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大學生的詞語
形容大學生的詞語:1. 知識淵博的;2. 大智若愚的;3. 勤奮好學的;4. 自信陽光的;5. 朝氣蓬勃的;6. 熱情洋溢的;7. 活力四射的;8. 樂觀向上的;9. 謙虛謹慎的;10. 有責任心的;11. 有創造力的;12. 有領導才能的;13. 具有團隊精神的;14. 富有同情心的;15. 具有社交能力的;16. 具有人際關系處理能力的;17. 具有溝通能力的;18. 具有應變能力的;19. 具有決策能力的;20. 具有執行力的
形容大學生的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大學生 | 大學生 (高等院校接受高等基礎教育未畢業的在校學生)大學生是社會的一個特殊群體,是指正在接受基礎高等教育而還未畢業走進社會的人,作為社會新技術、新思想的前沿群體、國家培養的高級專業人才。大學生代表年輕有活力一族,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棟梁之才。大學生,即在高等學校(專科、本科、研究生層次)注冊入學并接受教育直至畢業前的群體統稱,分為普通全日制、非全日制的學生(統招生),不含自考生。各類高等學校畢業生一般稱大學學歷。 大學入學方式通常有多種,其中普通高中畢業生以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為主,還有高中學校保送、大學自主招生、單考單招等多種入學方式。 |
世界大學生運動會 | 世界大學生運動會 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世大運,英語:Universiade),由“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英語: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Sports Federation;法語: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du Sport Universitaire)主辦,只限在校大學生和畢業不超過兩年的大學生(年齡限制為17-28歲)參加的世界大型綜合性運動會。始辦于1959年,其前身為國際大學生運動會,素有“小奧運會”之稱。 截止至2009年3月,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已舉辦過25屆。2011年8月7日,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城市火炬傳遞在深圳舉行。 2021年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2021年8月8日至19日在成都舉辦 |
大學生 | 大學生 (高等院校接受高等基礎教育未畢業的在校學生)大學生是社會的一個特殊群體,是指正在接受基礎高等教育而還未畢業走進社會的人,作為社會新技術、新思想的前沿群體、國家培養的高級專業人才。大學生代表年輕有活力一族,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棟梁之才。大學生,即在高等學校(專科、本科、研究生層次)注冊入學并接受教育直至畢業前的群體統稱,分為普通全日制、非全日制的學生(統招生),不含自考生。各類高等學校畢業生一般稱大學學歷。 大學入學方式通常有多種,其中普通高中畢業生以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為主,還有高中學校保送、大學自主招生、單考單招等多種入學方式。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Beihang University)簡稱北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全國重點大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入選珠峰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為國際宇航聯合會、中歐精英大學聯盟、中國西班牙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成員,是全國第一批16所重點高校之一、80年代恢復學位制度后全國第一批設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也是新中國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學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創建于1952年,時名北京航空學院,由當時的清華大學、北洋大學、廈門大學、四川大學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組建,1988年4月改名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1989年成為國家八五期間全國14所重點建設的高校之一,首批進入“211工程”,2001年進入“985工程”,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名單。 截至2018年4月,學校學院路、沙河校區總占地3000多畝;學校下設30個二級學院;有20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4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60個本科專業;有8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有教職工近4000人,全日制在校生30000余人;2017年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中,航空航天工程學科為世界第二、中國第一。 |
蘭州大學 | 蘭州大學 蘭州大學(Lanzhou University)簡稱“蘭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由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教育部共建,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建設A類高校,”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入選珠峰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和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全國首批具有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和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的高校之一,經教育部批準建有研究生院。 蘭州大學創建于1909年,其前身是清末新政期間設立的甘肅法政學堂;1928年,擴建為蘭州中山大學;1945年,定名為國立蘭州大學。1952年,被確定為國家十四所綜合性大學之一;2001年,教育部與甘肅省政府簽訂省部重點共建協議;2002年和2004年,原甘肅省草原生態研究所、蘭州醫學院先后并入蘭州大學。 截至2018年7月,學校校園面積3800.137畝,建有2個校區,3所附屬醫院;下設37個教學系部,設有100個本科專業,4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8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型,1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型,19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擁有本科生19510人,碩士研究生10773人,博士研究生2,180人,在職教職工3590人,其中教學科研人員2028人。 |
實習生 | 實習生 (詞語)無經驗學習人員簡稱實習生,泛指在某一專業的高年級或剛畢業的大學生,在有經驗的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學習實際工作經驗,屬于非正式雇用的勞工,通常以日薪計酬。也不像正式的勞工能夠享有退休金與每月最低工資的保障。實習生又分成畢業、沒畢業兩類。聘用實習生目的為處理短期出現的額外工作并予以培養成為正式雇傭的勞工。 |
實習生 | 實習生 (詞語)無經驗學習人員簡稱實習生,泛指在某一專業的高年級或剛畢業的大學生,在有經驗的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學習實際工作經驗,屬于非正式雇用的勞工,通常以日薪計酬。也不像正式的勞工能夠享有退休金與每月最低工資的保障。實習生又分成畢業、沒畢業兩類。聘用實習生目的為處理短期出現的額外工作并予以培養成為正式雇傭的勞工。 |
夏元瑜 | 夏元瑜 夏元瑜(1909—1995),祖籍杭州。其父夏曾佑為著名史學家,早年負笈北京師范大學生物系,后赴日本深造。曾為北京萬牲園(今北京動物園)園長,南遷臺灣之后,任過公務員,制過動物標本,當過大學教授,做過電視名嘴,評過“金馬獎”。退休后專注于爬格子,人稱“老蓋仙”,遂文名勝過本業,成為“左手拿刀、右手執筆”的幽默大師,與至交唐魯孫共被視為臺灣文壇奇人。夏元瑜作品堪稱當代幽默文學代表,畢生著作二十余部,均膾炙人口,其新書在臺灣曾出版一周即再版。 |
勤工助學 | 勤工助學 勤工助學(或勤工儉學),指學生在學校的組織下利用課余時間,通過勞動取得合法報酬,用于改善學習和生活條件的實踐活動,是學校學生資助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有效途徑。 有些地方也稱稱之為工讀或工讀生,半工半讀或半工讀。 2018年9月,教育部、財政部公布《高等學校勤工助學管理辦法(2018年修訂)》,明確規定將大學生參加校內勤工助學臨時崗位的時薪,從2007年的不低于8元/小時提高到不低于12元/小時。 |
本屆 | 本屆 běnjiè (1) [current]∶[會議、比賽等] 正在進行的;屬于這一次的 本屆大會 (2) [this year's]∶今年的 本屆大學生 |
本屆 | 本屆 běnjiè (1) [current]∶[會議、比賽等] 正在進行的;屬于這一次的 本屆大會 (2) [this year's]∶今年的 本屆大學生 |
如今 | 如今 (漢語詞語)[Nowadays;Now] 在這些日子里;當今 示例: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史記·項羽本紀》 如今咱們山村也有了自己的大學生。 |
北京科技大學 |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Beijing,USTB),簡稱“北科大”,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院校,入選”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20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111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教育部來華留學示范基地”、“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設有“研究生院”和“國家大學科技園”,是北京高科大學聯盟成員,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高校。 學校于1952年由原北洋大學、清華大學等6所國內著名大學的礦冶科系組建而成,初名北京鋼鐵工業學院,1960年更名北京鋼鐵學院,是全國首批成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1988年定名北京科技大學,現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工科為主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 截至2017年底,全日制在校生2.5萬余人,其中本專科生13663人,各類研究生10433人,外國留學生985人,在站博士后239人;已形成多層次、較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擁有一支治學嚴謹的師資隊伍。 2018年,學校進入Q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大學500強”,8個學科進入“世界大學學科500強”; 材料科學、化學、工程學、計算機4個學科進入ESI國際學科排名前1%;在2018年“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中,冶金工程學科排名世界第一。 |
大運 | 大運 (國際大學生運動會簡稱)大運會始辦于1959年,其前身為國際大學生運動會。至2011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已舉辦過26屆。參加大運會的選手資格有三個要求,一是本國或本地區公民;二是18至28歲之間的青年;三是在校或在前一年剛剛從大學畢業的大學生。 參賽資格的條件決定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是一個年輕人的聚會。從歷屆參賽人員的構成來看,許多世界級優秀選手均曾出現在大運會的賽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作為世界綜合性運動會,其影響日益增強,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從近幾屆的發展趨勢看,已有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六七千名運動員參加,因此又有“小奧運會”之稱,其規模和影響是十分巨大的。 大運 (命理學名詞)大運是命理學的常用名詞,其是從月柱敷生出來的若干柱動態的五行,大運的旺衰來源于月令。大運是指一個人一生中若干個十年階段的運氣狀況。“運者,運氣也。”“夫運者,人生之傳舍。”運的大小是以時間長度來劃分的。稱其為大,是因為十年一大運。 “大運”一詞有謂天命,上天的旨意、天體的運行、猶時運、指好運、舊時星命術士謂人之運命十年一大變的意思。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簡稱“對外經貿大學”、“貿大”,坐落于中國首都北京市。學校始于1951年創建的貿易部高級商業干部學校,1954年合并組建為北京對外貿易學院,1960年列入首批64所全國重點大學之一。1996年2月,被國家教委、國家計委、財政部列為“211工程”第一批重點建設的四十所高等學校之一。1984年,學校正式更名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因當時主管其的部門“對外經濟貿易部”得名。2000年6月,與原中國金融學院合并為新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學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擁有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文學、理學五大學科門類,以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學(國際經濟法)、金融學、工商管理、外語(商務外語)等優勢專業為特色的多科性財經外語類全國重點大學、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由教育部、商務部共建。學校是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入選“2011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是5所“教育部教育戰略與規劃研究中心”高校之一、15所全國重點外語類高校之一,及“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虛擬學院”首所中國成員高校。 截至2016年9月,學校現有在校學生1.6萬余人,其中本科生8300余人,研究生4900余人,來華留學學歷生2500余人,為中國大陸地區留學生比例最高的高等院校。 |
大運 | 大運 (國際大學生運動會簡稱)大運會始辦于1959年,其前身為國際大學生運動會。至2011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已舉辦過26屆。參加大運會的選手資格有三個要求,一是本國或本地區公民;二是18至28歲之間的青年;三是在校或在前一年剛剛從大學畢業的大學生。 參賽資格的條件決定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是一個年輕人的聚會。從歷屆參賽人員的構成來看,許多世界級優秀選手均曾出現在大運會的賽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作為世界綜合性運動會,其影響日益增強,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從近幾屆的發展趨勢看,已有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六七千名運動員參加,因此又有“小奧運會”之稱,其規模和影響是十分巨大的。 大運 (命理學名詞)大運是命理學的常用名詞,其是從月柱敷生出來的若干柱動態的五行,大運的旺衰來源于月令。大運是指一個人一生中若干個十年階段的運氣狀況。“運者,運氣也。”“夫運者,人生之傳舍。”運的大小是以時間長度來劃分的。稱其為大,是因為十年一大運。 “大運”一詞有謂天命,上天的旨意、天體的運行、猶時運、指好運、舊時星命術士謂人之運命十年一大變的意思。 |
倫敦大學 | 倫敦大學 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London)是位于英國首都倫敦的一個由十幾所高校和研究機構組成的大學聯邦(與美國加州大學一樣,亦被稱為“公立聯邦制大學”),在1836年由倫敦大學學院和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合并而成,并獲頒皇家特許狀,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公立大學系統之一。倫敦大學是世界最大的大學聯邦體之一,其旗下大學在各項學術指標和排名中均名列前茅。這些校區互為獨立又互相聯系,各自作為獨立的大學而存在。目前,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獨生女安妮公主,擔任倫敦大學與各級學院的校監。 倫敦大學大學聯邦經過177年的擴張,已發展成為包含18個獨立自治的學院和10個研究所的巨型聯盟,并對世界發展影響深遠的巨型大學系統,在各加盟學院的畢業生與教師中,擁有72個諾貝爾獎得主、數十位國家元首。旗下學院都有獨立的大學地位和高度的自治權,它們獨立招生、獨立排名。有9所學院獨立頒發文憑,包括:倫敦大學學院、倫敦國王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倫敦瑪麗女王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皇家音樂專科學院、倫敦大學城市學院、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圣喬治醫學院。 帝國理工學院在1907年成為倫敦大學的一個加盟學院,2007年在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授權下,正式脫離倫敦大學成為一所獨立的大學。 |
早稻田大學 | 早稻田大學 早稻田大學(Waseda University),簡稱早大,是一所位于日本東京都新宿區的世界著名研究型綜合大學。1882年,伴隨著“學問要獨立”的宣言聲,日本前首相大隈重信創立了早稻田大學。 早稻田大學是日本超級國際化大學計劃(Top Global University Project)面向世界TOP100的A類頂尖校,日本RU11學術研究懇談會核心成員,亞太國際教育協會(APAIE)發起成員和頂級研究型大學組織環太平洋大學聯盟(Association of Pacific Rim Universities)五所日本成員校之一,東京六大學棒球聯盟成員之一。其畢業生人才輩出,世界影響力極為廣泛。歷屆日本首相中有七位是早稻田大學畢業生,國會議員近三分之一出身于早稻田大學。索尼、卡西歐、三星、東芝、樂天、任天堂、松下、三洋、優衣庫(迅銷)等眾多著名公司的創始人及社長皆出身于早稻田大學。至今為止,已有30位校友獲得日本文學最高獎之芥川獎,居日本之首。 在2017年CWUR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居全球第37位。在2018年QS世界大學排名位居第203位。在2018年usnews世界排名位居第357位。QS 2018世界大學畢業生就業力排名第26位。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簡稱中國科大,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由中國科學院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A類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11工程、985工程,首批20所學位自主審核高校之一,入選珠峰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成員,是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學科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58年9月創建于北京,她的創辦被稱為“中國教育史和科學史上的一項重大事件”;建校后,中國科學院實施“全院辦校,所系結合”的辦學方針,匯集了嚴濟慈、華羅庚、錢學森、趙忠堯、郭永懷、趙九章、貝時璋等一批著名科學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1970年初,學校遷至安徽省合肥市,開始了第二次創業;1978年以后,學校創辦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設國家大科學工程、面向世界開放辦學等新舉措;也是唯一參與國家知識創新工程的大學。 截至2018年6月,學校有20個學院(含6個科教融合共建學院)、31個系以及蘇州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進技術研究院、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等;有12個國家級科研機構、4個國家重點科技基礎設施和55個院省部級重點科研機構。 |
柏林大學 | 柏林大學 柏林大學(Universit?t zu Berlin)是德國的一所綜合性高等學校。 原名柏林弗里特里希-威廉大學,設于柏林。1809年由普魯士王國內務部文教總管威廉·馮·洪堡負責籌建,1810年10月正式開學。是人類教育和科學發展史上的里程碑。 柏林大學校區原址位于菩提樹下大街。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止,柏林原本只有一個“柏林大學”,而大學師生也很驕傲地以拉丁文校名柏林大學(Alma mater berolinensis)自稱。冷戰期間,柏林大學被劃入東柏林境內,部分師生從原校出走,并在以美國、英國及法國為首西方陣營的支持下,1948年于西柏林成立了"自由的柏林大學"(即今柏林自由大學),成為西德學術重鎮。真理、公平、自由是柏林自由大學建校以來的校訓。柏林大學分裂之后,位于東柏林的原址校區則于1949年改名為現今的柏林洪堡大學,以紀念大學創辦人、德國著名教育改革家威廉·馮·洪堡兄弟。 1842年創建德國第一個物理實驗室。一批科學家曾在該校執教,并創立新的理論和學科。柏林大學培養了很多具有真才實學的科學家、哲學家和藝術家,包括數十位諾貝爾獎得主。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柏林大學分為兩所。前民主德國的改名為柏林洪堡大學,西柏林的改名為柏林自由大學。 |
墨爾本大學 | 墨爾本大學 墨爾本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始建于1853年,是坐落于澳大利亞文化,藝術與工業中心墨爾本市的綜合研究型大學。南半球首屈一指的學術重鎮,為AACSB和EQUIS認證成員。 墨爾本大學是澳洲六所砂巖學府之一,Universitas 21的創始會員和秘書處所在地。澳大利亞八校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亞太國際貿易教育暨研究聯盟、英聯邦大學協會的核心成員。 在歷年各類世界大學排名中,墨爾本大學皆位列世界前列。 在最新的世界四大大學排名(ARWU、THE、USNews、QS)中,墨爾本大學在2018/19USNEW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居澳大利亞第1名、世界第26名;在2018/19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居澳大利亞第1名、世界第32名;在2018ARWU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位居澳大利亞第1名、世界第38名;在2018/19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居澳大利亞第2名、世界第39名。 墨爾本大學強調學生在學術造詣與人格修養等方面的綜合能力),建校已來,已經培養出28萬名遍布世界各地的優秀畢業生。其中包括4位澳洲總理,8位諾貝爾獎得主,120名羅德學者。根據《The Bulletin》專刊“最具影響力的100位澳洲人”,其中有33位與墨爾本大學有學術關系。 截止目前,墨爾本大學是澳洲八大中唯一一所仍然拒絕承認中國高考成績的大學。 |
中學生 | 中學生 (初中生兼高中生)中學生是指接受中等教育的學生,年齡一般為12-18歲左右。在中國大陸中學教育由初級中學(初中)和高級中學(高中)組成。另有同名雜志。 初中生讀完初三后會有以升入高中的中考,成績上線者可以進入高中或中等職業技術學院,甚至部分大專院校還可以直接招收一些初中畢業生進行五年制的大專課程。 |
紐約大學 | 紐約大學 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簡稱“NYU”,是一所位于紐約的世界著名私立綜合性研究型大學,成立于1831年。紐約大學由18個學院和研究所組成,已經成為全美國境內規模最大的私立非營利高等教育機構之一,同時也是美國唯一一座位于紐約心臟地帶的私立名校。 作為全美TOP30名校,紐約大學被列為25所新常春藤名校之一,同時也是美國大學協會(AAU)成員之一。截至2018年10月,該校共擁有37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全球高校中列第18位,居全美第11位)超過30名普利策獎得主,30余名奧斯卡金像獎得主,19名美國科學院勛章得主,多名阿貝爾獎,艾美獎、托尼獎得主。在最新一期出版的2019USNEWS美國大學排名中,紐約大學全美綜合排名第30位。 2017CWUR 世界大學排名第22位,年度全球CEO母校排名第18位全美著名校友總數排名第8位。 紐約大學較為偏重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生院享有極高聲譽。屬下的帝勢藝術學院(Tisch School of the Arts)是全美最佳藝術學院之一;斯特恩商學院(Leonard N. Stern School of Business)是蜚聲世界的著名商學院,金融等專業連續排名全美前三;柯朗數學科學研究所是美國排名第一的應用數學研究機構;沙克房地產研究所(Schack)是美國房地產業界著名的高水平研究機構,和世界金融地產界聯系緊密,2017排名全美第四。法學院為全美最好的6所法學院之一,這六所頂級法學院也被稱為“T6”超級法學院。牙醫學院享譽世界,2017泰晤士報世界大學排名第十,全美第二。 |
東京大學 | 東京大學 東京大學(The University of Tokyo,日文平假名:とうきょうだいがく),簡稱東大(とうだい),是一所本部位于日本東京都文京區的世界級著名研究型綜合大學。作為日本最高學術殿堂和七所舊帝國大學之首,其在全球都享有極高的聲譽。 東大誕生于1877年,由“東京開成學校”與“東京醫學校”在明治維新期間合并改制而成,初設法學、理學、文學、醫學四個學部和一所大學預備學校,是日本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也是亞洲最早的西制大學之一,其部分科系最早可以溯源到靈元天皇時期,作為資本主義文明浪潮沖擊下的直接產物,東大在日本社會有著舉足輕重的歷史性地位。學校于1886年更名為“帝國大學”,這也是日本建立的第一所帝國大學;1897年,其易名為“東京帝國大學”,以區分同年在京都創立的京都帝國大學;二戰后的1947年9月,其正式定名為“東京大學”。 截至2014年,東大培養了包括9名諾貝爾獎得主、6名沃爾夫獎得主、1名菲爾茲獎得主、16位日本首相、21位(帝國)國會議長在內的一大批學術名家、工商巨子、政界菁英,在日本國內的影響力和知名度都無可比擬。作為一所世界頂尖的綜合大學,東大在2016年CWUR世界大學排名中名列世界第13位、日本第1位;其在ARWU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位列世界第20位、日本第1位。目前,東京大學設有10個學部,15個研究生院,11個附屬研究所,13個大學研究中心,3個附屬圖書館和2個高等研究所。除了本鄉、駒場、柏三個主校區,東京大學的附屬機構遍布全國。 |
伯明翰大學 | 伯明翰大學 伯明翰大學(英文名:University of Birmingham),始建于1825年,是位于英國第二大城市伯明翰的世界百強名校,英國老牌名校。于1900年獲得維多利亞女王授予的皇家特許狀,是英國著名的六所“紅磚大學”中的首位成員,英國12所精英大學之一。同時也是英國常春藤聯盟“羅素大學集團”核心成員,M5大學聯盟成員,國際大學組織“Universitas 21”創始成員,中英大學工程教育與研究聯盟成員。 2018/2019年QS世界大學排名位居世界第79位(歷年最高62)。在2017年英國官方組織的教學卓越框架(TEF)評估中,居全英第3名。在TIMES英國大學專業排名中,物理和天文專業第2,化學工程專業第4,計算機科學專業第5。 伯明翰大學被《星期日泰晤士報》和《泰晤士報》評為2013-2014“年度大學”。此外,伯明翰大學商學院是英國高等教育中最早建立的商學院,獲得AACSB、AMBA和EQUIS三大認證的世界1%頂尖精英商學院。同時伯明翰大學在醫學和生物科學領域頗為強勢,其中,生物科學專業方向就業率僅次于劍橋大學。 伯明翰大學建校一個多世紀以來,憑著高質量、多領域的研究得到世界的認可,英國首相斯坦利·鮑德溫、內維爾·張伯倫和羅伯特·安東尼·艾登,諾貝爾獎得主質譜儀的發明者弗朗西斯·阿斯頓,以及中國近代地質學之父李四光,兩彈一星元勛姚桐斌,中國金屬物理、冶金史學科奠基人柯俊等都是伯明翰大學的杰出校友。截止至2017年底,從伯明翰大學已經走出了11位諾貝爾獎得主,3名英國首相,5名外國政府首腦。 |
海德堡大學 | 海德堡大學 魯普萊希特-卡爾斯-海德堡大學(德文名:Ruprecht-Karls-Universit?t Heidelberg),簡稱“海德堡大學”,建立于1386年,是德國最古老的大學,也是神圣羅馬帝國繼布拉格和維也納之后開設的第三所大學。 原校名為魯普萊希特-卡爾斯大學,即為紀念兩位辦學名人——魯普萊希特選帝侯是海德堡大學的創始元勛,巴登的卡爾·弗里德里希大公則是海德堡大學的再造恩公。 海德堡大學向來為德國浪漫主義與人文主義之象征,每年吸引大批外國學生或學者前來求學或研究。大學所在的海德堡市也是一座以古堡、內卡河聞名的文化名城。歌德曾賦詩一首Ich hab' mein Herz in Heidelberg verloren!《我把心遺失在了海德堡!》令海德堡這一古老而浪漫的大學城不僅因學術更因其獨特魅力風靡于外。馬克·吐溫說,海德堡是他到過最美的地方。 十六世紀的下半葉,海德堡大學就成為歐洲科學文化的中心。當今蟬聯入選“德國精英大學”,為“歐洲研究型大學聯盟”、“科英布拉集團”、“德國頂尖大學U15大學聯盟”、“歐洲大學協會”創始會員。 截止至2017年,共有56位諾貝爾獎得主,19位萊布尼茲獎得主曾于該校求學、任教或研究,為德國乃至于歐洲頂尖之研究型大學。在2018-2019年,CWUR世界大學排名中,海德堡大學位居德國第一,世界第46;2017-2018年, 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中,海德堡大學位居德國第2、世界第59ARWU學術排名中,海德堡大學位居德國第一,世界第42;QS世界大學排名中,海德堡大學位居德國第3,世界第68。 |
清華大學 | 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簡稱“清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入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為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亞洲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清華—劍橋—MIT低碳大學聯盟成員,被譽為“紅色工程師的搖籃”。 清華大學的前身清華學堂始建于1911年,因水木清華而得名,是清政府設立的留美預備學校,其建校的資金源于1908年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1912年更名為清華學校。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南遷長沙,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遷回清華園。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清華大學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后成為多科性工業大學。1978年以來逐步恢復和發展為綜合性的研究型大學。 水木清華,鐘靈毓秀,清華大學秉持“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和“行勝于言”的校風,堅持“中西融匯、古今貫通、文理滲透”的辦學風格和“又紅又專、全面發展”的培養特色,弘揚“愛國奉獻、追求卓越”傳統和“人文日新”精神。恰如清華園工字廳內對聯所書——“檻外山光,歷春夏秋冬、萬千變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東西南北、去來澹蕩,洵是仙居”。 |
晚學生 | 晚學生 wǎn xué shēng 晚學生(晚學生) 后學對前輩的自謙之稱。 清 時禮部司官投刺內院大學士、吏部都察院五堂官,亦稱晚學生。參閱 清 錢大昕 《恒言錄·友生晚生》、 清 梁章鉅 《稱謂錄·同官謙稱》。 |
興學 | 興學 興學是興辦學校的意思 《興學》是一份由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設計學院學生制作的大學生報紙,于2010年4月14日在該校創刊,由該校媒體與設計學院大學生全媒體中心創辦。 |
夜大學 | 夜大學 夜大學是上世紀50年代起的叫法,民國時期的許多高校已設有夜校部,主要指夜晚或周末上課接受高等教育,它是成人高等教育的一種形式,需要參加成人高考,學習形式為業余制,發的畢業證上也會注明“業余”或“夜大”學習。 成人高等教育包括函授、業余(夜大學)、脫產等不同教育形式,需要參加成人高考,學生畢業后頒發國家承認的成人高等學校畢業證書,符合規定的還可以授予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畢業生學士學位。 |
多倫多大學 | 多倫多大學 多倫多大學 (University of Toronto,簡稱UofT,UT),始建于1827年,坐落在加拿大第一大城市多倫多,起源于公元1827年的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是世界著名公立研究型大學,享譽全球的頂尖高等學府,主校區(簡稱UTSG)位于多倫多市中心,校園環繞安大略省政府與皇后公園。 多倫多大學科研水平高,規模大,師資力量強,教學質量高,具備最新的教學方法和先進的教材,擁有世界級教學設備,被公認為是加拿大綜合實力數一數二的優秀大學。憑借其規模、聲望以及影響力,多倫多大學正吸引著加拿大國內及世界各地的頂尖學生。 多倫多大學坐擁著世界規模前三的圖書館體系,他的出版社在加拿大乃至全北美也影響深遠。 多倫多大學亦為美國大學協會中僅有的兩所非美國學府之一(另一所即為著名的麥吉爾大學)。多倫多大學每年發表的科研論文數量在北美僅次于哈佛大學,引用數量位居世界前五。主要學術貢獻:干細胞及胰島素的發現,電子起搏器、多點觸摸技術、電子顯微鏡、抗荷服的發明和發展,NP完全理論,以及發現首個經核證的黑洞。 作為一個北美地區少數尚存的書院聯邦制大學(類似于牛津大學),除常規架構外,多倫多大學目前下屬有12所本科書院,各有不同的歷史和特點,享有較大程度的獨立財務和管理權,在市中心的主校園外,多倫多大學還有多倫多大學世嘉堡校區與多倫多大學密西沙校區兩個衛星校園。 2017年11月,全球就業能力最強大學排行榜出爐,多倫多大學排名第13。 |
大學 | 大學 (文獻古籍曾子《大學》)《大學》是一篇論述儒家修身治國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禮記》第四十二篇,相傳為曾子所作,實為秦漢時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經北宋程顥、程頤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學章句》,最終和《中庸》、《論語》、《孟子》并稱“四書”。宋、元以后,《大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中國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大學》提出的“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和“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強調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為了治國平天下,說明治國平天下和個人道德修養的一致性。 《大學》全文文辭簡約,內涵深刻,影響深遠,主要概括總結了先秦儒家道德修養理論,以及關于道德修養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對儒家政治哲學也有系統的論述,對做人、處事、治國等有深刻的啟迪性。 大學 (詞語釋義)大學是一個漢語詞匯,讀音為dà xué,古指聚集在特定地點傳播和吸收高深領域知識的一群人的團體;現在指提供教學和研究條件和授權頒發學位的高等教育機關。 |
哥本哈根大學 | 哥本哈根大學 哥本哈根大學 (英文:University of Copenhagen;丹麥文:K?benhavns Universitet),坐落于丹麥王國首都哥本哈根,是丹麥最著名的綜合性大學,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和歐洲研究型大學聯盟成員。北歐第一,歐陸第二名校,世界Top30頂尖研究型大學。大學建于1479年,是斯堪的納維亞地區第二古老的高等教育學府,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從最初只對社會名流開放,已發展成一所學科全面、集教育與科研于一身的世界著名公立大學。 作為歐洲頂尖的教育和科研機構之一,哥本哈根大學享有最高等級的國際聲譽,下屬6個學院,包括36個部門以及200多個研究中心,綜合排名躋身世界一流。2018年上海交大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哥本哈根大學位列全球第29位,北歐第一位,歐陸第二位(清華大學第45名)。2018-2019年美國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U.S. News)全球第34位,北歐第一位,歐陸第三位(清華大學第50名)。2018年CWUR世界大學排名全球第39名,北歐第一位,歐陸第三位(清華大學第98名)。2018年URAP世界大學學術表現排名全球第17名,北歐第一位,歐陸第二位(清華大學第25名)。 2018年8月13日,英國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公布“2018年世界宜居城市排行榜”,哥本哈根位列全球第9名,與維也納、墨爾本、東京等一起位居全球Top10宜居城市。 在哥本哈根大學的發展過程中,截止2017年,共有三十七位學生、校友、教授曾獲得諾貝爾獎。 |
浙江大學 | 浙江大學 浙江大學(Zhejiang University),簡稱“浙大”,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入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為九校聯盟(C9)、環太平洋大學聯盟、世界大學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成員,為中國人自己最早創辦的新式高等學校之一,是一所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曾被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稱譽為“東方劍橋”。 浙江大學的前身求是書院創立于1897年,1928年定名國立浙江大學。1937年浙江大學舉校西遷,在貴州遵義、湄潭等地辦學,1946年秋回遷杭州。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時,浙江大學部分系科轉入中國科學院和其他高校,主體部分在杭州重組為若干所院校,后分別發展為原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和浙江醫科大學。1998年,同根同源的四校實現合并,組建了新的浙江大學。 在120年的辦學歷程中,浙江大學始終秉承“求是創新”為校訓的優良傳統,以天下為己任、以真理為依歸,逐步形成了“勤學、修德、明辨、篤實”的浙大人共同價值觀和“海納江河、啟真厚德、開物前民、樹我邦國”的浙大精神。 |
勤工助學 | 勤工助學 勤工助學(或勤工儉學),指學生在學校的組織下利用課余時間,通過勞動取得合法報酬,用于改善學習和生活條件的實踐活動,是學校學生資助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有效途徑。 有些地方也稱稱之為工讀或工讀生,半工半讀或半工讀。 2018年9月,教育部、財政部公布《高等學校勤工助學管理辦法(2018年修訂)》,明確規定將大學生參加校內勤工助學臨時崗位的時薪,從2007年的不低于8元/小時提高到不低于12元/小時。 |
大學堂 | 大學堂 清末創辦的新制學校,時稱大學為大學堂。相關詞條可參看:京師大學堂。京師大學堂是北京大學在 1898年到1912年間所使用的名稱。京師大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國立文理綜合性大學,也是當時中國的最高教育行政機關。京師大學堂具有重要的意義,并受到舉國關注,但由于清廷的腐敗,政府并沒有對大學堂給予充分的投入,所以該校基本沒有堪載史冊的畢業生。京師大學堂是朝廷學府,名義上統轄各省學堂。 |
官學生 | 官學生 清 末 民國 初政府派遣的留學生,即官費留學生。 鄭觀應 《盛世危言·考試上》:“先令各直省建設西學書院,選聘精通泰西之天文、地理、農政、船政、算化、格致、醫學之類及各國輿圖、語言文字、政事律例者數人為之教習,或即以出洋官學生之學成返國者當之。” 許地山 《鐵魚的鰓》:“ 黃 早知道他是一個最早被派到外國學制大炮的官學生,回國以后,國內沒有鑄炮的兵工廠,以致他一輩子坎坷不得意。” |
學生裝 | 學生裝 學生裝:學校專門為在校學生訂制的服裝。 華夏大地自古被譽為"衣冠上國,禮儀之邦“,"合乎禮"是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生命線,"學生裝"也不例外。春秋戰國時期,孔子重視"禮",授學時,要求學生青衣青帽,穿戴整齊,以示尊師重道。 |
學生 | 學生 (基礎含義)學生(student)一般指正在學校、學堂或其他學習地方受教育的人,而在研究機構或工作單位(如醫院、研究所)學習的人也自稱學生,以前與學生的性質相似的還有徒弟、弟子等等。根據學習的不同階段,我們可以把學生分為:幼兒園學生、小學生、中學生(初中生、高中生、中專生)、高等院校學生(專科生/高職生、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等。 |
小學生 | 小學生 (在小學讀書的學生)小學生,指正在小學上學的學生,亦指某類成年人的想法和思維方式與同齡人相差甚遠甚至背道而馳,對事物的認知和思考能力如孩子一般幼稚、單純。 |
北方交通大學 | 北方交通大學 北方交通大學,中國大學校名。 在歷史上,存在過兩個時期的北方交通大學: 1、1950年~1952年的北方交通大學由原國立唐山工學院(即唐山交通大學,今西南交通大學)、原國立北平鐵道管理學院(今北京交通大學)合并組建而成,存在時間為2年。 2、1970年~2003年的北方交通大學由原北京鐵道學院在1970年正式恢復“北方交通大學”校名而得,現已改稱北京交通大學,存在時間為33年。 |
大野 | 大野 (臺灣男藝人蔡翰維的綽號)大野是臺灣男藝人蔡翰維的綽號,蔡翰維(現名夏和熙)1988 年 06 月19日出生于臺灣,出道的綜藝節目《大學生了沒》。 大野 (漢語詞語)廣大的原野、田野。 |
殺生 | 殺生 《殺生》改編自陳鐵軍的中篇小說《兒戲殺人》,是由管虎執導,黃渤、任達華、蘇有朋、余男等聯袂主演的荒誕懸疑喜劇。該片劇情主打荒誕懸疑與黑色喜劇元素,同時黃渤與余男的情感線在極致瘋狂中蘊含深情。 該片講述了一群人如何聯手殺死了一個“不合規矩”之人的故事,折射了各種烏合之眾性的民族集體心理和潛藏的人性心思及人性復雜面目,甚是耐人尋味。該片于2012年4月28日全國公映。黃渤憑借本影片獲得第20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和第4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男演員獎。 殺生 (漢語詞語)殺生是一個漢語詞匯,讀音為shā shēng,指宰殺牲畜、家禽等生物。佛家指殺害一切生靈。語出《管子·海王》:“﹝ 桓公 曰:﹞‘吾欲籍於六畜。’ 管子對曰:‘此殺生也。’” |
殺生 | 殺生 《殺生》改編自陳鐵軍的中篇小說《兒戲殺人》,是由管虎執導,黃渤、任達華、蘇有朋、余男等聯袂主演的荒誕懸疑喜劇。該片劇情主打荒誕懸疑與黑色喜劇元素,同時黃渤與余男的情感線在極致瘋狂中蘊含深情。 該片講述了一群人如何聯手殺死了一個“不合規矩”之人的故事,折射了各種烏合之眾性的民族集體心理和潛藏的人性心思及人性復雜面目,甚是耐人尋味。該片于2012年4月28日全國公映。黃渤憑借本影片獲得第20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和第4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男演員獎。 殺生 (漢語詞語)殺生是一個漢語詞匯,讀音為shā shēng,指宰殺牲畜、家禽等生物。佛家指殺害一切生靈。語出《管子·海王》:“﹝ 桓公 曰:﹞‘吾欲籍于六畜。’ 管子對曰:‘此殺生也。’” |
標準海水 | 標準海水 標準海水 經過放置和嚴格的過濾處理,調整其氯度為19.38‰左右(其氯度值準確測定到0.001‰)的大洋海水。密封于玻璃安瓿瓶中。國際上以此作為測定海水的氯度和鹽度的統一標準。使用標準海水代替其他標準溶液來測定海水氯度的優點,可以避免受原子量改變的影響。1937年國際上制作了一批氯度為19.381‰的標準海水。為使用方便,有的國家根據國際標準海水,制備了本國的標準海水。中國標準海水由中國海洋大學生產,其氯度值與中國海平均氯度數值相近,在17—19‰左右。 |
高等學校 | 高等學校 (中國實施高等教育的學校)高等學校是大學、專門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高等專科學校的統稱,簡稱高校。從學歷和培養層次上講,包括專科、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其中大學一般指綜合型高等院校,專門學院包括了醫科大學、戲曲學院、音樂學院、美術學院,高職高專院校包括職業技術學院、高等專科學校等。 高等學校泛指對公民進行高等教育的學校,與大學詞義相近。大學,是指綜合性的提供教學和研究條件和授權頒發學位的高等教育機構。現在的大學一般包括一個能授予碩士和博士學位的研究生院和數個專業學院,以及能授予學士學位的一個本科生院。 截至2017年5月31日,全國高等學校共計2914所,其中:普通高等學校2631所(含獨立學院265所),成人高等學校283所。 中國大陸高等教育系統擁有雙一流、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教師培養計劃等項目來推進高校建設。 |
柏林大學 | 柏林大學 柏林大學(Universit?t zu Berlin)是德國的一所綜合性高等學校。 原名柏林弗里特里希-威廉大學,設于柏林。1809年由普魯士王國內務部文教總管威廉·馮·洪堡負責籌建,1810年10月正式開學。是人類教育和科學發展史上的里程碑。 柏林大學校區原址位于菩提樹下大街。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止,柏林原本只有一個“柏林大學”,而大學師生也很驕傲地以拉丁文校名柏林大學(Alma mater berolinensis)自稱。冷戰期間,柏林大學被劃入東柏林境內,部分師生從原校出走,并在以美國、英國及法國為首西方陣營的支持下,1948年于西柏林成立了"自由的柏林大學"(即今柏林自由大學),成為西德學術重鎮。真理、公平、自由是柏林自由大學建校以來的校訓。柏林大學分裂之后,位于東柏林的原址校區則于1949年改名為現今的柏林洪堡大學,以紀念大學創辦人、德國著名教育改革家威廉·馮·洪堡兄弟。 1842年創建德國第一個物理實驗室。一批科學家曾在該校執教,并創立新的理論和學科。柏林大學培養了很多具有真才實學的科學家、哲學家和藝術家,包括數十位諾貝爾獎得主。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柏林大學分為兩所。前民主德國的改名為柏林洪堡大學,西柏林的改名為柏林自由大學。 |
一年生 | 一年生 《一年生》是由泰國GMM TV出品,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由皮拉瓦·山坡提拉(Krist)、巴拉奇亞·魯洛(Singto)主演的泰國青春校園題材電視劇。講述了泰國某大學工程學院大三學生Arthit與大一新生Kongphop在新生訓練和學校生活相處中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該劇第一季于2016年8月20日播出,由泰國ONE 31臺播出(周六晚十點),lineTV(0點網絡上更新)每周六播出一集,共15集正劇,一集花絮。 該劇第二季于泰國當地時間2017年12月9開始播出。 一年生 (詞語)指在當年之內完成全部生長周期(種子發芽、生長出根、莖、葉,開花,結果,植物體枯萎死亡)的植物,如大豆、花生、水稻、玉米等農作物皆是一年生。 |
過來人 | 過來人 (過來人教育科技集團)過來人教育科技集團是中國領先的大學生求職就業專業服務機構。 秉承“立人 達人 過來人”的理念,致力于幫助當代中國大學生明確職業方向,提高就業能力,并為企業和高校提供專業人才服務。旗下的過來人求職網是中國大學生求職第一網站,是除三大招聘網站外唯一擁有完整線上線下招聘能力的網站,為多家世界500強企業提供過完整的校園招聘服務,協助企業進行雇主形象建設。根據iResearch第三方權威數據,是國內的第四大招聘網站。過來人求職商學院源自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是中國第一家專注青年學子求職與職業成長的教育培訓機構。學院秉承“立人 達人”的教育理念,始終以幫助中國青年學子找到職業方向,提升職場能力,實現事業理想為使命。 過來人 (詞語)過來人,指對某事曾經有過親身經歷和體驗的人。語出 《清平山堂話本·陳巡檢梅嶺失妻記》:“‘要知山下事,請問過來人。’這事我也曾經來。” |
清華大學 | 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簡稱“清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入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為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亞洲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清華—劍橋—MIT低碳大學聯盟成員,被譽為“紅色工程師的搖籃”。 清華大學的前身清華學堂始建于1911年,因水木清華而得名,是清政府設立的留美預備學校,其建校的資金源于1908年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1912年更名為清華學校。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南遷長沙,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遷回清華園。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清華大學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后成為多科性工業大學。1978年以來逐步恢復和發展為綜合性的研究型大學。 水木清華,鐘靈毓秀,清華大學秉持“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和“行勝于言”的校風,堅持“中西融匯、古今貫通、文理滲透”的辦學風格和“又紅又專、全面發展”的培養特色,弘揚“愛國奉獻、追求卓越”傳統和“人文日新”精神。恰如清華園工字廳內對聯所書——“檻外山光,歷春夏秋冬、萬千變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東西南北、去來澹蕩,洵是仙居”。 |
海德堡大學 | 海德堡大學 魯普萊希特-卡爾斯-海德堡大學(德文名:Ruprecht-Karls-Universit?t Heidelberg),簡稱“海德堡大學”,建立于1386年,是德國最古老的大學,也是神圣羅馬帝國繼布拉格和維也納之后開設的第三所大學。 原校名為魯普萊希特-卡爾斯大學,即為紀念兩位辦學名人——魯普萊希特選帝侯是海德堡大學的創始元勛,巴登的卡爾·弗里德里希大公則是海德堡大學的再造恩公。 海德堡大學向來為德國浪漫主義與人文主義之象征,每年吸引大批外國學生或學者前來求學或研究。大學所在的海德堡市也是一座以古堡、內卡河聞名的文化名城。歌德曾賦詩一首Ich hab' mein Herz in Heidelberg verloren!《我把心遺失在了海德堡!》令海德堡這一古老而浪漫的大學城不僅因學術更因其獨特魅力風靡于外。馬克·吐溫說,海德堡是他到過最美的地方。 十六世紀的下半葉,海德堡大學就成為歐洲科學文化的中心。當今蟬聯入選“德國精英大學”,為“歐洲研究型大學聯盟”、“科英布拉集團”、“德國頂尖大學U15大學聯盟”、“歐洲大學協會”創始會員。 截止至2017年,共有56位諾貝爾獎得主,19位萊布尼茲獎得主曾于該校求學、任教或研究,為德國乃至于歐洲頂尖之研究型大學。在2018-2019年,CWUR世界大學排名中,海德堡大學位居德國第一,世界第46;2017-2018年, 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中,海德堡大學位居德國第2、世界第59ARWU學術排名中,海德堡大學位居德國第一,世界第42;QS世界大學排名中,海德堡大學位居德國第3,世界第68。 |
過來人 | 過來人 (過來人教育科技集團)過來人教育科技集團是中國領先的大學生求職就業專業服務機構。 秉承“立人 達人 過來人”的理念,致力于幫助當代中國大學生明確職業方向,提高就業能力,并為企業和高校提供專業人才服務。旗下的過來人求職網是中國大學生求職第一網站,是除三大招聘網站外唯一擁有完整線上線下招聘能力的網站,為多家世界500強企業提供過完整的校園招聘服務,協助企業進行雇主形象建設。根據iResearch第三方權威數據,是國內的第四大招聘網站。過來人求職商學院源自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是中國第一家專注青年學子求職與職業成長的教育培訓機構。學院秉承“立人 達人”的教育理念,始終以幫助中國青年學子找到職業方向,提升職場能力,實現事業理想為使命。 過來人 (詞語)過來人,指對某事曾經有過親身經歷和體驗的人。語出 《清平山堂話本·陳巡檢梅嶺失妻記》:“‘要知山下事,請問過來人。’這事我也曾經來。” |
晚學生 | 晚學生 wǎn xué shēng 晚學生(晚學生) 后學對前輩的自謙之稱。 清 時禮部司官投刺內院大學士、吏部都察院五堂官,亦稱晚學生。參閱 清 錢大昕 《恒言錄·友生晚生》、 清 梁章鉅 《稱謂錄·同官謙稱》。 |
湖北 | 湖北 湖北,簡稱“鄂”,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武漢,因位于長江中游、洞庭湖以北而得名。湖北地處中國中部,為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東鄰安徽,西連重慶,西北與陜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與河南毗鄰,介于東經108°21′42″—116°07′50″、北緯29°01′53″—33°6′47″之間,全省總面積18.59萬平方千米。 截至2017年末,湖北共下轄13個地級行政區,包括12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103個縣級行政區,常住人口5902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6522.95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759.69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6259.86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6503.40億元,三次產業占比為10.3:44.5:45.2。 湖北省位居華中腹地,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先秦時期,從哲學到文學,產生了老子、莊子、屈原,歷經800年,楚國創造了燦爛的楚文化。湖北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從武昌辛亥首義到新中國成立,為中國革命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湖北有70萬革命英雄獻出寶貴生命。 湖北水資源豐富,素有“千湖之省”之稱,三峽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丹江口水庫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起點。湖北是中部地區最大的綜合交通通信樞紐,有“中國立交橋”之稱,武漢新港是中部首個億噸大港。 湖北是中國重要的科教基地,擁有普通高校129所,在校大學生人數140.18萬人,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5所,科教文化實力位居全國前列,國家科技獎獲獎項目數量曾連續7年位居全國前四。 |
新生 | 新生 (但丁早期代表作)《新生》是意大利詩人但丁早期的代表作,記述他對貝雅特麗齊(后來成為他一生的繆斯)的愛情和她芳魂早逝的悲劇。 新生 (漢語詞語)新生,指初學的儒生;剛出生;亦指科舉時剛考中秀才的人等解釋。 1.剛出生。2.新誕生的。3.再生;獲得新的生活。4.新生命。5.指初學的儒生。6.科舉時稱剛考中秀才的人。7.新入學的學生。8.一個生命體的誕生,也指思想在現有階段突破社會規則的束縛。 |
學風 | 學風 學風即學校的學習風氣。從廣義上講就是學校師生員工在治學精神、治學態度和治學方法等方面的風格,也是學校全體師生知、情、意、行在學習問題上的綜合表現。學風是凝聚在教與學過程中的精神動力、態度作風、方法措施等,它依不同學校的不同特點表現出獨有的特色和豐富的內涵,并通過學校全體成員的意志與行動,逐步地形成和固化,成為一種傳統和風格。這些傳統和風格對學生的成長起著重大的作用,對學校的發展和建設產生深遠的影響。將培養重心放在人才的培養,提高學生的科學知識水平和素養。 |
興學 | 興學 興學是興辦學校的意思 《興學》是一份由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設計學院學生制作的大學生報紙,于2010年4月14日在該校創刊,由該校媒體與設計學院大學生全媒體中心創辦。 |
小明 | 小明 (人物代稱)小明是人物的代稱,因這個名字天生有冷笑話的氣質,又在學校時以說冷笑話出名,因此成為很多笑話中的主角名字,常出現于小學初中作文、英語、數學題、物理題、化學題和笑話中。此名擁有極為悠久的歷史內涵,在中國的各種“名著”上皆有出現,體現了中國豐富的華夏文明,甚至一度代表中國沖出亞洲,成為了”最有影響力的名字“之一。他不辭辛苦地活躍在各種應用題、作文中,是小學課本甚至是題海中當之無愧的頭號男主角。且常常與小王,小強,小花,小紅,小剛,小東、小華、小茹、小曹合作學習,并稱數學界十大金剛。如今,又一新生代小柯和小妍在科學領域風生水起。他活躍的在數學題中跳來跳去,欺負我們廣大學生,并且名字廣用 ,叫什么什么明的人好可憐的說! |
畢業生 | 畢業生 《畢業生》根據查爾斯·韋伯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由邁克·尼科爾斯執導,達斯汀·霍夫曼、安妮·班克羅夫特等主演。該片于1967年12月21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通過描寫大學畢業生本恩的愛情經歷,體現了青年人的成長以及對成年人社會的奮起反抗。1968年該片獲得了第25屆金球獎音樂喜劇類最佳影片、第40屆奧斯卡獎最佳影片提名等獎項。 畢業生 (漢語詞語)畢業生,意思是在學校或訓練班學習期滿,達到規定的要求,準予結業的學生或學員。 |
技工學校 | 技工學校 技工學校簡稱為“技校”。 技校屬于人社部門或勞動部門主管,發技工證和技工學校畢業證書,不是教育部門頒發的學歷文憑。 招生層次包括初中畢業生、高中畢業生。中等技工學校屬于中等教育,是培養中等技術工人,層次上相當于高中,但學歷是中技,中級技工;而高技屬于高等職業教育,培養高技技術工人,包括技術學院、技師學院、高級技工學校,與大學專科同等層次,但學歷是高技,高級技工。技工學校畢業頒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廳)印制的技工學校畢業證書和初級,中級、高級或以上職業資格證書。 技工學校開設的專業學制一般分:一年制、兩年制、三年制、四年制、五年制等。技工學校培養學員更注重勞動技能的提高,培養的一般為實用型勞動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