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汗的成語 (7個)
-
1
充棟汗牛
- 成語拼音:
- chōng dòng hàn niú
- 成語解釋:
- 謂書籍堆得高及棟梁,多至牛馬運得出汗。形容藏書或著述之富。語出唐柳宗元《陸文通先生墓表》:“其為書,處則充棟宇,出則汗牛馬。”
- 成語出處:
- 語出唐·柳宗元《陸文通先生墓表》:“其為書,處則充棟宇,出則汗牛馬。”
-
2
功勞汗馬
- 成語拼音:
- gōng láo hàn mǎ
- 成語解釋:
- 汗馬:戰馬奔馳出汗。指在戰場上建立了很大的戰功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昊天塔》第一折:“俺子父全忠不到頭,功勞汗馬一時休。”
-
3
浹背汗流
- 成語拼音:
- jiā bèi hàn liú
- 成語解釋:
- 同“汗流浹背”,形容十分慚愧或惶恐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文藝論集 論詩三札》:“當其方成的時候,總覺得滿腔高興,及到過了兩日,自家反復讀讀看時,又不禁浹背汗流了。”
-
4
袂云汗雨
- 成語拼音:
- mèi yún hàn yǔ
- 成語解釋:
- 形容行人之多。
- 成語出處:
- 春秋 齊 晏嬰《晏子春秋 雜下九》:“張袂成陰,揮汗成雨。”
-
5
赧顏汗下
- 成語拼音:
- nǎn yán hàn xià
- 成語解釋:
- 赧:因羞愧而臉紅。顏:面容。形容羞愧到極點。
- 成語出處:
-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七回:“公子譽之過情,令人赧顏汗下。”
-
6
提劍汗馬
- 成語拼音:
- tí jiàn hàn mǎ
- 成語解釋:
- 汗馬:戰馬奔馳出汗,比喻征戰勞苦。手提寶劍,身跨戰馬。比喻在戰場上建立功勛
- 成語出處:
- 《周書·宇文貴傳》:“男兒當提劍汗馬以取公侯,何能如先生為博士也!”
-
7
枕戈汗馬
- 成語拼音:
- zhěn gē hàn mǎ
- 成語解釋:
- 枕著武器,疾馳戰馬。形容時刻準備殺敵立功。
- 成語出處:
- 明·屠隆《曇花記·公子受封》:“念親恩主德總來難報,須教,枕戈汗馬,努力塞云邊草,兒時得功成大漠,鶴歸華表。”
* 第三個字是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