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車的成語 (9個)
-
1
杯水車薪
- 成語拼音:
- bēi shuǐ chē xīn
- 成語解釋:
- 杯水:一杯水;車薪:一車柴草。一杯水救不了一大車著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對解決困難作用不大。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上》:“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
-
2
斗量車載
- 成語拼音:
- dǒu liáng chē zài
- 成語解釋:
- 載:裝載。用車載,用斗量。形容數量很多,不足為奇。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 吳志 孫權傳》:“遣都尉趙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吳書》:“如臣之比,車載斗量,不可勝數。”
-
3
滴如車軸
- 成語拼音:
- dī rú chē zhóu
- 成語解釋:
- 滴:水滴,雨點。雨點大如車軸。形容雨大
- 成語出處:
- 唐·釋道世《法苑珠林·劫量》:“注大洪雨,其滴甚粗或如車軸,或復如杵。”
-
4
馬龍車水
- 成語拼音:
- mǎ lóng chē shuǐ
- 成語解釋:
- 馬象游龍,車象流水。形容車馬往來不絕
- 成語出處:
- 清 捧花生《畫舫余譚》:“馬龍車水,過者如云。”
-
5
馬水車龍
- 成語拼音:
- mǎ shuǐ chē lóng
- 成語解釋:
- 猶言車水馬龍。
- 成語出處:
- 清·黃瘦竹《題詞》:“即今馬水車龍地,曾是青撛白骨場。”
-
6
馬咽車闐
- 成語拼音:
- mǎ yān chē tián
- 成語解釋:
- 形容車馬繁多,非常熱鬧。
- 成語出處:
- 清·蔣仁錫《燕京上元竹枝詞》:“馬咽車闐拉雜聲,火光照火月光明。”
-
7
馬足車塵
- 成語拼音:
- mǎ zú chē chén
- 成語解釋:
- 喻四處奔波,生活動蕩不定。
- 成語出處:
- 秋瑾《申江題壁》:“馬足車塵知己少,繁弦急管正聲稀。”
-
8
潘郎車滿
- 成語拼音:
- pān láng chē mǎn
- 成語解釋:
- 潘安的車上裝滿果子。形容美男子受到女性的青睞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時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者,莫不連手共縈之。”劉孝標注引《語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嫗以果擲之滿車。”
-
9
坐無車公
- 成語拼音:
- zuò wú chē gōng
- 成語解釋:
- 坐:通“座”,坐席;車公:晉人車胤。比喻宴會時沒有嘉賓
- 成語出處:
- 《晉書·車胤傳》:“又善于賞會,當時每有盛坐而胤不在,皆云‘無車公不樂’。”
* 第三個字是車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