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上海的詞語
形容上海的詞語:1. 繁華;2. 潮流;3. 現代;4. 活力;5. 大都市;6. 浪漫;7. 前衛;8. 時尚;9. 夜色;10. 融合;11. 魅力;12. 創新;13. 互聯網;14. 燈紅酒綠;15. 奢華;16. 美食;17. 文化;18. 安全;19. 舒適;20. 國際化
形容上海的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小上海 | 小上海 無錫、蘭溪、蕪湖、威海、窯灣古鎮、陽泉、界首、砂河、淮北、逸德、溧陽、沙市、無為都素有“小上海”之譽。 |
海上 | 海上 海上:詞語解釋 海上:先鋒詩人、自由作家 海上:詩歌 海上:散文 海上:古詩 海上:唐代李商隱詩作 海上 (詞語解釋)海上,指海邊,海面上;也指上海。并有同名詩人、詩歌、散文、古詩。 |
黃浦江 | 黃浦江 (上海界內河流)黃浦江是上海的地標河流,流經上海市區,將上海分成浦西和浦東。黃浦江是上海的重要水道,在上海市中心外白渡橋接納吳淞江(蘇州河)后在吳淞口注入長江,是長江匯入東海之前的最后一條支流。 黃浦江全長約113公里,河寬300至770米。黃浦江始于上海市青浦區朱家角鎮淀峰的淀山湖,淀山湖接納了上游太湖流域的眾多來水。“浦”是古吳語中河的意思,一般多指人工河。黃浦江下游曾被稱為黃歇浦和春申江,有說法認為是因為上海曾為戰國楚春申君黃歇的封地。 黃浦兩岸薈萃了上海城市景觀的精華。黃浦江上已建成多條江底汽車隧道和大橋。黃浦江是兼有飲用水源、航運、排洪排澇、漁業、旅游等價值的多功能河流。 |
黃浦江 | 黃浦江 (上海界內河流)黃浦江是上海的地標河流,流經上海市區,將上海分成浦西和浦東。黃浦江是上海的重要水道,在上海市中心外白渡橋接納吳淞江(蘇州河)后在吳淞口注入長江,是長江匯入東海之前的最后一條支流。 黃浦江全長約113公里,河寬300至770米。黃浦江始于上海市青浦區朱家角鎮淀峰的淀山湖,淀山湖接納了上游太湖流域的眾多來水。“浦”是古吳語中河的意思,一般多指人工河。黃浦江下游曾被稱為黃歇浦和春申江,有說法認為是因為上海曾為戰國楚春申君黃歇的封地。 黃浦兩岸薈萃了上海城市景觀的精華。黃浦江上已建成多條江底汽車隧道和大橋。黃浦江是兼有飲用水源、航運、排洪排澇、漁業、旅游等價值的多功能河流。 |
長江 | 長江 (世界第三長河,亞洲第一長河)長江發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西南側,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干流流經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于崇明島以東注入東海,全長6397km,比黃河(5464km)長900余公里,在世界大河長度僅次于非洲的尼羅河和南美洲的亞馬遜河,居世界第三位。在世界大河水流量排行中,長江也居世界第三位,僅次于亞馬遜河和剛果河。但尼羅河流域跨非洲9國,亞馬遜河流域跨南美洲7國,剛果河流域跨非洲7國,長江則為中國所獨有。 長江干流自西而東橫貫中國中部。數百條支流輻輳南北,延伸至青海、四川、西藏、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1個省、自治區的部分地區。流域面積達180萬平方公里,約占中國陸地總面積的20%。淮河大部分水量也通過大運河匯入長江。 長江干流宜昌以上為上游,長4504公里,流域面積100萬平方公里,其中直門達至宜賓稱金沙江,長3464公里。宜賓至宜昌河段習稱川江,長1040公里。宜昌至湖口為中游,長955公里,流域面積68萬平方公里。湖口至出海口為下游,長938公里,流域面積12萬平方公里。 |
長江 | 長江 (世界第三長河,亞洲第一長河)長江發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西南側,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干流流經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于崇明島以東注入東海,全長6397km,比黃河(5464km)長900余公里,在世界大河長度僅次于非洲的尼羅河和南美洲的亞馬遜河,居世界第三位。在世界大河水流量排行中,長江也居世界第三位,僅次于亞馬遜河和剛果河。但尼羅河流域跨非洲9國,亞馬遜河流域跨南美洲7國,剛果河流域跨非洲7國,長江則為中國所獨有。 長江干流自西而東橫貫中國中部。數百條支流輻輳南北,延伸至青海、四川、西藏、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1個省、自治區的部分地區。流域面積達180萬平方公里,約占中國陸地總面積的20%。淮河大部分水量也通過大運河匯入長江。 長江干流宜昌以上為上游,長4504公里,流域面積100萬平方公里,其中直門達至宜賓稱金沙江,長3464公里。宜賓至宜昌河段習稱川江,長1040公里。宜昌至湖口為中游,長955公里,流域面積68萬平方公里。湖口至出海口為下游,長938公里,流域面積12萬平方公里。 |
大世界 | 大世界 (上海著名的游樂中心)上海大世界是上海著名的游樂中心,由“游樂世界”、“博覽世界”、“競技世界”、“美食世界”四部分組成,推出八大系列的游樂項目。上世紀90年代初推出的“競技世界”中的“大世界擂臺”及“吉尼斯紀錄擂臺”賽,吸引了全國各地的絕技高手,創造了世界和國內眾多的“唯一”和“第一”的紀錄。強烈的海派文化色彩,追求時代氣息的娛樂設施,吸引著成千上萬的海內外賓客。 2017年3月31日,上海大世界關門14年后重新開放。 |
靜安寺 | 靜安寺 (上海市靜安區靜安寺)靜安寺,又稱靜安古寺,位于上海市靜安區,其歷史相傳最早可追溯至三國孫吳赤烏十年(247年),初名滬瀆重玄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更名靜安寺。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寺從吳淞江畔遷入境內蘆浦沸井浜邊(今南京西路),早于上海建城。靜安寺總建筑面積達2.2萬平方米,整個廟宇形成前寺后塔的格局,由大雄寶殿、天王殿、三圣殿三座主要建筑構成,是上海最古老的佛寺。寺內藏有八大山人名畫、文征明真跡《琵琶行》行草長卷。靜安區亦由靜安寺而聞名于世。靜安寺的建筑風格是仿明代以前的建筑風格,典型的代表就是斗拱的形制。 靜安寺是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之一,上海市真言宗古剎之一,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
萬古蟾 | 萬古蟾 萬古蟾(1900年1月18日-1995年11月19日),江蘇南京人,中國動畫片的創始人之一,著名的萬氏兄弟之一。萬古蟾于1920年畢業于上海美術專門學校,1925年進入上海商務印書館活動影戲部。1926年進入長城畫片公司任美工。抗日戰爭爆發后,他參與創作了《抗戰歌》《抗戰標語》等動畫。1940年在上海新華聯合影業公司卡通部創作了中國首部動畫長片《鐵扇公主》。1956年萬古蟾在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任剪紙導演,并于1958年創作了剪紙片《豬八戒吃瓜》。此后他又先后導演了《漁童》《濟公斗蟋蟀》《猴龜分樹》《人參娃娃》等眾多動畫片。他還曾擔任過中國動畫學會顧問,第五、七屆上海市人大代表等職。1995年逝世,享年95歲。 |
夷場 | 夷場 yí chǎnɡ 夷場(夷場) 舊時指 上海 的租界。亦以稱舊 上海 。猶言洋場,含貶義。 《文明小史》第十六回:“你們四個人,都是初到 上海 夷場上的,風景也不可不領略一二。” 魯迅 《二心集·上海文藝之一瞥》:“有了 上海 的租界--那時叫作‘洋場’,也叫‘夷場’,后來有怕犯諱的,便往往寫作‘彝場’。” |
夷場 | 夷場 yí chǎnɡ 夷場(夷場) 舊時指 上海 的租界。亦以稱舊 上海 。猶言洋場,含貶義。 《文明小史》第十六回:“你們四個人,都是初到 上海 夷場上的,風景也不可不領略一二。” 魯迅 《二心集·上海文藝之一瞥》:“有了 上海 的租界--那時叫作‘洋場’,也叫‘夷場’,后來有怕犯諱的,便往往寫作‘彝場’。” |
靜安寺 | 靜安寺 (上海市靜安區靜安寺)靜安寺,又稱靜安古寺,位于上海市靜安區,其歷史相傳最早可追溯至三國孫吳赤烏十年(247年),初名滬瀆重玄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更名靜安寺。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寺從吳淞江畔遷入境內蘆浦沸井浜邊(今南京西路),早于上海建城。靜安寺總建筑面積達2.2萬平方米,整個廟宇形成前寺后塔的格局,由大雄寶殿、天王殿、三圣殿三座主要建筑構成,是上海最古老的佛寺。寺內藏有八大山人名畫、文征明真跡《琵琶行》行草長卷。靜安區亦由靜安寺而聞名于世。靜安寺的建筑風格是仿明代以前的建筑風格,典型的代表就是斗拱的形制。 靜安寺是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之一,上海市真言宗古剎之一,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
海派 | 海派 海派有多種含義,第一種指發生于十九世紀中葉至廿世紀初期時,活躍于上海地區的一群畫家,所從事繪畫創作的結果與風尚。第二種指以上海為代表的京劇表演風格,第三種指主要體現都市文化和商業色彩的文學流派,第四種指那些由海外跨國公司或海外機構派遣回國,擔任駐華機構代表或中高層管理人員。 |
滬劇 | 滬劇 中國傳統戲曲劇種。流行于上海和江浙地區。淵源于上海浦東的民歌東鄉調,清末形成上海灘簧,其間受蘇州灘簧的影響。后采用文明戲的演出形式,發展成為小型舞臺劇“申曲”。1927年以后,申曲開始演出文明戲和時事劇。1941年上海滬劇社成立,申曲正式改稱滬劇。主要有長腔長板、三角板、賦子板等。曲調優美,富有江南鄉土氣息,擅長表現現代生活。優秀劇目有《羅漢錢》、《蘆蕩火種》、《一個明星的遭遇》等。 2006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滬劇 | 滬劇 中國傳統戲曲劇種。流行于上海和江浙地區。淵源于上海浦東的民歌東鄉調,清末形成上海灘簧,其間受蘇州灘簧的影響。后采用文明戲的演出形式,發展成為小型舞臺劇“申曲”。1927年以后,申曲開始演出文明戲和時事劇。1941年上海滬劇社成立,申曲正式改稱滬劇。主要有長腔長板、三角板、賦子板等。曲調優美,富有江南鄉土氣息,擅長表現現代生活。優秀劇目有《羅漢錢》、《蘆蕩火種》、《一個明星的遭遇》等。 2006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匯豐銀行 | 匯豐銀行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中文直譯為“香港和上海銀行有限公司”,英文縮寫HSBC,中文簡稱匯豐,取“匯款豐裕”之意)。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為匯豐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屬于匯豐集團的創始成員以及在亞太地區的旗艦,也是香港最大的注冊銀行,以及香港三大發鈔銀行之一(其他兩個是中國銀行(香港)和渣打銀行)。總部位于中環皇后大道中1號香港匯豐總行大廈,現時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及各附屬公司主要在亞太地區設立約700多間分行及辦事處。 |
龍華寺 | 龍華寺 (上海龍華寺) 龍華寺位于上海市南郊龍華街道,是上海地區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古剎。 龍華寺的名稱來源于佛經中彌勒菩薩在龍華樹下成佛的典故。據傳龍華寺是三國時期孫權為其母所建,距今已有1700多年,然而有文獻記載可考的歷史是龍華寺建于北宋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北宋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龍華寺更名為“空相寺”,如今尚有賜“空相寺”額、今寺碑殘石留存。明永樂年間(公元1403—1424年)恢復了原名“龍華寺”。明萬歷二年(1574)賜名“大興國萬壽慈華禪寺”,寺名仍沿用龍華寺。 1953年由上海市佛教協會復制各殿佛像,重修各殿宇,新建藏經樓等。寺西之桃園于民國十七年(1928年)辟為血華公園,后改名為龍華公園,今為龍華烈士陵園的一部分。1959年,龍華寺被列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
邱岳峰 | 邱岳峰 邱岳峰(1922年5月10日—1980年3月30日),生于內蒙古呼倫貝爾,祖籍福建福州,中國最杰出的配音表演藝術家之一。 1949年到上海,參加上海劇藝社;1950年后進上海電影制片廠譯制組工作,開始電影配音演員生涯。1953年曾出席第二次全國文藝工作者代表大會。1964年為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彩色動畫長片《大鬧天宮》孫悟空一角配音。 在30年的譯制片創作生涯中,先后為200余部外國影片的主要角色配音,創造性地再現了一系列經典的銀幕形象,給廣大觀眾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此外,他還在數十部國產中擔任配音,并參演數部電影。 |
龍華寺 | 龍華寺 (上海龍華寺) 龍華寺位于上海市南郊龍華街道,是上海地區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古剎。 龍華寺的名稱來源于佛經中彌勒菩薩在龍華樹下成佛的典故。據傳龍華寺是三國時期孫權為其母所建,距今已有1700多年,然而有文獻記載可考的歷史是龍華寺建于北宋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北宋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龍華寺更名為“空相寺”,如今尚有賜“空相寺”額、今寺碑殘石留存。明永樂年間(公元1403—1424年)恢復了原名“龍華寺”。明萬歷二年(1574)賜名“大興國萬壽慈華禪寺”,寺名仍沿用龍華寺。 1953年由上海市佛教協會復制各殿佛像,重修各殿宇,新建藏經樓等。寺西之桃園于民國十七年(1928年)辟為血華公園,后改名為龍華公園,今為龍華烈士陵園的一部分。1959年,龍華寺被列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
程步高 | 程步高 程步高(1898~1966)中國電影導演,字齊東。浙江嘉興平湖人。 程步高早年求學于私立詒谷小學,后考入上海震旦大學,在上海震旦大學讀書時曾為《時事新報》副刊撰寫影評,翻譯介紹國外電影技術知識。在上海震旦大學未畢業即回平湖,任教于登瀛小學。1922年去上海,1924年起涉足影壇,從事電影編導。1966年6月20日卒于香港。 |
東方圖書館 | 東方圖書館 東方圖書館又名上海東方圖書館,是商務印書館附設的圖書館。1924年建立于上海。以1909年商務印書館編譯所設立的圖書資料室涵芬樓為基礎,廣事搜購中外圖書,藏書達四十六萬余冊。1932年一二八事變中被焚毀。東方圖書館是從商務印書館編譯所資料室發展、演變而成的民營公共圖書館。館址寶山路商務印書館對面(今寶山路584號上海幼兒師范專科學校),規模之大,設施之新。藏書之豐,珍本之多,管理之善,影響之廣,時為國內之最。曾享有“東亞聞名文化寶庫”、“亞洲第一圖書館”之美譽。東方圖書館又名上海東方圖書館,是商務印書館附設的圖書館。 |
上海灘 | 辭典解釋上海灘 shàng hǎi tān 上海市原是長江出口附近、黃浦江和吳淞江交會處的一個小漁村,故上海也稱為「上海灘」。 |
下海 | 下海 (漢語詞匯)下海,最初淺的是指一種到大海里去的動作。久而久之就引申了許多經濟和政治色彩,一般指放棄或保留原來的工作去經營商業和創業。出自元張之翰《再到上海》詩:“下海人回蕃貨棧,巡鹽軍集哨船多。” 改革開放初期,下海成就了一批風流人物,如個體戶、民營企業主、國企改革家、下海創業者、農村大包干承包者、邊貿開拓者等等。發展至今,或成功、或失敗、或歸于平淡,他們的經歷,是這段偉大歷史的生動紀錄。 |
石揮 | 石揮 石揮(1915年-1957年),原名石毓濤,天津市人,中國電影、話劇演員、電影導演。 1937年到上海后,先后參加了中國旅行劇團、上海劇藝社、上海職業劇團、苦干劇團、中國演劇社等演出團體,演出過《家》、《大雷雨》等十多部重要劇目。還寫過話劇劇本《云南起義》,導演過《福爾摩斯》等話劇,被人們譽為“話劇皇帝”。1941年進入電影界,第一部影片是在金星影片公司拍攝的《亂世風光》中任主要角色。1947年到1951年石揮在文華影片公司工作。主演了12部影片,導演了3部影片,《我這一輩子》是他根據老舍的原著自編、自導、自演的優秀作品,此片曾榮獲文化部頒發的優秀影片獎。 |
南翔 | 南翔 (上海嘉定區南翔鎮)位于上海的西北,屬嘉定區,是嘉定聯接上海的門戶,距外環線 3公里,市中心18公里。現轄8個行政村、16個社區居委會,總面積33.27平方公里,戶籍人口4.8萬人,居住人口11萬人。 |
十里洋場 | 十里洋場【解釋】舊指洋人較多的地方。多形容舊時的上海。【出處】茅盾《健美》:“我們這十里洋場實在還不過是畸形的殖民地化的資本主義社會。” |
張愛玲 | 張愛玲 (中國女作家)張愛玲(1920.9.30—1995.9),中國現代女作家,原名張煐,筆名梁京,祖籍河北豐潤,生于上海。7歲開始寫小說,12歲開始在校刊和雜志上發表作品。1943至1944年,創作和發表了《沉香屑·第一爐香》《沉香屑·第二爐香》《茉莉香片》《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等小說。1955年,張愛玲赴美國定居,創作英文小說多部,但僅出版一部。1969年以后主要從事古典小說的研究,著有紅學論集《紅樓夢魘》。1995年9月在美國洛杉磯去世,終年75歲。有《張愛玲全集》行世。 |
洋涇浜 | 洋涇浜 洋涇浜,原是上海的一條河浜,位于從前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之間,后來被填成一條馬路,即今天的延安東路。所謂“洋涇浜英語”,是指那些沒有受過正規英語教育的上海人說的蹩腳英語。它的特點一是不講語法,二是按中國話“字對字”地轉成英語。 它最初是十九世紀中外商人使用的混雜語言,只有口頭形式,沒有統一的書面形式,而且變體很多。該語言流行于當時的上海洋涇浜周邊地區,故由此得名。由于該語言已經退出歷史舞臺,“洋涇浜英語”(pidgin English)一般被認為與中式英語具有相同的含義,但事實上它只是中式英語的一個代表,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更為特殊的歷史意義。 |
張愛玲 | 張愛玲 (中國女作家)張愛玲(1920.9.30—1995.9),中國現代女作家,原名張煐,筆名梁京,祖籍河北豐潤,生于上海。7歲開始寫小說,12歲開始在校刊和雜志上發表作品。1943至1944年,創作和發表了《沉香屑·第一爐香》《沉香屑·第二爐香》《茉莉香片》《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等小說。1955年,張愛玲赴美國定居,創作英文小說多部,但僅出版一部。1969年以后主要從事古典小說的研究,著有紅學論集《紅樓夢魘》。1995年9月在美國洛杉磯去世,終年75歲。有《張愛玲全集》行世。 |
洋涇浜 | 洋涇浜 洋涇浜,原是上海的一條河浜,位于從前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之間,后來被填成一條馬路,即今天的延安東路。所謂“洋涇浜英語”,是指那些沒有受過正規英語教育的上海人說的蹩腳英語。它的特點一是不講語法,二是按中國話“字對字”地轉成英語。 它最初是十九世紀中外商人使用的混雜語言,只有口頭形式,沒有統一的書面形式,而且變體很多。該語言流行于當時的上海洋涇浜周邊地區,故由此得名。由于該語言已經退出歷史舞臺,“洋涇浜英語”(pidgin English)一般被認為與中式英語具有相同的含義,但事實上它只是中式英語的一個代表,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更為特殊的歷史意義。 |
十里洋場 | 【解釋】舊指洋人較多的地方。多形容舊時的上海。【出處】茅盾《健美》:“我們這十里洋場實在還不過是畸形的殖民地化的資本主義社會。” |
沈浮 | 沈浮 (中國內地導演、編劇、作家)沈浮(1905年3月23日—1994年4月27日),原名沈吉安,出生于天津市,中國內地導演、編劇、作家。 1926年,自編自演喜劇短片《大皮包》。1933年,進入上海聯華影片公司。1935年,執導喜劇電影《無愁君子》。1937年,自編自導劇情電影《自由天地》。1946年,執導劇情電影《圣城記》。1959年,執導劇情電影《老兵新傳》,該片獲得第一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技術成就銀質獎。1963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北國江南》上映。1976年,執導劇情電影《阿夏河的秘密》。1980年,當選為中國電影工作者協會上海分會主席。1994年,沈浮獲得首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會終身成就獎;4月27日,沈浮逝世。 |
籮間 | 籮間 舊上海稱小工頭為籮間 引證解釋 舊 上海 稱小工頭為籮間。《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三回:“小工頭, 上海 人叫做‘籮間’。那邊做籮間的人,卻兼著做磚灰生意,制造局所用的磚灰,都是用他的。” |
拿摩溫 | 拿摩溫 “拿摩溫”是英文NUMBER ONE的諧音,意即“第一號”。舊上海英國紗廠車間里的工頭,一般編號都是第一:NO.1。于是它就被創造性地翻譯成了拿摩溫。于是被傳播到了各個紗廠。成了舊中國工廠中工頭的別稱。原先只用于外商在上海設立的工廠中,以后上海的華商工廠也有沿用此名稱的。 |
拿摩溫 | 拿摩溫 “拿摩溫”是英文NUMBER ONE的諧音,意即“第一號”。舊上海英國紗廠車間里的工頭,一般編號都是第一:NO.1。于是它就被創造性地翻譯成了拿摩溫。于是被傳播到了各個紗廠。成了舊中國工廠中工頭的別稱。原先只用于外商在上海設立的工廠中,以后上海的華商工廠也有沿用此名稱的。 |
籮間 | 籮間 舊上海稱小工頭為籮間 引證解釋 舊 上海 稱小工頭為籮間。《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三回:“小工頭, 上海 人叫做‘籮間’。那邊做籮間的人,卻兼著做磚灰生意,制造局所用的磚灰,都是用他的。” |
陳鯉庭 | 陳鯉庭 陳鯉庭(1910年10月20日—2013年8月27日 ),1910年10月20日出生在上海.中國電影導演,藝術理論家。曾用名陳思白,筆名麒麟、C.C.T等。1930年畢業于大夏大學高等師范系。歷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全國政協第三、四屆委員。 2013年8月27日上午9時35分,陳鯉庭先生因病于在上海華東醫院逝世,終年103歲。 |
陳伯吹 | 陳伯吹 陳伯吹(1906年-1997年),原名陳汝塤,曾用筆名夏雷。上海市寶山區(原江蘇省寶山縣)人。中國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翻譯家、出版家、教育家。他把畢生精力奉獻給兒童文學事業,是中國兒童文學的一代宗師,在海內外享有極高的聲譽。他對中國兒童文學事業做了杰出的貢獻。他的兒童文學創作、翻譯和理論研究是中國兒童文學的寶貴遺產。著有童話集《一只想飛的貓》,評論集《兒童文學簡論》等。1981年創立陳伯吹兒童文學園丁獎,鼓勵國內作家參與兒童文學創作,1988年此獎改名為“陳伯吹兒童文學獎”,至2007年已是第27屆。 |
黃佐臨 | 黃佐臨 黃佐臨(1906年10月24日—1994年6月1日),原名黃作霖,出生于天津市,中國內地導演、編劇、作家,畢業于英國伯明翰大學。 1947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假鳳虛凰》。1949年,自編自導兒童電影《表》。1954年,擔任劇情電影《雙推磨》的導演。1958年,執導劇情電影《三毛學生意》。1962年,提出“寫意戲劇觀”的理念。1980年,執導劇情電影《陳毅市長》,該片獲得中國文化部優秀影片獎。1988年,黃佐臨獲得中國話劇研究振興話劇導演獎(終身獎)。1990年,出版文集《我與寫意戲劇觀》。1994年6月1日,黃佐臨在上海華東醫院因病逝世,享年88歲。 |
文化生活出版社 | 文化生活出版社 文化生活出版社,1935年5月由巴金等創辦于上海。初名“文化生活社”,同年9月改名。曾編輯出版《文學叢刊》、《現代長篇小說叢書》、《譯文叢書》等。1954年并入新文藝出版社(現上海文藝出版社)。 |
證券交易所 | 證券交易所 證券交易所是為證券集中交易提供場所和設施,組織和監督證券交易,實行自律管理的法人。從世界各國的情況看,證券交易所有公司制的營利性法人和會員制的非營利性法人,我國的證券交易所屬于后一種。目前,大陸有兩家證券交易所,即1990 年11 月26日成立的上海證券交易所和1990年12月1日成立的深圳證券交易所。在我國有四個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香港證券交易所及臺灣證券交易所。 2017年12月1日,《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范》正式實施,規定證券交易所標準英文名為Stock Exchange。 |
證券交易所 | 證券交易所 證券交易所是為證券集中交易提供場所和設施,組織和監督證券交易,實行自律管理的法人。從世界各國的情況看,證券交易所有公司制的營利性法人和會員制的非營利性法人,我國的證券交易所屬于后一種。目前,大陸有兩家證券交易所,即1990 年11 月26日成立的上海證券交易所和1990年12月1日成立的深圳證券交易所。在我國有四個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香港證券交易所及臺灣證券交易所。 2017年12月1日,《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范》正式實施,規定證券交易所標準英文名為Stock Exchange。 |
露天通事 | 露天通事 露天通事,舊時漢族民間職業者。流行于上海等地。民國初年盛行。操此業者專給到南市游玩或購物的外國人自我推薦擔任向導和翻譯,事畢,或在店鋪中拿取回傭,或由外國人給予酬金。他們無固定地點,只在該市南市各處或黃浦灘(外灘)一帶,跑來跑去,瞧見外國人來,就上前兜搭,自告奮勇,擔任舌人職務,故名。抗日戰爭勝利后,美國兵涌到上海,此輩再度活躍,不僅做舌人,還代這些軍人介紹出賣手表、皮鞋、香煙、罐頭食品、自來水筆(鋼筆)等剩余物品。 |
葉永烈 | 葉永烈 葉永烈,著名小說作家、報告文學作家,早年從事科普科幻創作,筆名蕭勇、久遠等,1940年8月生,浙江溫州人,畢業于北京大學化學系。以長篇小說及紀實文學為主要創作內容。作品《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被選入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20課;其《床頭上的標簽》《炸藥工業之父——諾貝爾》被選入北師大版語文教材六年級下冊。曾任中國科學協會委員、中國科普創作協會常務理事、世界科幻小說協會理事。 現任上海作家協會一級作家、教授、上海文史館館員、光明日報科普專家委員會顧問委員。 |
衣牌 | 衣牌 【詞語】衣牌 【拼音】yī pái 【釋義】舊時 上海 錢業市場用語。上海錢業只有規元兌制錢或銅元之市價,其洋錢(銀元)兌制錢或銅元之市價照衣莊掛牌,故稱衣牌。 2. 衣服上掛的一種裝飾品,苗族很喜歡用銀質衣牌。 |
燈彩 | 燈彩 燈彩,又叫“花燈”,是起源于中國的一種傳統民間手工藝品, 它與流傳中國民間的元宵賞燈習俗密切相連。據考證元宵賞燈始于西漢,盛于隋唐,明清尤為風行。上海元宵賞燈習俗,明弘治、嘉靖年間修攥的地方志都有記載。從夏歷正月十三上燈,十八落燈,十五元宵燈彩最為高潮動人。每年端午節和中秋節,申城繁華商街也是花燈高熙,燈市紅火。由于悠久的賞燈習俗,促進了上海燈彩藝術的發展。 2006年,燈彩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燈彩 | 燈彩 燈彩,又叫“花燈”,是起源于中國的一種傳統民間手工藝品, 它與流傳中國民間的元宵賞燈習俗密切相連。據考證元宵賞燈始于西漢,盛于隋唐,明清尤為風行。上海元宵賞燈習俗,明弘治、嘉靖年間修攥的地方志都有記載。從夏歷正月十三上燈,十八落燈,十五元宵燈彩最為高潮動人。每年端午節和中秋節,申城繁華商街也是花燈高熙,燈市紅火。由于悠久的賞燈習俗,促進了上海燈彩藝術的發展。 2006年,燈彩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燈綵 | 燈彩 燈彩,又叫“花燈”,是起源于中國的一種傳統民間手工藝品, 它與流傳中國民間的元宵賞燈習俗密切相連。據考證元宵賞燈始于西漢,盛于隋唐,明清尤為風行。上海元宵賞燈習俗,明弘治、嘉靖年間修攥的地方志都有記載。從夏歷正月十三上燈,十八落燈,十五元宵燈彩最為高潮動人。每年端午節和中秋節,申城繁華商街也是花燈高熙,燈市紅火。由于悠久的賞燈習俗,促進了上海燈彩藝術的發展。 2006年,燈彩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越劇 | 越劇 越劇(漢語拼音為yuèjù,英語為Yue Opera)——中國第二大劇種,有第二國劇之稱,又被稱為是“流傳最廣的地方劇種”,有觀點認為是“最大的地方戲曲劇種”,在國外被稱為“中國歌劇”。亦為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依次為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之一。發源于浙江嵊州,發祥于上海,繁榮于全國,流傳于世界,在發展中汲取了昆曲、話劇、紹劇等特色劇種之大成,經歷了由男子越劇到女子越劇為主的歷史性演變。 越劇長于抒情,以唱為主,聲音優美動聽,表演真切動人,唯美典雅,極具江南靈秀之氣;多以“才子佳人”題材為主,藝術流派紛呈,公認的就有十三大流派之多。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蘇、福建、江西、安徽等廣大南方地區,以及北京、天津等大部北方地區,鼎盛時期除西藏、廣東、廣西等少數省、自治區外,全國都有專業劇團存在。 越劇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8年12月,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公布杭州師范大學為越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
上海市 | 辭典解釋上海市 shàng hǎi shì 城市名。位于江蘇省黃浦江與吳淞江的會口處,居我國海岸線的中央,為西太平洋四大國際貿易港之一。交通便利,為國際海洋航線的輻輳地點,長江流域的門戶,京滬、滬杭、蕭甬鐵路的交點。腹地廣大,工商業發達,為我國第一大城市、最大的商埠與經濟中心。 英語 Shanghai municipality in southeast China, abbr. 滬|滬德語 die Stadt Shanghai (Eig, Geo)? |
越劇 | 越劇 越劇(漢語拼音為yuèjù,英語為Yue Opera)——中國第二大劇種,有第二國劇之稱,又被稱為是“流傳最廣的地方劇種”,有觀點認為是“最大的地方戲曲劇種”,在國外被稱為“中國歌劇”。亦為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依次為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之一。發源于浙江嵊州,發祥于上海,繁榮于全國,流傳于世界,在發展中汲取了昆曲、話劇、紹劇等特色劇種之大成,經歷了由男子越劇到女子越劇為主的歷史性演變。 越劇長于抒情,以唱為主,聲音優美動聽,表演真切動人,唯美典雅,極具江南靈秀之氣;多以“才子佳人”題材為主,藝術流派紛呈,公認的就有十三大流派之多。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蘇、福建、江西、安徽等廣大南方地區,以及北京、天津等大部北方地區,鼎盛時期除西藏、廣東、廣西等少數省、自治區外,全國都有專業劇團存在。 越劇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8年12月,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公布杭州師范大學為越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
沈心工 | 沈心工 沈心工(1870-1947),學堂樂歌的代表人物之一,中國音樂教育家,上海人。原名沈慶鴻,字叔逵,筆名心工。幼年在家塾受教,1890年底中秀才,1895年執教于上海圣約翰書院,1896年考入南洋公學師范班;1902年4月東渡日本,進東京弘文學院學習。1903年回國,任職于南洋公學。他從日本學校的音樂教育中得到啟發,一生致力于音樂教育,曾在日本留學生中組織了“音樂講習會”研究樂歌創作,所編歌曲題材廣泛、內容淺顯易懂,且成為最早使用白話文進行歌詞寫作的音樂教育家。其代表作有歌曲《體操─兵操》(又名《男兒第一志氣高》)、《黃河》等,出版樂歌集《學校唱歌集》等;此外,沈心工還創設唱歌課,并且多處教授、推廣。沈心工是中國近代普通學校音樂教育初創時期最早的音樂教師,一生作有樂歌180余首,多數是采用外國歌曲的曲調,少數采用中國傳統民歌填詞或專門作曲,為學堂樂歌運動做出了突出貢獻。 |
錢莊 | 錢莊 錢莊是中國封建社會后期出現的一種金融組織。最初業務主要是貨幣兌換,后漸增加存款、放款和匯兌業務。到清乾隆年間,錢莊已有相當規模。錢莊大多分布于長江流域及江南各大城市,但錢莊業中心在上海。上海錢莊視資本規模的大小劃分為匯劃莊(參加錢業公會的錢莊)、非匯劃錢莊 (不能參加錢業公會的元、亨、利、貞字號錢莊)。錢莊有獨資經營亦有合資經營的,實行無限責任制。 |
新衙門 | 新衙門 即會審公堂。上海會審公廨的俗稱。清末設在上海租界里的司法審判機關,以區別于中國原有的審理官署,故稱。 |
李政道 | 李政道 (物理學家)李政道,1926年11月24日生于上海,江蘇蘇州人,哥倫比亞大學全校級教授,美籍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因在宇稱不守恒、李模型、相對論性重離子碰撞(RHIC)物理、和非拓撲孤立子場論等領域的貢獻聞名。 1957年,與楊振寧一起,因發現弱作用中宇稱不守恒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79年到1989年的十年內,共派出了915位研究生,并得到美方資助。1985年,他又倡導成立了中國博士后流動站和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并擔任全國博士后管理委員會顧問和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名譽理事長。1986年,他爭取到意大利的經費,在中國科學院的支持下,創立了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CCAST)并擔任主任。其后,成立了在浙江大學的浙江近代物理中心和在復旦大學的李政道實驗物理中心。2018年4月7日,擔任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研究所名譽所長。 2004年任RIKEN-BNL研究中心名譽主任。2006年至今任北京大學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主任。 2016年獲得“2015中華文化人物”榮譽。 |
新衙門 | 新衙門 即會審公堂。上海會審公廨的俗稱。清末設在上海租界里的司法審判機關,以區別于中國原有的審理官署,故稱。 |
錢莊 | 錢莊 錢莊是中國封建社會后期出現的一種金融組織。最初業務主要是貨幣兌換,后漸增加存款、放款和匯兌業務。到清乾隆年間,錢莊已有相當規模。錢莊大多分布于長江流域及江南各大城市,但錢莊業中心在上海。上海錢莊視資本規模的大小劃分為匯劃莊(參加錢業公會的錢莊)、非匯劃錢莊 (不能參加錢業公會的元、亨、利、貞字號錢莊)。錢莊有獨資經營亦有合資經營的,實行無限責任制。 |
無奇不有 | 無奇不有【解釋】什么奇怪的事物都有。【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回:“上海地方,無奇不有,倘能在那里多盤桓些日子,新聞還多著呢。”【示例】海底世界~,光是已知的動物就有三萬多種。 |
滬上 | 滬上 滬上是上海市的別稱,也指滬上八景、滬上三熊、滬上新八景等。。 |
無奇不有 | 【解釋】什么奇怪的事物都有。【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回:“上海地方,無奇不有,倘能在那里多盤桓些日子,新聞還多著呢。”【示例】海底世界~,光是已知的動物就有三萬多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