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
唐教坊曲名。此詞有單調、雙調。單調者始自溫庭筠詞,因詞有“恨春宵”句,名《春宵曲》。張泌詞本此添字,因詞有“高卷水晶簾額”句,名《水晶簾》,又有“驚破碧窗殘夢”句,名《碧窗夢》。鄭子聃有《我愛沂陽好》詞十首,更名《十愛詞》。雙調者有平韻、仄韻兩體。平韻者始自毛熙震詞,周邦彥、楊無咎、僧揮五十四字體,無名氏五十三字體,俱本此添字。仄韻者始自《樂府雅詞》,惟石孝友詞最為諧婉。周邦彥詞名《南柯子》,程垓詞名《望秦川》,田不伐詞有“簾風不動蝶交飛”句,名《風蝶令》。
又名《南柯子》、《風蝶令》。唐教坊曲,《金奩集》入“仙呂宮”,二十六字,三平韻,例用對句起。宋人多用同一格式重填一片,謂之“雙調”。
南歌子詞牌名古詩詞(244首)
81
《南歌子》 宋·米友仁
遇酒詞先舉,逢山眼暫明。
一川風雨縱留人。
不道此郎歸興、欲兼程。
客久情深□,尋歡恨不能。
繩床頓睡夢縱橫。
賴□□□□□、□□□。
83
《南歌子》 宋·趙子發
人有紉蘭佩,云無出岫心。
扁舟來入碧濤深。
坐見楚咻、兒女變齊音。
但醉雙瓶玉,從渠六印金。
此時何處可幽尋。
風定津頭、白日照平林。
84
《南歌子(山樊)》 宋·徐俯
細蕊黃金嫩,繁花白雪香。
共誰連璧向河陽。
自是不須湯餅、試何郎。
F83D娜攏松髻,輕盈淡薄妝。
莫令韓壽在伊傍。
便逐游蜂驚蝶、過東墻。
87
《南歌子》 宋·陳克
鳳箓飛醇酎,龍筵噴異香。
又還仁祝延長。
正對金風玉露、爽秋光。
一種莊椿老,五杸仙桂芳。
當年天產竇家郎。
須信來春同此、賦高唐。
88
《南歌子》 宋·陳克
愛日烘晴書,輕寒護曉霜。
小春庭院繞天香。
仙風珊珊來自、五云鄉。
庭下芝蘭秀,壺中日月長。
要看發綠與瞳方。
一笑人間千歲、飲淋浪。
90
《南歌子》 宋·李祁
裊裊秋風起,蕭蕭敗葉聲。
岳陽樓上聽哀箏。
樓下凄涼江月、為誰明。
霧雨沈云夢,煙波渺洞庭。
可憐無處問湘靈。
只有無情江水、繞孤城。
寫景女子相思
91
《南歌子》 宋·向子諲
柳眼風前動,梅心雪后寒。
年光渾似霧中看。
報答風光無處、可為歡。
一曲聊收淚,三杯強自寬。
新愁不耐上眉端。
怕見長安歸路、懶憑欄。
94
《南歌子》 宋·向子諲
喜甚,因賦是詞云
我入三摩地,人疑小有天。
君王送老白云邊。
不用丹青圖畫、上凌煙。
喜攬澄清轡,能同載酒船。
相逢忽謾別經年。
好是兩身強健、在尊前。
96
《南歌子》 宋·蔡伸
蕭寺疏鐘斷,虛堂夜氣清。
涼蟾偏向小窗明。
露井碧梧寒葉、顫秋聲。
幽恨人誰問,孤衾淚獨橫。
此時風月此時情。
擬倩藍橋歸夢、見云英。
97
《南歌子》 宋·蔡伸
遠水澄明綠,孤云黯淡愁。
白萍紅蓼滿汀洲。
腸斷圓蟾空照、木蘭舟。
節物傷羈旅,歸程嘆滯留。
佳期已誤小紅樓。
賴得今年猶有、閏中秋。
98
《南歌子》 宋·蔡伸
恨入眉峰翠,寒生酒暈紅。
臨期凝淚灑西風。
須信世間無物、似情濃。
玉蹬敲霜月,金鉦伴曉鐘。
凄涼古驛亂山重。
今夜擁衾無寐、與君同。
99
《南歌子(早春感懷)》 宋·王灼
命嘯無人嘯,含嬌何處嬌。
江南煙水太迢迢。
璧月瓊枝空想、夜和朝。
目斷腸隨斷,魂銷骨更銷。
瑣窗風雨不相饒。
猶似西湖一枕、聽寒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