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踵的成語 (7個)
-
1
頂天踵地
- 成語拼音:
- dǐng tiān zhǒng dì
- 成語解釋:
- 猶言頂天立地。
- 成語出處: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沒用處》:“夫人頂天踵地,惟呼最靈。”
-
2
肩摩踵接
- 成語拼音:
- jiān mó zhǒng jiē
- 成語解釋:
- 肩碰肩,腳連腳。形容人多而擁擠
- 成語出處:
- 清 薛福成《庸庵筆記 幽怪二》:“終日人鬼雜處,肩摩踵接,不相畏避,亦不相聞問。”
-
3
履穿踵決
- 成語拼音:
- lǚ chuān zhǒng jué
- 成語解釋:
- 鞋子破了,露出腳后跟。形容很貧苦。
- 成語出處:
- 《莊子 讓王》:“捉襟而肘見,納履而踵決。”
-
4
納屨踵決
- 成語拼音:
- nà jù zhǒng jué
- 成語解釋:
- 納:穿;屨:鞋;踵:腳后跟;決:破裂。穿上鞋子,破了后跟。形容衣著襤褸。
- 成語出處:
- 《莊子·讓王》:“三日不舉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纓絕,捉衿而肘見,納屨而踵決。”
-
5
納履踵決
- 成語拼音:
- nà lǚ zhǒng jué
- 成語解釋:
- 納:穿;履:鞋;踵:腳后跟;決:破裂。提上鞋,鞋的腳后跟處卻破裂。形容處境困難。
- 成語出處:
- 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一:“[原憲]楮冠黎杖而應門,正冠則纓絕,振襟則肘見,納履則踵決。”
-
6
沓來踵至
- 成語拼音:
- tà lái zhǒng zhì
- 成語解釋:
- 指紛紛到來。亦作“踏來麕至”。
- 成語出處:
- 清林則徐《札南澳鎮飭嚴辦東路販煙外國船只》:“倘敢抗違不遵,即照前札或用炮轟擊,或用火燒,務使創巨痛深,始免沓來踵至。”
-
7
肘見踵決
- 成語拼音:
- zhǒu jiàn zhǒng jué
- 成語解釋:
- 見:出現;踵:腳后跟,指鞋后跟;決:裂開。整一整衣襟,胳臂肘露了出來,拔一拔鞋,腳后跟露了出來。形容非常貧窮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讓王》:“捉衿而肘見,納履而踵決。”
* 第三個字是踵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