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赤的成語 (13個)
-
1
白眉赤眼
- 成語拼音:
- bái méi chì yǎn
- 成語解釋:
- 比喻平白無故。
- 成語出處:
- 明 沈德符《野獲編 補遺四 神名誤稱》:“京師相詈,指其人曰白眉赤眼兒者,必大恨成貿首仇,其猥賤可知。狹邪諱之,乃駕名于關侯。”
-
2
白兔赤烏
- 成語拼音:
- bái tù chì wū
- 成語解釋:
- 月亮和太陽的代稱。多借指時間。
- 成語出處:
- 唐 白居易《勸酒》詩:“天地迢迢自長久,白兔赤烏相趁走。”
-
3
白魚赤烏
- 成語拼音:
- bái yú chì wū
- 成語解釋:
- 為祥瑞之兆。
- 成語出處:
- 《史記 周本紀》:“武王渡河,中流,白魚躍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既渡,有火自上復于下,至于王屋,流為烏,其色赤,其聲魄云。”
-
4
丹心赤忱
- 成語拼音:
- dān xīn chì chén
- 成語解釋:
- 丹心:赤心;赤忱:真誠的心意。形容十分忠誠
- 成語出處:
- 鄒韜奮《抗戰以來·廣大讀者愛護支持的文化堡壘》:“勞瘁心力,忍饑耐寒,對于國內外讀者竭誠服務的一片丹心赤忱凝結而成的!”
-
5
紅臉赤頸
- 成語拼音:
- hóng liǎn chì jǐng
- 成語解釋:
- 形容十分激動
- 成語出處:
- 孔厥《新兒女英雄續傳》:“紅臉赤頸的宋旺也嚷嚷:他不是漢奸的家屬,一直在仗勢欺人嗎!”
-
6
倦尾赤色
- 成語拼音:
- juàn wěi chì sè
- 成語解釋:
- 比喻十分困苦
- 成語出處:
- 《詩經 周南 汝墳》:“魴魚赤尾。”
-
7
科頭赤足
- 成語拼音:
- kē tóu chì zú
- 成語解釋:
- 科頭:不戴帽子。露著頭,光著腳。形容困苦或生活散漫
- 成語出處:
- 明·唐寅《偶成》詩:“科頭赤足芝荷衣,徙倚藤床對夕暉。”
-
8
蓬頭赤腳
- 成語拼音:
- péng tóu chì jiǎo
- 成語解釋:
- 頭發蓬亂,光著腳丫。形容未經修飾很不整齊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明 名教中人《好逑傳》第一回:“被人打得蓬頭赤腳,衣裳粉碎。”
-
9
神州赤縣
- 成語拼音:
- shén zhōu chì xiàn
- 成語解釋:
- 戰國時齊人鄒衍稱華夏之地為“赤縣神州”。見《史記 孟子荀卿列傳》。唐劉禹錫《為京兆尹答于襄州第一書》:“蓋神州赤縣,尊有所厭,非他土之比。”后遂以“赤縣神州”或“神州赤縣”為中國的別稱。
- 成語出處:
- 戰國時齊人鄒衍稱華夏之地為“赤縣神州”。見《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
10
一寸赤心
- 成語拼音:
- yī cùn chì xīn
- 成語解釋:
- 同“一寸丹心”。
- 成語出處:
- 宋·陸游《江北莊取米到作飯香甚有感》詩:“飛霜掠面寒壓指,一存赤心惟報國。”
-
11
一片赤心
- 成語拼音:
- yī piàn chì xīn
- 成語解釋:
- 一片紅心。指忠誠之心
- 成語出處:
- 清·洪昇《長生殿·契游》:“一日圣上見了,笑問此中何有?俺就對他說,惟有一片赤心。”
-
12
月書赤繩
- 成語拼音:
- yuè shū chì shéng
- 成語解釋:
- 月下老人的婚姻簿和紅繩。月下老人根據婚姻簿上的記載,把紅繩系在男女兩方的腳上,使之結為夫妻。指婚約
- 成語出處:
-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幸藍橋玉杵先投,信月書赤繩難換。”
-
13
忠心赤膽
- 成語拼音:
- zhōng xīn chì dǎn
- 成語解釋:
- 形容十分忠誠。
- 成語出處:
- 清 李漁《比目魚》:“我聞得慕容兵道是個忠心赤膽的人,未必就肯投降。”
* 第三個字是赤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