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清朝
一作《慶清朝慢》。
慶清朝(欽譜)簡介
一作《慶清朝慢》。
慶清朝(欽譜) 格律一 雙調九十七字,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韻 王觀
調雨為酥 催冰做水 東君分付春還 何人便將輕暖 點破殘寒 結伴踏青去好 平頭鞋子小雙鸞
平仄平平句平平仄仄句平平平仄平平韻平平仄平平仄句仄仄平平韻仄仄仄平仄仄句平平平仄仄平平韻
此調前后段第四、五句,惟王詞作上六下四,宋人如此填者甚少。史詞作上四下六,曹詞、李詞前段用王詞體,后段用史詞體,而宋人依史詞體者為多,故可平可仄詳注史詞之下。
譜內四詞字數、韻腳俱同,惟句法有異耳。今各注明,分為四體編入。此詞前后段第四、五句俱上六下四,換頭句六字折腰。
慶清朝(欽譜) 格律二 雙調九十七字,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韻 史達祖
墜絮孳萍 狂鞭孕竹 偷移紅紫池亭 馀花未落 似供殘蝶經營 賦得送春詩了 夏帷攛斷綠陰成
仄仄平平句中平仄仄句中中中仄平平韻平平仄仄句中中中仄平平韻中仄中平中仄句中平平仄仄平平韻
此詞前后段第四、五句俱上四下六,換頭句六字不折腰,李居厚、王沂孫、張炎三詞俱與此同。
按李詞前段第二句“地鐘上瑞”,“地”字仄聲。第五句“幾曾鶴發貂冠”,“鶴”字仄聲。王詞第六句“前度綠陰載酒”,“前”字平聲。李詞后段起句“運慶今朝初度”,“運”字仄聲,“今”字、“初”字俱平聲。王詞第六句“顛倒絳英滿徑”,“顛”字平聲。張詞第七句“好詩盡在夕陽山”,“盡”字仄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馀參曹、李二詞。
曹詞前段起句平仄與諸家異,不為參校。第九句“幄”字入聲,張詞后段第二句“待攜琴獨去”,“獨”字入聲,俱以入作平,亦不注可仄。
慶清朝(欽譜) 格律三 雙調九十七字,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韻 曹勛
絳羅縈色 茸金麗蕊 秀格壓盡群芳 人間第一嬌嫵 深紫輕黃 乍過夜來縠雨 盈盈明艷惹天香
仄平平仄句平平仄仄句仄仄仄仄平平韻平平仄仄平仄句平仄平平韻仄仄仄平仄仄句平平平仄仄平平韻
此詞前段用王詞體,后段用史詞體,惟后段第二句三字、第三句六字異。
慶清朝(欽譜) 格律四 雙調九十七字,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韻 李清照
禁幄低張 彤闌巧護 就中獨占殘春 容華淡濘綽約 俱見天真 待得群花過后 一番風露曉妝新
仄仄平平句平平仄仄句仄平仄仄平平韻平平仄仄仄仄句平仄平平韻仄仄平平仄仄句仄平平仄仄平平韻
此與曹詞同,惟換頭作三字兩句,第二、三句作五字一句、四字一句,仍用王詞體異。
慶清朝詞牌名古詩詞(22首)
5
《慶清朝》 宋·張炎
竹,散懷吟眺,一任所適。
太白去后三百年,無此樂也。
淺草猶霜。
融泥未燕,晴梢潤葉初干。
7
《慶清朝慢》 宋·詹玉
紅雨爭妍,芳塵生潤,將春都揉成泥。
分明蕙風薇露,持搦花枝。
款款汗酥薰透,嬌羞無奈濕云癡。
偏廝稱,霓裳霞佩,玉骨冰肌。
9
《慶清朝(牡丹)》 宋·曹勛
絳羅縈色,茸金麗蕊,秀格壓盡群芳。
人間第一嬌嫵,深紫輕黃。
乍過夜來谷雨,盈盈明艷惹天香。
春風暖,寶幄競倚,名稱花王。
10
《慶清朝(梅花)》 宋·史浩
翠竹莖疏,碧溪流淺,綺窗為爾時開。
依稀遠岸,才見一點寒梅。
冷定半疑是雪,因風還度暗香來。
醉清興,瘦策過橋,黃帽青鞋。
12
《慶清朝》 宋·仇遠
山束灘聲,月移石影,寒江夜色空浮。
丹青古壁,風E754橫臥東流。
小艤載云輕棹,湖痕漸落葑泥稠。
津亭外,隔船吹笛,喚起眠鷗。
14
《慶清朝》 宋·李樸
曉庭天離,擎香肖紫,嚴瑞氣滿春彰。
勛門舊擎,從來功在江南。
二百歲中陰德去,今天府享潭潭。
遵畫一,記得那時,□□□□。
16
《滿庭芳·共慶清朝》 宋·無名氏
共慶清朝,四時歡會,賀筵開會集佳賓。
風流鼓板,法曲獻仙音。
鼓笛令、無雙多麗,十拍板、音韻宣清。
文序子,雙聲疊韻,有若瑞龍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