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豕的成語 (5個)
-
1
蜂合豕突
- 成語拼音:
- fēng hé shǐ tū
- 成語解釋:
- 如群蜂聚集,似野豬奔突。比喻眾人雜沓會合,橫沖直撞。
- 成語出處:
- 明 劉基《春秋明經 公會齊侯楚人敗徐于婁林》:“今不然矣,中國之虛實在楚人目中矣!于是荊戶乘廣之旅,蜂合豕突以敗徐于婁林。”
-
2
狼奔豕突
- 成語拼音:
- láng bēn shǐ tū
- 成語解釋:
- 豕:豬。像狼那樣奔跑;像豬那樣沖撞。比喻成群的壞人到處亂闖;任意搔擾;或敵人倉皇逃跑。
- 成語出處:
- 清 歸莊《擊筑余音 重調》:“有幾個狼奔豕突的燕和趙,有幾個狗屠驢販的奴和盜。”
-
3
遼東豕
- 成語拼音:
- liáo dōng shǐ
- 成語解釋:
- 遼東:地名,今遼寧省遼河以東;豕:豬。比喻知識淺薄,少見多怪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朱浮傳》:“往時遼東有豕,生子白頭,異而獻之,行至河東,見群豕皆白,懷慚而還。若以子之功論于朝廷,則為遼東豕也。”
-
4
龍首豕足
- 成語拼音:
- lóng shǒu shǐ zú
- 成語解釋:
- 猶言牛頭不對馬嘴。謂對書義的解釋與原旨相去甚遠,風馬牛不相及。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梁元帝《金樓子·立言》:“龍首豕足,隨時之義;牛頭馬髀,強相附會。”
-
5
狼突豕竄
- 成語拼音:
- láng tū shǐ cuàn
- 成語解釋:
- 見“狼奔豕突”。
- 成語出處:
- 清·錢謙益《資政大夫兵部尚書申公神道碑銘》:“狼突豕竄,無一尉一堠能少婕其角距者。此公之言驗于事后者也。”
* 第三個字是豕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