玉舟《趙匡胤》第19章:“他不再是惹事生非的公子哥,而是個有戰略思想,能挑大梁的好漢了。”
-
7
泰山梁木
- 成語拼音:
- tài shān liáng mù
- 成語解釋:
- 象泰山崩塌,梁木毀壞一樣。比喻偉人死亡。
- 成語出處:
- 《禮記·檀弓上》:“孔子蚤作,負手曳杖,消搖于門,歌曰:‘泰山其頹乎!染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
* 第三個字是梁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