驀山溪
《翰墨全書》名《上陽春》。金詞注“大石調”。
又名《上陽春》。《清真集》入“大石調”。八十二字,前片六仄韻,后片四仄韻。亦有前片四仄韻,后片三仄韻者,列為別格。
驀山溪詞牌名古詩詞(237首)
21
《驀山溪》 宋·張鎡
撫蓮吟就,檐葡還曾賦。
相伴更無花,倦爐熏、日長難度。
柔桑葉里,玉碾小芙蕖,生竺國,長閩山,移向玉城住。
池亭竹院,宴坐冰圍處。
22
《驀山溪(元夕)》 宋·陳東
半生羈旅,歲度經元夜。
長是競虛名,把良宵、等閑葉舍。
去年元夜,道得□身間,依舊是,客長安,寂寞孤眠者。
今年元夜。
25
《驀山溪》 宋·李之儀
晚來寒甚,密雪穿庭戶。
如在廣寒宮,驚滿目、瑤林瓊樹。
佳人乘興,應是得歡多,泛新聲,催金盞,別有留心處。
爭知這里,沒個人言語。
30
《驀山溪》 宋·晁端禮
風流心膽,直把春償酒。
選得一枝花,綺羅中、算來未有。
名園翠苑,風月最佳時,夜迢迢,車款款,是處曾攜手。
重來一夢,池館皆依舊。
31
《驀山溪》 宋·晁端禮
欄干十二,倚遍還重倚。
一曲一般愁,對芳草、傷春千里。
綺窗深處,還解憶人無,碧云辭,紅葉字。
曾仗東風寄。
32
《驀山溪》 宋·晁端禮
春來心事,分付千種酒。
午醉夢還醒,兩眉愁、才消又有。
天涯遠夢,歸路日中迷,楚云深,孤館靜,瀟灑梨花手。
回文歌罷,幽恨新兼舊。
38
《驀山溪》 宋·晁補之
金樽玉酒,佳味名仙檜。
恐是九龍泉,堪一飲、霜毛卻翠。
何須說此,只但飲陶陶,燈光底,百花春,自是仙家地。
星郎早貴,慣見風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