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迭的成語 (15個)
-
1
挨肩迭背
- 成語拼音:
- āi jiān dié bèi
- 成語解釋:
- 形容人群擁擠。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勘皮靴單證二郎神》:“當日看的是挨肩迭背。
-
2
比肩迭跡
- 成語拼音:
- bǐ jiān dié jì
- 成語解釋:
- 肩膀相靠,足跡相迭。形容人多。
- 成語出處:
- 唐 柳宗元《與友人論為文書》:“榮古虐今者,比肩迭跡。”
-
3
比肩迭踵
- 成語拼音:
- bǐ jiān dié zhǒng
- 成語解釋:
- 形容人多。迭踵,腳尖踩腳跟。
- 成語出處:
- 清 陳康棋《郎潛紀聞》卷一:“遼沉舊人,勝朝遺耈,比肩迭踵,同掌絲綸。”
-
4
八音迭奏
- 成語拼音:
- bā yīn dié zòu
- 成語解釋:
- 八音:古代對樂器的統稱;迭:交互,輪流。八類樂器輪番演奏。表示器樂齊全,演奏場面盛大。
- 成語出處:
- 《晉書 樂志下》:“八音迭奏,雅樂并作。”
-
5
層出迭見
- 成語拼音:
- céng chū dié jiàn
- 成語解釋:
- 指接連不斷地多次出現。
- 成語出處:
- 清 紀昀《目錄后校記》:“今以《永樂大典》所引,各按水名,逐條參校,非惟字句之訛,層出迭見,其中脫簡,有自數十字至四百余字者。”
-
6
重規迭矩
- 成語拼音:
- chóng guī dié jǔ
- 成語解釋:
- 規與規相重,矩矩與相迭,度數相同,完全符合。原比喻動靜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后形容模仿、重復。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蜀書·郤正傳》:“動若重規,靜若迭矩。”
-
7
層巒迭嶂
- 成語拼音:
- céng luán dié zhàng
- 成語解釋:
- 巒:山峰;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層、迭:重復,一層加上一層。形容山峰起伏,連綿重迭。
- 成語出處:
- 清 劉獻廷《廣陽雜記》第四卷:“此則層巒迭嶂,與江勢爭雄峭。
-
8
乘虛迭出
- 成語拼音:
- chéng xū dié chū
- 成語解釋:
- 虛:空虛、弱點。迭:屢次。指軍事上向對方沒有設防或兵力薄弱的地方進攻。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袁紹傳》:“分為奇兵,乘虛迭出,以擾河南。”
-
9
層見迭出
- 成語拼音:
- céng xiàn dié chū
- 成語解釋:
- 接連不斷地多次出現。
- 成語出處:
- 《文獻通考 經籍五二》:“于是緣業之說,因果之說,六根、六塵、四大、十二緣生之說,層見迭出,宏遠微妙。
-
10
更唱迭和
- 成語拼音:
- gèng chàng dié hé
- 成語解釋:
- ①彼此唱和。②亦作“更唱迭和”。相互以詩詞酬答。③指互相呼應配合。
- 成語出處:
- 戰國·楚·宋玉《高唐賦》:“當年邀游,更唱迭和,赴曲隨流。”清·錢泳《履園叢話·園林·逸園》:“太史之女曰蘊玉者,自號生香居士,亦能詩,與在山更唱迭和。”
-
11
架屋迭床
- 成語拼音:
- jià wū dié chuáng
- 成語解釋:
- 床上擱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復、累贅。
- 成語出處:
-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序致》:“魏晉已來,所著諸子,理重事複,遞相模學,猶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
-
12
煎鹽迭雪
- 成語拼音:
- jiān yán dié xuě
- 成語解釋:
- 煎鹽:提煉白色精鹽;迭:堆迭;迭雪:堆迭的白雪。像晶瑩潔白的精鹽和雪一樣
- 成語出處: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43回:“那江里的白頭浪茫茫一片,就如煎鹽迭雪的一般。”
-
13
連云迭嶂
- 成語拼音:
- lián yún dié zhàng
- 成語解釋:
- 連云:與云相連;迭:重疊;嶂:山峰。山峰高聳入云,重疊連綿
- 成語出處:
-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杜少陵》:“‘意欲鏟選嶂’。則注云:袁盎曰:‘諸侯欲鏟連云迭嶂,而造物夫復如何?’”
-
14
壓肩迭背
- 成語拼音:
- yā jiān dié bèi
- 成語解釋:
- 迭:重迭。形容觀看的人極多。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四十回:“江州府看的人,真乃壓肩迭背,何止一二千人。”
-
15
亞肩迭背
- 成語拼音:
- yà jiān dié bèi
- 成語解釋:
- 肩壓肩,背挨背。形容人多擁擠。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23回:“武松在轎上看時,只見亞肩迭背,鬧鬧穰穰,屯街塞巷,都來看大蟲。”
* 第三個字是迭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