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洶的成語 (8個)
-
1
波濤洶涌
- 成語拼音:
- bō tāo xiōng yǒng
- 成語解釋:
- 洶涌:水勢騰涌的樣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 成語出處:
-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15卷:“蓋因波濤洶涌,水遂為其所激而動也。”
-
2
來勢洶洶
- 成語拼音:
- lái shì xiōng xiōng
- 成語解釋:
- 動作或事物到來的氣勢很厲害。
- 成語出處:
- 丁玲《風雪人間》上卷:“接著便是來勢洶洶地展開了追查一封寫給黨中央的所謂反革命的匿名信,稍事迂回,便牽扯到我。”
-
3
澎湃洶涌
- 成語拼音:
- péng pài xiōng yǒng
- 成語解釋:
- 澎湃:大浪互相撞擊;洶涌:波濤猛烈地向上涌。形容聲勢浩大
- 成語出處:
- 曹靖華《飛花集》:“我在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花海中,徘徊,徘徊復徘徊,半生往事,如錢塘怒濤,澎湃洶涌,沖擊心頭!”
-
4
其勢洶洶
- 成語拼音:
- qí shì xiōng xiōng
- 成語解釋:
- 其:他的;洶洶:來勢浩大。形容來勢盛大兇猛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荀子 天論》:“君子不為小人之洶洶也輟行。”
-
5
氣勢洶洶
- 成語拼音:
- qì shì xiōng xiōng
- 成語解釋:
- 洶洶:聲勢盛大的樣子。氣勢很盛的樣子。形容氣勢兇猛。
- 成語出處:
- 先秦 荀況《荀子 天論》:“君子不為小人之洶洶也輟行。”
-
6
人情洶洶
- 成語拼音:
- rén qíng xiōng xiōng
- 成語解釋:
- 見“人情恟恟”。
- 成語出處:
-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九:“紹熙甲寅,孝宗升遐,光宗疾,不能喪,中外人情洶洶。”
-
7
聲勢洶洶
- 成語拼音:
- shēng shì xiōng xiōng
- 成語解釋:
- 洶洶:氣勢盛大的樣子。形容來勢盛大兇猛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胡氏》:“次日,果有狐兵大至;或騎或步,或弓或弩、馬嘶人沸、聲勢洶洶。”
-
8
天下洶洶
- 成語拼音:
- tiān xià xiōng xiōng
- 成語解釋:
- 洶洶:喧擾。形容局勢動蕩,群情喧擾。
- 成語出處:
- 《史記·項羽本紀》:“天下匈匈數歲者,徒以吾兩人耳,愿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也。”
* 第三個字是洶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