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猛的成語 (10個)
-
1
毒蛇猛獸
- 成語拼音:
- dú shé měng shòu
- 成語解釋:
- 泛指對人類生命有威脅的動物。比喻貪暴者
- 成語出處:
- 孫中山《民權主義》第一講:“在人同獸爭的時代,因為不知道何時有毒蛇猛獸來犯,所以人類時時刻刻不知生死。”
-
2
高歌猛進
- 成語拼音:
- gāo gē měng jìn
- 成語解釋:
- 高聲歌唱;奮勇前進。形容斗志高昂;勇往直前。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衷心的祝愿》:“一定要牢記毛主席,周總理的遺愿,努力為實現我國新時期的總任務而高歌猛進。”
-
3
洪水猛獸
- 成語拼音:
- hóng shuǐ měng shòu
- 成語解釋:
- 洪水:能造成災害的大水;猛獸:殘酷食人畜的兇猛野獸。比喻極大的災害。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滕文公下》:“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驅猛獸而百姓寧。”
-
4
精兵猛將
- 成語拼音:
- jīng bīng měng jiàng
- 成語解釋:
- 精:精銳;猛:勇猛。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將領。形容戰斗力很強的將士
- 成語出處:
- 《晉書·郗鑒傳》:“使君若顧二帝,自可不行,宜急下檄文,速遣精兵猛將。”
-
5
苛政猛虎
- 成語拼音:
- kē zhèng měng hǔ
- 成語解釋:
- 苛政:殘暴地統治。指殘酷壓迫剝削人民的政策比老虎還要兇惡暴虐
- 成語出處:
- 續范亭《老婦行》:“軍閥盜賊真可惡!苛政猛虎向誰訴?”
-
6
苛政猛于虎
- 成語拼音:
- kē zhèng měng yú hǔ
- 成語解釋:
- 苛政:指反動統治階級對人民進行殘酷壓迫剝削的政治;包括政令、賦稅等。反動統治的苛刻的政治比吃人的老虎還要兇惡暴虐。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檀弓下》:“夫子曰:‘何為不去也?’曰:‘無苛政。’夫子曰:‘小子識之,苛政猛于虎也。’”
-
7
謀臣猛將
- 成語拼音:
- móu chén měng jiāng
- 成語解釋:
- 善于謀劃的文臣和勇猛善戰的將帥。
- 成語出處:
- 《晉書·石崇傳》:“先帝決獨斷之聰,奮神武之略,蕩滅逋寇,易于摧枯。然謀臣猛將,猶有致思竭力之效。”
-
8
強兵猛將
- 成語拼音:
- qiáng bīng měng jiàng
- 成語解釋:
- 強兵:強大的軍隊;猛將:威猛的武將。指軍隊強大而有戰斗力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0回:“又沒強兵猛將,如何收捕得這伙強人?”
-
9
窮追猛打
- 成語拼音:
- qióng zhuī měng dǎ
- 成語解釋:
- 對于潰敗的敵人不斷追擊
- 成語出處:
-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37章:“北軍不敢窮追猛打,南軍也不反攻,湖南戰場就從此冷靜下來了。”
-
10
突飛猛進
- 成語拼音:
- tū fēi měng jìn
- 成語解釋:
- 疾速飛躍;迅疾前進。形容進步和發展特別迅速。
- 成語出處:
- 鄒韜奮《患難馀生記》第三章:“進步文化的突飛猛進,雖有利于國家民族,雖有利于人民大眾,但卻是頑固派反動派的莫大的障礙物。”
* 第三個字是猛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