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鷓鴣
《宋史·樂志》中呂調。元高拭詞注“仙呂調”。《苕溪詞話》云:“唐初歌詞,多五言詩,或七言詩,今存者止《瑞鷓鴣》七言八句詩,猶依字易歌也。”
按《瑞鷓鴣》,原本七言律詩,因唐人歌之,遂成詞調。馮延巳詞名《舞春風》,陳彭年詞名《桃花落》,尤袤詞名《鷓鴣詞》,元丘長春詞名《拾菜娘》,《樂府紀聞》名《天下樂》。《梁溪漫錄》詞有“行聽新聲太平樂”句,名《太平樂》;有“猶傳五拍到人間”句,名《五拍》。此皆七言八句也。至柳永有添字體,自注“般涉調”,有慢詞體,自注“南呂宮”,皆與七言八句者不同。
瑞鷓鴣詞牌名古詩詞(104首)
91
《報師恩 俗瑞鷓鴣》 元·王哲
地仙中仙與天仙。
認得三田月正圓。
自己若能施笑面,那人未肯便興拳。
撇*弄腳虛粘地,猛烈回頭合上天。
若被利名牽絆住,十分失了好因
94
《瑞鷓鴣 勸道友》 元·馬鈺
清虛雖好戀家緣。
著甚因由上得天。
頂戴恩山猶論道,身居苦海尚擎拳。
是非窟里功難就,名利叢中果怎圓。
若不回頭尋出路,如何只恁做神
96
《瑞鷓鴣 寄華清道眾》 元·馬鈺
環墻圍合洞中天。
瑞氣祥光愈接連。
白鹿懷中常穩坐,青牛背上得閑眠。
驪山不到經三載,華岳相違近四年。
霞友云朋應怪我,爭知此處結金
97
《瑞鷓鴣 過柳渡》 元·馬鈺
馬風寧海遇重陽。
西入關來放肆狂。
好看梅溪楊柳渡,喜游竹徑杏花岡。
秦川鋪錦宜春睡,渭水橫絲系日長。
勝景無窮吟不盡,命工圖畫比仙
98
《瑞鷓鴣 督韓三官人》 元·馬鈺
男兒決烈在方談。
口契相違亦害慚。
雖是韓三疏馬二,奈何馬二憶韓三。
養家便是甘中苦,學道須知苦里甘。
甘苦苦甘還省悟,出離火院住云
99
《瑞鷓鴣 收家書》 元·馬鈺
家書接得急開封。
正值糊窗要避風。
我愿難隨你意去,道心不與俗心同。
行功未滿大千數,云水須游太一宮。
傳語兒孫并弟侄,后來書至*墻
100
《瑞鷓鴣 詠茶》 元·馬鈺
盧仝七碗已升天。
撥雪黃芽傲睡仙。
雖是旗槍為絕品,亦憑水火結良緣。
兔毫盞熱鋪金蕊,蟹眼湯煎瀉玉泉。
昨日一杯醒宿酒,至今神爽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