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
唐教坊曲。本名《鵲踏枝》,宋晏殊詞改今名。《樂章集》注“小石調”,趙令畤詞注“商調”,《太平樂府》注“雙調”。馮延巳詞有“楊柳風輕,展盡黃金縷”句,名《黃金縷》。趙令畤詞有“不卷珠簾,人在深深院”句,名《卷珠簾》。司馬槱詞有“夜涼明月生南浦”句,名《明月生南浦》。韓淲詞有“細雨吹池沼”句,名《細雨吹池沼》。賀鑄詞名《鳳棲梧》,李石詞名《一籮金》,衷元吉詞名《魚水同歡》,沈會宗詞名《轉調蝶戀花》。
又名《鵲踏枝》、《鳳棲梧》。唐教坊曲。《樂章集》、《張子野詞》并入“小石調”,《清真集》入“商調”。趙令畤有《商調蝶戀花》,聯章作《鼓子詞》,詠《會真記》事。雙調,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韻。
蝶戀花詞牌名古詩詞(669首)
141
《蝶戀花》 宋·葉夢得
薄雪消時春已半。
踏遍蒼苔,手挽花枝看。
一縷游絲牽不斷。
多情更覺蜂兒亂。
盡日平波回遠岸。
倒影浮光,卻記冰初泮。
酒力無多吹易散。
余寒向晚風驚幔。
142
《蝶戀花(河中作)》 宋·趙鼎
盡日東風吹綠樹。
向晚輕寒,數點催花雨。
年少凄涼天付與。
更堪春思縈離緒。
臨水高樓攜酒處。
曾倚哀弦,歌斷黃金縷。
樓下水流何處去。
憑欄目送蒼煙暮。
143
《蝶戀花(福州橫山閣)》 宋·李彌遜
百疊青山江一縷。
十里人家,路繞南臺去。
榕葉滿川飛白鷺。
疏簾半卷黃昏雨。
樓閣崢嶸天尺五。
荷芰風清,習習消袢暑。
老子人間無著處。
一尊來作橫山主。
144
《蝶戀花》 宋·張元干
燕去鶯來春又到。
花落花開,幾度池塘草。
歌舞筵中人易老。
閉門打坐安閑好。
敗意常多如意少,著甚來由,入鬧尋煩惱。
千古是非渾忘了。
有時獨自掀髯笑。
145
《蝶戀花》 宋·王之道
城上春旗催日暮。
柳絮沾泥,花蕊隨流去。
記得前時行樂處。
小橋水淥初平渚。
玉子紋楸誰勝負。
不道光陰,暗向閑中度。
天若有情容我訴。
春來底事多陰雨。
146
《蝶戀花(扇鼓)》 宋·史浩
桂影團團光正滿。
更似菱花,齊把勻嬌面。
非鏡非蟾君細看。
元來卻是吳姬扉。
一曲陽春猶未遍。
驚落梁塵,不數鶯喉囀。
好著紅綃籠玉腕。
輕敲引入笙歌院。
148
《蝶戀花》 宋·倪稱
之側,他日將老焉。
植梅種竹,以委肖韓,故句尾及之,使知鄙意未嘗一日不在茲亭也
長羨東林山下路。
萬疊云山,流水從傾注。
149
《蝶戀花》 宋·張掄
前日海棠猶未破。
點點胭脂,染就真珠顆。
今日重來花下坐。
亂鋪宮錦春無那。
剩摘繁枝簪幾朵。
痛惜深憐,只恐芳菲過。
醉倒何妨花底臥。
不須紅袖來扶我。
150
《蝶戀花》 宋·管鑒
既出院,方見所賦,以“玉山高并兩峰寒”為韻,尚余并字,因為足之
樓倚云屏江瀉鏡。
尊俎風流,地與人俱勝。
酒力易消風力勁。
152
《蝶戀花(春殘)》 宋·趙長卿
綠盡燒痕芳草遍。
不暖不寒,切莫辜良宴。
罨畫屏風開羽扇。
薄羅衫子仙衣練。
晚雨小池添水面。
戲躍赪鱗,又向波心見。
持酒伊聽聲宛轉。
樽前唱徹昭陽怨。
157
《蝶戀花》 宋·石孝友
別后相思無限憶。
欲說相思,要見終無計。
擬寫相思持送似。
如何盡得相思意。
眼底相思心里事。
縱把相思,寫盡憑誰寄。
多少相思都做淚。
一齊淚損相思字。
158
《蝶戀花(和人探梅)》 宋·盧炳
羅幕護寒遮曉霧。
愛日烘晴,又是年華暮。
瀟灑江梅爭欲吐。
暗香漏泄春來處。
何日尋芳溪畔路。
挈_攜筇,寫景論心素。
千里相逢真曾遇。
羨君解道江南句。
159
《蝶戀花》 宋·方千里
翠浪藍光新雨后。
整整斜斜,高下籠窗牖。
萬斛深傾重碧酒。
量愁知落何人手。
櫳霧梳煙晴色透。
照影回風,一段嫣然秀。
白下門東空引首。
藏鴉枝葉長懷舊。
160
《蝶戀花》 宋·葛長庚
綠暗紅稀春已幕。
燕子銜泥,飛入誰家去。
柳絮欲停風不住。
杜鵑聲里山無數。
白馬青衫無定據。
好底林泉,信腳隨緣寓。
拼卻此生心已許。
一川風月聊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