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食的成語 (29個)
-
1
背惠食言
- 成語拼音:
- bèi huì shí yán
- 成語解釋:
- 指忘恩失信。
- 成語出處:
- 《周書 楊薦傳》:“薦至蠕蠕,責其背惠食言,并論結婚之意。”
-
2
焚枯食淡
- 成語拼音:
- fén kū shí dàn
- 成語解釋:
- 烤干魚,食薄味。形容生活清苦。
- 成語出處:
- 清·錢謙益《和州魯氏先塋神道碑銘》:“焚枯食淡,齋廚蕭然。”
-
3
攻苦食淡
- 成語拼音:
- gōng kǔ shí dàn
- 成語解釋:
- 攻:做;若:艱苦;淡:清淡。做艱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形容刻苦自勵。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劉敬叔孫通列傳》:“呂后與陛下攻苦食啖(淡),其可背哉。”
-
4
攻苦食啖
- 成語拼音:
- gōng kǔ shí dàn
- 成語解釋:
- 見“攻苦食淡”。
- 成語出處:
- 《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呂后與陛下攻苦食啖,其可背哉。”
-
5
攻苦食儉
- 成語拼音:
- gōng kǔ shí jiǎn
- 成語解釋:
- 猶攻苦食淡。
- 成語出處:
- 明·王世貞《觚不觚錄》:“余舉進士,不能攻苦食儉。”
-
6
虎不食兒
- 成語拼音:
- hǔ bù shí ér
- 成語解釋:
- 老虎兇猛殘忍,但并不吃自己的孩子。比喻人皆有愛子之心,都有骨肉之情。
- 成語出處:
- 明·楊珽《龍膏記·藏春》:“你爹爹既往洛陽,一時未歸,待異日我自慢慢勸他,虎毒不食兒,孩兒切莫短見。”
-
7
踐土食毛
- 成語拼音:
- jiàn tǔ shí máo
- 成語解釋:
- 指蒙受君恩;亦泛指起居生活。毛,泛指土地上生長的糧食蔬菜等植物。
- 成語出處:
- 語出《左傳昭公七年》:“封略之內,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誰非君臣?”
-
8
口多食寡
- 成語拼音:
- kǒu duō shí guǎ
- 成語解釋:
- 吃飯的人多,但是食物很少。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答胡生書》:“愈不善自謀,口多而食寡。”
-
9
鳴野食蘋
- 成語拼音:
- míng yě shí píng
- 成語解釋:
- 比喻誠心待人,同甘共苦。
- 成語出處:
- 《詩經 小雅 鹿鳴》:“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
10
民以食為本
- 成語拼音:
- mín yǐ shí wéi běn
- 成語解釋:
- 民眾以糧食為根本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拔宅飛升》第一折:“常言道大富由天,小富由勤,民以食為本。”
-
11
民以食為天
- 成語拼音:
- mín yǐ shí wéi tiān
- 成語解釋:
- 天:比喻賴以生存的最重要的東西。人民以糧食為自己生活所系。指民食的重要。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酈食其傳》:“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
-
12
鳴鐘食鼎
- 成語拼音:
- míng zhōng shí dǐng
- 成語解釋:
- 見“鳴鐘列鼎”。
- 成語出處:
- 漢·張衡《西京賦》:“擊鐘鼎食,連騎相過。”
-
13
鳥為食亡
- 成語拼音:
- niǎo wéi shí wáng
- 成語解釋:
- 鳥兒為了吃食而死。比喻人為了名利而喪失生命
- 成語出處:
- 清·無名氏《官場維新記》第13回:“‘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當時袁伯珍聽得這些話,便要從此發一宗洋財。”
-
14
曝背食芹
- 成語拼音:
- pù bèi shí qín
- 成語解釋:
- 謙言微薄之獻。
- 成語出處:
- 戰國·鄭·列御寇《列子·楊朱》:“負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獻吾君,將有重賞。”又《列子·楊朱》:“鄉豪取而嘗之,蜇于口,慘于腹。”
-
15
寢皮食肉
- 成語拼音:
- qǐn pí shí ròu
- 成語解釋:
- ①《左傳·襄公二十一年》:“然二子者譬于禽獸,臣食其肉而寢處其皮矣。”后以“寢皮食肉”形容仇恨之深。②借指勇武的行為或精神。
- 成語出處:
- 《左傳·襄公二十一年》:“然二子者譬于禽獸,臣食其肉而寢處其皮矣。”
-
16
率獸食人
- 成語拼音:
- shuài shòu shí rén
- 成語解釋:
- 率:帶領。帶著野獸來吃人。比喻統治者虐害人民。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
-
17
生眾食寡
- 成語拼音:
- shēng zhòng shí guǎ
- 成語解釋:
- 眾:多;寡:少。生產的多,消費的少。形容財富充足。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大學》:“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
-
18
飲冰食檗
- 成語拼音:
- yǐn bīng shí bò
- 成語解釋:
- 喝冷水,吃苦味的東西。形容生活清苦,為人清白。
- 成語出處:
- 唐 白居易《三年為刺史》詩:“三年為刺史,飲冰復食檗。唯向天竺山,取得兩片石。”
-
19
飲冰食蘗
- 成語拼音:
- yǐn bīng shí niè
- 成語解釋:
- “蘗”念bò。謂生活清苦,為人清白。語本唐白居易《三年為刺史》詩之二:“三年為刺史,飲冰復食檗。唯向天竺山,取得兩片石。此抵有千金,無乃傷清白。”宋·王邁《歲晚偶題》詩:“飲冰食檗坐窮閻,旋覺星星上鬢髯。”亦作“飲冰茹檗”。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
- 成語出處:
- 語出唐·白居易《三年為刺史》詩之二:“三年為刺史,飲冰復食檗。唯向天竺山,取得兩片石。此抵有千金,無乃傷清白。”
-
20
衣租食稅
- 成語拼音:
- yì zū shí shuì
- 成語解釋:
- 租、稅:田賦和各種稅款的總稱。依靠百姓繳納的租稅生活。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73回:“多少男人,衣租食稅,及至事到臨頭,尚且如此。”
* 第三個字是食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