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淵的成語 (11個)
-
1
冰潔淵清
- 成語拼音:
- bīng jié yuān qīng
- 成語解釋:
- 猶冰清玉潔。
- 成語出處:
- 漢 孔融《衛尉張儉碑》:“君稟干綱之正性,蹈高世之殊軌,冰潔淵清,介然特立。”
-
2
察見淵魚
- 成語拼音:
- chá jiàn yuān yú
- 成語解釋:
- 淵:深潭。能看清深水中的魚。比喻為人過于精明。
- 成語出處:
- 《史記·吳王濞列傳》:“且夫‘察見淵魚,不祥’。”
-
3
叢雀淵魚
- 成語拼音:
- cóng què yuān yú
- 成語解釋:
- 比喻不行善政,等于把老百姓趕到敵人方面去。語本《孟子·離婁上》:“為淵驅魚者,獺也;為叢驅爵(雀)者,鹯也;為湯武驅民者,桀與紂也。”
- 成語出處:
- 語出《孟子·離婁上》:“為淵驅魚者,獺也;為叢驅爵(雀)者,鹯也;為湯武驅民者,桀與紂也。”
-
4
家學淵源
- 成語拼音:
- jiā xué yuān yuán
- 成語解釋:
- 家學:家傳的學問;淵源:水源;這里指根源。家世相傳的學問有根源。形容出身于書香門弟;學問扎實;學有根底。
- 成語出處:
- 宋 劉克莊《后村全集 送林寬夫父子》:“家學有淵源,傳之于艾軒。”
-
5
若涉淵冰
- 成語拼音:
- ruò shè yuān bīng
- 成語解釋:
- 比喻處境艱險。同“若涉淵水”。
- 成語出處:
- 宋 陳亮《論勵臣之道》:“朕承太上皇亮付托之重,念國家之深恥,志在復讎,八年于茲,若涉淵冰,未知攸濟。”
-
6
若涉淵水
- 成語拼音:
- ruò shè yuān shuǐ
- 成語解釋:
- 比喻處境艱險。
- 成語出處:
- 《書 大誥》:“予惟小子,若涉淵水,予惟往求騰攸濟。”
-
7
鑠懿淵積
- 成語拼音:
- shuò yì yuān jī
- 成語解釋:
- 謂德行美好,學問淵博精深。
- 成語出處:
- 明·張居正《素庵戴公墓志銘》:“然其鑠懿淵積,庇于后來者遠矣。”
-
8
山峙淵渟
- 成語拼音:
- shān zhì yuān zī
- 成語解釋:
- 山立水聚。比喻端莊凝重的風度。
- 成語出處:
- 晉·葛洪《抱樸子·審舉》:“逸倫之士,非禮不動,山峙淵渟,知之者希,馳逐之徒,蔽而毀之。”
-
9
學識淵博
- 成語拼音:
- xué shí yuān bó
- 成語解釋:
- 指學識深而且廣
- 成語出處:
- 孫犁《小說雜談》:“我們可以說作者的學識淵博,但不會說他是在賣弄。”
-
10
岳鎮淵渟
- 成語拼音:
- yuè zhèn yuān shēng
- 成語解釋:
- 岳,亦寫作“岳”。謂如山岳屹立,如淵水停滯。本用以形容軍隊穩定,不可動搖。《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爾乃回輿駐罕,岳鎮淵渟。”李善注:“《孫子兵法》曰:‘其鎮如山,其渟如淵。’”亦作“岳峙淵渟”。后多用以形容人堅定沉著。
- 成語出處:
- 《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爾乃回輿駐罕,岳鎮淵渟。”李善注:“《孫子兵法》曰:‘其鎮如山,其渟如淵。’”
-
11
岳峙淵渟
- 成語拼音:
- yuè zhì yuān zī
- 成語解釋:
- 見“岳鎮淵渟”。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蕭綸《隱居貞白先生陶君碑》“行仁蹈義,岳峙淵渟。”
* 第三個字是淵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