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街行(欽譜)簡介
柳永《樂章集》注“夾鐘宮”。《古今詞話》無名氏詞有“聽孤雁聲嘹唳”句,更名《孤雁兒》。
御街行(欽譜) 格律一 雙調七十六字,前后段各七句、四仄韻 柳永
燔柴煙斷星河曙 寶輦回天步 端門羽衛簇雕闌 六樂舜韶先舉 鶴書飛下 雞竿高聳 恩露均寰宇
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中仄平平仄韻中平中仄仄平平句中仄中平中仄韻中平中仄句中平中仄句中仄平平仄韻
此調以此詞及范詞為正體,若柳詞別首之句讀參差,張、范、高及無名氏詞之添字,皆變格也。
此詞前后段第二句俱五字,有晏幾道、張先、晁補之、王安中、辛棄疾諸詞可校。
按張詞前段起句“畫船橫倚煙溪半”,“畫”字仄聲。第二句“春入吳山遍”,“春”字平聲。第四句“程入花溪遠遠”,上“遠”字仄聲。王詞后段第四句“爭絢青天馥郁”,“馥”字仄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馀參所采諸詞。
御街行(欽譜) 格律二 雙調七十六字,前段六句四仄韻,后段七句四仄韻 柳永
前時小飲春庭院 悔放笙歌散 歸來中夜酒醺醺 惹起舊愁無限 雖看墜樓換馬 爭奈不是鴛幃伴
平平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韻平平平仄仄平平句仄仄仄平平仄韻平仄仄平仄仄句平仄仄仄平平仄韻
此詞前段第五、六句例作四字兩句,結句例作五字一句,此作六字一句、七字一句,蓋拘于用事,故句讀參差,采以備體,不可為法。
后段第五句“畫梁”,“梁”字平聲,亦不合調,故不校注。
御街行(欽譜) 格律三 雙調七十七字,前后段各七句、四仄韻 張先
夭非花艷輕非霧 來夜半 天明去 來如春夢不多時 去似朝云何處 乳雞棲燕 落星沈月
平平平仄平平仄韻平仄仄讀平平仄韻平平平仄仄平平句仄仄平平平仄韻仄平平仄句仄平平仄句
此與柳詞同,惟前段第二句添一字異。
按《梅苑》無名氏詞“平生有個風流愿。愿長與、梅為伴”、“瑤臺月下分明見。依舊殘妝淺”,正與此同。
又按韓師厚謔詞前段第二句“捻個觀音樣”作五字一句,后段第二句“料只在,船兒上”作三字兩句,與此又異,因詞俚不錄。
御街行(欽譜) 格律四 雙調七十八字,前后段各七句、四仄韻 范仲淹
紛紛墮葉飄香砌 夜寂靜 寒聲碎 真珠簾卷玉樓空 天澹銀河垂地 年年今夜 月華如練
平平仄仄平平仄韻中中仄讀平中仄韻平平平仄仄平平句平仄平平平仄韻平平平仄句仄平平仄句
此詞前后段第二句校柳詞添一字,俱作六字折腰句法。
按程垓詞“向客里、方知道”、“忍雙鬢、隨花老”,又一首“記當日、香心透”、“問何時、春山斗”,楊無咎詞“惟只愛、梅花發”、“最嫌把、鉛華拭”,辛棄疾詞“供望眼、朝與暮”、“更旖旎、真香聚”,趙長卿詞“正宮漏、沈沈夜”、“趲行色、難留也”,李清照詞“說不盡、無佳思”,“又催下、千行淚”,皆與此同,但平仄小異耳。譜內即據之,馀悉與柳詞同。
御街行(欽譜) 格律五 雙調八十一字,前后段各七句、四仄韻 高觀國
香波半窣深深院 正日上 花陰淺 青絲不動玉鉤閒 看翠額 輕籠蔥茜 鶯聲似隔 篆煙微度
平平仄仄平平仄韻仄仄仄讀平平仄韻平平仄仄仄平平句平仄仄讀平平平仄韻平平仄仄句仄平平仄句
此即范詞體,惟前后段第四句各添一字作七字上三下四句法,又前段結句添一字作六字折腰句法異。
按高詞別首前后段第四句“嫌怕濕、文鴛雙履”、“恰稱得、尋春芳意”,前段結句“才過處、香風起”,正與此同。
御街行(欽譜) 格律六 雙調八十字,前后段各七句、四仄韻 《古今詞話》無名氏
霜風漸緊寒侵被 聽孤雁 聲嘹唳 一聲聲送一聲悲 云淡碧天如水 披衣起告 雁兒略住
平平仄仄平平仄韻仄平仄讀平平仄韻仄平平仄仄平平句平仄仄平平仄韻平平仄仄句仄平仄仄句
后段結句減去二字即范詞體,此亦歌時襯字也。
御街行(龍譜)簡介
又名《孤雁兒》。《樂章集》及《張子野詞》并入“雙調”。茲以范仲淹詞為準。雙調七十八字,上下片各四仄韻。下片亦有略加襯字者,列為變格。
御街行(龍譜) 格律一 定格 范仲淹
紛紛墜葉飄香砌 夜寂靜 寒聲碎 真珠簾卷玉樓空 天淡銀河垂地 年年今夜 月華如練
平平仄仄平平仄韻仄仄仄讀平平仄韻平平平仄仄平平句平仄平平平仄韻平平中仄句中平平仄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