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橋仙
此調有兩體。五十六字者始自歐陽修,因詞中有“鵲迎橋路接天津”句,取為調名。周邦彥詞名《鵲橋仙令》,《梅苑》詞名《憶人人》。韓淲詞取秦觀詞句,名《金風玉露相逢曲》,張輯詞有“天風吹送廣寒秋”句,名《廣寒秋》。元高拭詞注“仙呂調”。八十八字者始自柳永,《樂章集》注云:“歇指調”。
《風俗記》:“七夕,織女當渡河,使鵲為橋。”因取以為曲名,以詠牛郎織女相會事。《樂章集》入“歇指調”,較一般所用多三十二字。茲以《淮海詞》為準。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兩仄韻。亦有上下片各四仄韻者。
《風俗記》:“七夕,織女當渡河,使鵲為橋。”因取以為曲名,以詠牛郎織女相會事。《樂章集》入“歇指調”,較一般所用多三十二字。茲以《淮海詞》為準。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兩仄韻。亦有上下片各四仄韻者。
鵲橋仙詞牌名古詩詞(256首)
213
《鵲橋仙 乙未三月,冠氏紫微觀桃符上,開花》 元·元好問
亦當卻一春耶,因取此意作此以自喻云槐根夢覺,瓜田歲暮,白發新來無數。
長安遷客望朱崖,未喚得、煙霄失路。
西州芍藥,南州瓊樹,香滿云窗月戶。
蒺藜沙上野花開,也算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