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逾的成語 (14個)
-
1
不可逾越
- 成語拼音:
- bù kě yú yuè
- 成語解釋:
- 逾:超過。不能超過或不能越過。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三十年》:“門不容車,而不可逾越。”
-
2
穿穴逾墻
- 成語拼音:
- chuān xué yú qiáng
- 成語解釋:
- 穿:鑿通;逾:越過。指穿洞翻墻的偷竊行為
- 成語出處:
- 明·楊慎《“坎為盜”》:“坎之為卦,外陰柔而內剛狠,有穿穴逾墻乘墉伏莽之狀也。”
-
3
蕩檢逾閑
- 成語拼音:
- dàng jiǎn yú xián
- 成語解釋:
- 形容行為放蕩,不檢點。
- 成語出處:
- 清 馮桂芬《上海果育堂記》:“饑寒之不免,理義之不知,而蕩檢逾閑之事作。”
-
4
登山逾嶺
- 成語拼音:
- dēng shān yú lǐng
- 成語解釋:
- 形容長途跋涉,旅途艱辛
- 成語出處:
- 明·郭勛《英烈傳》第42回:“且說陳友定從廁中跳墻而逃,恐大路上或有軍馬追趕,也向東南角上登山逾嶺,徑尋鶴鳴山一路行走。”
-
5
莫不逾侈
- 成語拼音:
- mò bù yú chǐ
- 成語解釋:
- 莫:沒有誰;逾:超越,引申為過度;侈:奢侈。沒有誰不會過度奢侈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張衡傳》:“時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
6
日月逾邁
- 成語拼音:
- rì yuè yú mài
- 成語解釋:
- 見“日月逾邁”。
- 成語出處:
- 《尚書·秦誓》:“我心之憂,日月逾邁,若弗云來。”
-
7
賞不逾日
- 成語拼音:
- shǎng bù yú rì
- 成語解釋:
- 見“賞不逾時”。
- 成語出處:
- 《晉書·祖逖傳》:“其有微功,賞不逾日。”
-
8
賞不逾時
- 成語拼音:
- shǎng bù yú shí
- 成語解釋:
- 謂及時行賞。
- 成語出處:
- 《司馬法·天子之義》:“賞不逾時,欲民速得為善之利也。”
-
9
行不逾方
- 成語拼音:
- xíng bù yú fāng
- 成語解釋:
- 謂行動不逾越法度。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班彪傳上論》:“班彪以通儒上才,傾側危亂之間,行不逾方,言不失正,仕不急進,貞不違人。”
-
10
足不逾戶
- 成語拼音:
- zú bù yú hù
- 成語解釋:
- 見“足不出戶”。
- 成語出處:
- 《南齊書·高逸傳·何求》:“仍住吳,居波若寺,足不逾戶,人莫見其面。”
-
11
鉆穴逾墻
- 成語拼音:
- zuān xué yú qiáng
- 成語解釋:
- 穴:洞。逾:越過。鉆洞爬墻。舊時常比喻違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青年男女自由相戀的行為。后也指男女偷情或小偷行竊。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鉆穴隙相窺,逾墻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
-
12
鉆隙逾墻
- 成語拼音:
- zuàn xì yú qiáng
- 成語解釋:
- 同“鉆穴逾墻”。
- 成語出處:
- 宋·陳亮《祭潘叔度文》:“此鉆隙逾墻之賤,而懼行已之無恥也。”
-
13
鉆穴逾隙
- 成語拼音:
- zuàn xué yú xì
- 成語解釋:
- 見“鉆穴逾墻”。
- 成語出處: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果報》:“安丘某生通卜筮之術,其為人邪蕩不檢,每有鉆穴逾隙之行,則卜之。”
-
14
鉆穴逾垣
- 成語拼音:
- zuàn xué yú yuán
- 成語解釋:
- 見“鉆穴逾墻”。
- 成語出處: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九十九回:“也有鉆穴逾垣在那里偷竊的,也有殺人放火在那里搶劫的。”
* 第三個字是逾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