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形容河水的詞語

    形容河水的詞語:1. 清澈;2. 湍急;3. 平靜;4. 波濤洶涌;5. 沉悶;6. 沉靜;7. 沸騰;8. 洪水滔天;9. 悠閑;10. 渾濁;11. 沉重;12. 污濁;13. 流暢;14. 溪水潺潺;15. 瀑布飛流直下;16. 涓涓細流;17. 雨后春筍般的漲水;18. 靜謐;19. 河水汩汩流動;20. 透明

    形容河水的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拼音/解釋
    河水 河水 河水:河中的水 河水:河伯之書中的一對cp
    井水不犯河水 井水不犯河水【解釋】比喻各管各的,互不相犯。【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九回:“我和他‘井水不犯河水’,怎么就沖了他?”【示例】~,怎的開發他的先生?況且素無仇冤,你該怎的?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五十六回【近義詞】是非分明【反義詞】相得益彰【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指界限分明
    河水不犯井水 河水不犯井水【解釋】比喻互不干犯。
    落得河水不洗船 落得河水不洗船 比喻落得做個順便人情。 《金瓶梅詞話》一六:“可知好哩。奴巴不的騰兩間房子與他住,只怕別人,你還問聲大姐去。我落得河水不洗船,看大姐姐怎么說。”
    河水不洗船 河水不洗船【解釋】比喻不相干或相安無事。【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四回:“我是一片本心,特地來報信,我也只愿得無事,落得“河水不洗船”。”
    海河 海河 海河(海河水系),是中國華北地區的最大水系,中國七大河流之一。海河位于京津冀地區,形成海河流域。在天津合流后的下游稱海河。上游包括五大支流即潮白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運河(在海河流域為漳衛河)。其中,潮白河性質復雜:一部分引入北京、一部分在天津注入海河、一部分引入潮白新河而入渤海,權威資料把它作為海河五大支流之一。還有一個小支流即北運河(在潮白河與永定河之間)。 海河干流,又稱沽河,起自天津市金鋼橋,到大沽口入渤海灣。以衛河為源,全長1,050公里,其干流自金鋼橋以下長76公里,河道狹窄多彎。 海河流域東臨渤海,南界黃河,西起太行山,北倚內蒙古高原南緣,地跨京、津、冀、晉、魯、豫、遼、內蒙古八省(市區),流域總面積26.5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總面積的3.3%,其中山區約占54.1%,平原占45.9%,人口7,000多萬,耕地1.8億畝。 海河水系歷史上水患頻繁,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實施了“根治海河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水患得到治理。 區別:渤海灣西部水系包括海河、灤河和徒駭馬頰河三大水系,及薊運河(在潮白新河的東方)、潮白新河(只引來潮白河的一部分水量)等一批小河。
    洧水 洧水 中國最古老的河流之一。源出今河南省登封縣陽城山,自長葛縣以下故道原經鄢陵﹑扶溝兩縣南至西華縣西入潁水。 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曾在洧水一帶建立部落,號為有熊氏。當時,此河還無名,黃帝一部下建議在有熊氏的“有”前加三點水取名。黃帝頷首,也就定下了一個“洧”字。 北宋時為豐富蔡河水量以資漕運自長葛縣東南引洧水經鄢陵﹑扶溝兩縣北東匯蔡河。元時因蔡河為黃河所奪而改入賈魯河。明時又名雙洎河。
    河伯 河伯 (古代中國神話中的黃河水神)河伯是古代中國神話中的黃河水神。原名馮夷。也作“冰夷”。在《抱樸子·釋鬼篇》里說他過河時淹死了,就被天帝任命為河伯管理河川。據《九歌·河伯》描寫,河伯是位風流瀟灑的花花公子:“魚鱗屋兮龍堂,紫貝闕兮朱宮,靈何為兮水中。”
    河清 河清 (漢語詞匯)河清,典故名,主要義項有:(1).河水變清。多指黃河水清。(2). 黃河水濁,少有清時,古人以“河清”為升平祥瑞的象征。(3).古稱黃河千年一清,因以“河清”比喻時機難遇。(4).極言歷時之久。
    通天河 通天河 (長江的河源段(青海玉樹))通天河,長江源頭干流河段。位于青海省的玉樹藏族自治州境內,自長江源當曲、沱沱河匯合點的治多縣西部的囊極巴隴起,流經青海省治多縣、曲麻萊縣、稱多縣、玉樹市4縣市,至青海省玉樹州的玉樹市區結古鎮西巴塘河口為止,以下始稱金沙江。 通天河自囊極巴隴算起,河長828公里;自源頭算起,干流河長為1174公里,流域面積總計約14萬平方公里。天然落差940米,平均流量每秒400立方米,年總徑流量約130億立方米,含沙量每立方米0.74克,河水清澈,水質優良,干流水力理論蘊藏量近300萬千瓦。 傳說,《西游記》中著名的過渡曬經的章節就發生在這里。 通天河水系呈樹枝狀分布,南岸支流水量較北岸支流為豐。通天河流域屬高寒氣候區,除高原東部邊緣外,大部地區風大,氣溫低,空氣稀薄,垂直差異很大,多年平均氣溫在0℃以下。下段河谷地區,氣候比較溫和濕潤。通天河兩岸,由于自然地理環境相當復雜,形成了多種類型的草原牧場,是長江上游的重要畜牧區之一。新中國成立前,除放牧外,只能在小塊土地上種植青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農業區面積擴大,作物品種也有增加,先后試種小麥、蔬菜和各類瓜果都獲得成功,產量也不斷提高。通天河沿岸盛產沙金,河湖中魚類資源豐富。 名片圖:通天河下段江秦段
    礬山水 礬山水 引證解釋 稱農歷六月中旬的 黃河 水。 唐 韓偓 《水衡記》:“ 黃河 正月水名凌解水……六月水名礬山水。”《宋史·河渠志一》:“朔野之地,深山窮谷,固陰沍寒,冰堅晚泮,逮乎盛夏,消釋方盡,而沃蕩山石,水帶礬腥,并流于 河 。故六月中旬后,謂之礬山水。”亦省作“ 礬水 ”。《宋史·河渠志五》:“自 慶歷 八年后,大水七至,方其盛時,游波有平堤者。今 河 流安順三年矣,設復礬水暴漲,則 河 身乃在牐口之上。”
    礬山水 礬山水 引證解釋 稱農歷六月中旬的 黃河 水。 唐 韓偓 《水衡記》:“ 黃河 正月水名凌解水……六月水名礬山水。”《宋史·河渠志一》:“朔野之地,深山窮谷,固陰沍寒,冰堅晚泮,逮乎盛夏,消釋方盡,而沃蕩山石,水帶礬腥,并流于 河 。故六月中旬后,謂之礬山水。”亦省作“ 礬水 ”。《宋史·河渠志五》:“自 慶歷 八年后,大水七至,方其盛時,游波有平堤者。今 河 流安順三年矣,設復礬水暴漲,則 河 身乃在牐口之上。”
    蹙凌水 蹙凌水 【詞目】蹙凌水 【結構】并列式合成詞 黃河 水信之一。指農歷十一月、十二月之間 黃河 斷冰復結之水流。《宋史·河渠志一》:“ 黃河 隨時漲落,故舉物候為水勢之名:……十一月、十二月,斷冰雜流,乘寒復結,謂之蹙凌水。”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 黃河 水信﹞冬曰凌汛;十月曰伏槽水,十一月、十二月曰蹙凌水。”
    河道 河道 河水流經的路線,通常指能通航的水路。
    蹙淩水 蹙凌水 【詞目】蹙凌水 【結構】并列式合成詞 黃河 水信之一。指農歷十一月、十二月之間 黃河 斷冰復結之水流。《宋史·河渠志一》:“ 黃河 隨時漲落,故舉物候為水勢之名:……十一月、十二月,斷冰雜流,乘寒復結,謂之蹙凌水。”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 黃河 水信﹞冬曰凌汛;十月曰伏槽水,十一月、十二月曰蹙凌水。”
    伏槽水 伏槽水 黃河河水暴漲稱“伏槽水”。 伏槽水 黃河 每年農歷十月發生的河水暴漲稱“伏槽水”。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 黃河 水信:清明后二十日曰桃汛……冬曰凌汛,十月曰伏槽水,十一月十二月曰蹙凌水。”
    海晏河清 海晏河清【解釋】晏:平靜。黃河水清了,大海沒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出處】唐·薛逢《九日曲池游眺》:“正當海晏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時。”唐·鄭錫《日中有王子賦》:“河清海晏,時和歲豐。”【示例】如今~,重逢太平,重樂太平。 ◎元·施惠《幽閨記·和寇還朝》【近義詞】太平盛世、國泰民安、海宴河澄【反義詞】海水群飛、兵荒馬亂、雞犬不寧【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比喻太平盛世
    山礬水 山礬水 shān fán shuǐ 山礬水(山礬水) 六月 黃河 水的特稱。 (1)、《宋史·河渠志一》:“說者以 黃河 隨時漲落,故舉物候為水勢之名……朔野之地,深山窮谷,固陰沍寒,冰堅晚泮,逮乎盛夏,消釋方盡。而沃湯山石,水帶礬腥,并流於 河 。故六月中旬后,謂之‘山礬水’。” (2)、 明 王志堅 《表異錄·邑里》:“六月山礬水。”
    凌汛 凌汛 凌汛,由于下段河道結冰或冰凌積成的冰壩阻塞河道,使河道不暢而引起河水上漲的現象。有時冰凌聚集,形成冰塞或冰壩,大幅度地抬高水位,輕則漫灘,重則決堤成災。
    山礬水 山礬水 shān fán shuǐ 山礬水(山礬水) 六月 黃河 水的特稱。 (1)、《宋史·河渠志一》:“說者以 黃河 隨時漲落,故舉物候為水勢之名……朔野之地,深山窮谷,固陰沍寒,冰堅晚泮,逮乎盛夏,消釋方盡。而沃湯山石,水帶礬腥,并流于 河 。故六月中旬后,謂之‘山礬水’。” (2)、 明 王志堅 《表異錄·邑里》:“六月山礬水。”
    淩汛 凌汛 凌汛,由于下段河道結冰或冰凌積成的冰壩阻塞河道,使河道不暢而引起河水上漲的現象。有時冰凌聚集,形成冰塞或冰壩,大幅度地抬高水位,輕則漫灘,重則決堤成災。
    湓溢 湓溢 水洶涌泛濫 引證解釋 《漢書·溝洫志》:“是歲, 勃海 、 清河 、 信都 河 水湓溢,灌縣邑三十一。” 顏師古 注:“湓,踴也。” 漢 崔瑗 《河堤謁者箴》:“八野填淤,水高民居,湓溢滂汩,屢決金堤。”《新唐書·循吏傳·賈敦頤》:“徙 瀛州 刺史,州瀕 滹沱 、 滱 二水,歲湓溢,壞室廬,寖洳數百里。”
    宣房 宣房 宣房,典故名,典出《史記》卷二十九〈河渠書〉。西漢 元光 中, 黃河 決口于 瓠子 ,二十余年不能堵塞, 漢武帝 親臨決口處,發卒數萬人,并命群臣負薪以填,功成之后,筑宮其上,名為 宣房宮 。借指該處之黃河水。 泛指防河治水。
    復槽水 復槽水 fù cáo shuǐ 復槽水(復槽水) 舊歷十月的 黃河 水的別稱。《宋史·河渠志一》:“說者以 黃河 隨時漲落,故舉物候為水勢之名……十月水落安流,復其故道,謂之‘復槽水’。” 明 王志堅 《表異錄·山川》:“十月復槽水。”
    復槽水 復槽水 fù cáo shuǐ 復槽水(復槽水) 舊歷十月的 黃河 水的別稱。《宋史·河渠志一》:“說者以 黃河 隨時漲落,故舉物候為水勢之名……十月水落安流,復其故道,謂之‘復槽水’。” 明 王志堅 《表異錄·山川》:“十月復槽水。”
    香象渡河 香象渡河【解釋】佛教用語。比喻悟道精深。也形容評論文字精辟透徹。【出處】《優婆塞戒經》卷一:“如恒河水,三獸俱渡,兔、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過;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則盡底。”【示例】亦如~,截流而過,更無疑滯。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三【近義詞】香象絕流【語法】主謂式;作賓語;含褒義
    漳河水 漳河水 《漳河水》是由阮章競1950年發表的長篇敘事詩,《漳河水》采用太行一帶頗為流行的民歌形式,描寫漳河邊三個一起長大的姑娘,結構嚴謹,熔寫景、抒情和敘事于一爐。
    白河水庫 辭典解釋白河水庫  bái hé shuǐ kù     位于臺南市白河區附近,筑于白水溪上游河谷。民國五十年十二月開工,五十四年六月完成。高約四十二點五公尺,總蓄水量兩千一百六十萬立方公尺,有灌溉、防洪、供應工業用水和自來水等多項功能的水庫。近已發展為觀光區。
    迸水 迸水 迸水 (1).奔騰的河水。 南朝 梁 劉孝綽 《答何記室詩》:“晨征凌迸水,暮宿犯頹風。” 唐 駱賓王 《晚渡黃河》詩:“通波連 馬頰 ,迸水急 龍門 。” 明 劉基 《題山水圖為寶林衍上人作》詩:“高松浥露和煙冷,迸水穿沙出谷渾。” (2).從高處瀉落的水。 唐 杜牧 《華清宮三十韻》:“迸水傾瑤砌,疏風罅玉房。”
    大別山脈 大別山脈 大別山脈,狹義指大別山,廣義指桐柏山—大別山這個相連的大山脈及其支脈和余脈的總和(也稱淮陽山脈,類似大巴山脈包括武當山和大巴山等),位于中國中部山原。 在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交界處,介于北緯30°10′~32°30′,東經112°40′~117°10′。大別山脈東延為(也稱皖山)和張八嶺,三者合稱淮陰山,西段作西北—東南走向,東段作東北—西南走向,是長江與淮河水系的分水嶺。一般海拔500~800米,山地主要部分海拔1500米左右,主峰白馬尖海拔1777米。
    河清海晏 河清海晏【解釋】河:黃河;晏:平靜。黃河水清了,大海沒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出處】唐·鄭錫《日中有王子賦》:“河清海晏,時和歲豐。”【示例】誠所謂~,太平之世界也。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九十回【近義詞】天下太平【語法】聯合式;作賓語、定語;比喻天下太平
    狐聽之聲 狐聽之聲【解釋】指冰下水流之聲。【出處】《水經注·河水一》引《述征記》:“冰始合,車馬不敢過,要須狐行,云此物善聽,冰下無水乃過,人見狐行方渡。”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書證》:“狐之為獸,又多猜疑,故聽河冰無流水聲,然後敢渡。”【示例】別浦宵凝,~乍絕;回汀曉合,蟲疑之質俄生。 ◎唐·林滋《陽冰賦》
    攔河壩 攔河壩 [dam across a river] 攔斷河道、阻擋河水的建筑物 。主要工程有 土方開挖、清淤、河道鋪底、堤壩、石砌護坡、壓頂、支流清淤等。
    聽冰 聽冰 傳說狐性好疑,故渡冰輒聽,冰下無水乃過。典出《水經注·河水一》引 晉 郭緣生 《述征記》:“ 盟津 、 河津 恒濁,方 江 為狹,比 淮 濟 為闊。寒則冰厚數丈,冰始合,車馬不敢過,要須狐行,云此物善聽,冰下無水乃過,人見狐行方渡。”后遂以“聽冰”謂多慮或處事慎重
    聽冰 聽冰 傳說狐性好疑,故渡冰輒聽,冰下無水乃過。典出《水經注·河水一》引 晉 郭緣生 《述征記》:“ 盟津 、 河津 恒濁,方 江 為狹,比 淮 濟 為闊。寒則冰厚數丈,冰始合,車馬不敢過,要須狐行,云此物善聽,冰下無水乃過,人見狐行方渡。”后遂以“聽冰”謂多慮或處事慎重
    大別山脈 大別山脈 大別山脈,狹義指大別山,廣義指桐柏山—大別山這個相連的大山脈及其支脈和余脈的總和(也稱淮陽山脈,類似大巴山脈包括武當山和大巴山等),位于中國中部山原。 在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交界處,介于北緯30°10′~32°30′,東經112°40′~117°10′。大別山脈東延為(也稱皖山)和張八嶺,三者合稱淮陰山,西段作西北—東南走向,東段作東北—西南走向,是長江與淮河水系的分水嶺。一般海拔500~800米,山地主要部分海拔1500米左右,主峰白馬尖海拔1777米。
    狐聽之聲 【解釋】指冰下水流之聲。【出處】《水經注·河水一》引《述征記》:“冰始合,車馬不敢過,要須狐行,云此物善聽,冰下無水乃過,人見狐行方渡。”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書證》:“狐之為獸,又多猜疑,故聽河冰無流水聲,然后敢渡。”【示例】別浦宵凝,~乍絕;回汀曉合,蟲疑之質俄生。 ◎唐·林滋《陽冰賦》
    攔河壩 攔河壩 [dam across a river] 攔斷河道、阻擋河水的建筑物 。主要工程有 土方開挖、清淤、河道鋪底、堤壩、石砌護坡、壓頂、支流清淤等。
    清直 清直 基本解釋: 1.河水清澈順流貌。語出《詩.魏風.伐檀》:"河水清且直猗。" 2.清廉正直。 詞語分開解釋: 清 : 清 qīng 水或其他液體、氣體純凈透明,沒有混雜的東西,與“濁”相對:清水。清泉。清流(a.澄澈? 詳細>> 直 : 直 zhí 不彎曲:直線。直角。直徑。直立。直截了當。直覺(ju?)。直觀。 把彎曲的伸開:直起腰來。 詳細>>
    索郎 索郎 索郎,桑落酒的別稱,最早出處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四》:"﹝河東郡﹞民有姓劉名墮者宿擅工釀采挹河流醞成芳酎懸食同枯枝之年排于桑落之辰故酒得其名矣……自王公庶友牽拂相招者每云索郎有顧思同旅語索郎反語為桑落也。"按索郎切桑;郎索切落。
    橫溢 橫溢 [overflow]∶江河水上漲溢出 橫溢的河水淹沒了附近的村莊。 [brim with]∶聰明才智等充分表現出來
    飲河 飲河 (1).謂喝 黃河 水。《山海經·大荒北經》:“ 夸父 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 禺谷 。將飲 河 ,而不足也,將走大澤。”事又載《列子·湯問》。 唐 韓愈 《雙鳥詩》:“朝飲 河 生塵,暮飲海絕流。” (2).《莊子·逍遙游》云: 堯 讓天下于 許由 , 由 曰:“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為!” 成玄英 疏:“ 許由 ,隱者也……隱于 箕山 ,師于 嚙缺 ,依山而食,就河而飲。 堯 知其賢,讓以帝位。 許由 聞之,乃臨河洗耳。”后遂用作典故,以“飲河”比喻所需求極有限。 晉 左思 《詠史》之八:“飲 河 期滿腹,貴足不愿馀。” 唐 王? 《游北山賦》:“飲河知足,巢林必安。” (3).比喻隱退,不追求榮利。 南朝 梁 陶弘景 《解官表》:“臣聞 堯 風沖天, 潁 陽振飲河之談, 漢 德括地, 商 陰峻餐芝之氣。”參閱《呂氏春秋·求人》、 晉 皇甫謐 《高士傳·許由》。
    飲河 飲河 (1).謂喝 黃河 水。《山海經·大荒北經》:“ 夸父 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於 禺谷 。將飲 河 ,而不足也,將走大澤。”事又載《列子·湯問》。 唐 韓愈 《雙鳥詩》:“朝飲 河 生塵,暮飲海絕流。” (2).《莊子·逍遙游》云: 堯 讓天下于 許由 , 由 曰:“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為!” 成玄英 疏:“ 許由 ,隱者也……隱於 箕山 ,師於 嚙缺 ,依山而食,就河而飲。 堯 知其賢,讓以帝位。 許由 聞之,乃臨河洗耳。”后遂用作典故,以“飲河”比喻所需求極有限。 晉 左思 《詠史》之八:“飲 河 期滿腹,貴足不愿馀。” 唐 王勣 《游北山賦》:“飲河知足,巢林必安。” (3).比喻隱退,不追求榮利。 南朝 梁 陶弘景 《解官表》:“臣聞 堯 風沖天, 潁 陽振飲河之談, 漢 德括地, 商 陰峻餐芝之氣。”參閱《呂氏春秋·求人》、 晉 皇甫謐 《高士傳·許由》。
    凌災 凌災 拼音:líng zāi 注音: 因冰塊堵塞河道導致河水泛濫所造成的災害。《新民晚報》1986.4.27:“冰塊堵塞河道引起水漫兩岸,飛機空投炸彈解除 黃河 凌災。”
    凌災 凌災 拼音:líng zāi 注音: 因冰塊堵塞河道導致河水泛濫所造成的災害。《新民晚報》1986.4.27:“冰塊堵塞河道引起水漫兩岸,飛機空投炸彈解除 黃河 凌災。”
    橫溢 橫溢 [overflow]∶江河水上漲溢出 橫溢的河水淹沒了附近的村莊。 [brim with]∶聰明才智等充分表現出來
    淩災 凌災 拼音:líng zāi 注音:ㄌㄧㄥˊ ㄗㄞ 因冰塊堵塞河道導致河水泛濫所造成的災害。《新民晚報》1986.4.27:“冰塊堵塞河道引起水漫兩岸,飛機空投炸彈解除 黃河 凌災。”
    沙涌 沙涌 沙涌, 歷史地名。在廣東省鶴山市沙坪鎮東面,西距沙坪鎮5千米。屬沙坪鎮樓沖村委會轄。元末至正年間(1341~1367),古勞羅江盤樓村陳姓遷至西江邊黃寶坑(今九江橋腳),建村在江邊河沙上,且有一河涌經村而過,故名“沙涌”(今存有一座石橋橋碑上刻“沙涌”2字)。后因村近西江,經常有海盜上村打劫,于清末舉村遷至今村址。初有陳、黃、陸3姓,現只有陳姓,由于經常河水暴漲,難于種田。一年只得晚造可以種水稻、花生,故以種桑養蠶、捕魚為生。大部分村民外出做工。1998年,有村民420人。原耕地31.7公頃,于1994年被鶴山市國土局全部征用作建設用地。
    斬蛟 斬蛟 斬蛟即斬殺蛟龍。多謂勇士為民除害。春秋楚次非斬繞船兩蛟,見《呂氏春秋.知分》;魯澹臺子羽赍璧渡河斬蛟,見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五》;晉周處在長橋下斬蛟,見《晉書.周處傳》;襄陽太守鄧遐入沔水斬蛟,見《初學記》卷七引南朝宋盛弘之《荊州記》。此數事皆詩文中有名的典故。
    斬蛟 斬蛟 斬蛟即斬殺蛟龍。多謂勇士為民除害。春秋楚次非斬繞船兩蛟,見《呂氏春秋.知分》;魯澹臺子羽赍璧渡河斬蛟,見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五》;晉周處在長橋下斬蛟,見《晉書.周處傳》;襄陽太守鄧遐入沔水斬蛟,見《初學記》卷七引南朝宋盛弘之《荊州記》。此數事皆詩文中有名的典故。
    傾河 傾河 傾河,漢語詞匯,讀音是qīng hé,意思是謂吸盡河水。
    傾河 傾河 傾河,漢語詞匯,讀音是qīng hé,意思是謂吸盡河水。
    河清難俟 河清難俟【解釋】俟:等待。很難等到黃河水清。比喻時間太長,難以等待。【出處】《左傳·襄公八年》:“俟河之清,人壽幾何?”【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補語;比喻時間太久,難以等待
    河清三日 河清三日【解釋】為升平祥瑞的預兆。【出處】《易緯乾鑿度》卷下:“天之將降嘉瑞應,河水清三日。”明·張居正《承天大志紀贊·龍飛紀》:“吾圣主始生,此河清者三日。黃河清,圣人出,今果然矣。”【示例】逾年辛酉,欽天監奏日月合壁,五星連珠……豫河監督奏~。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四十七回
    河靈 河靈 河靈是中國神話傳說中黃河水神巨靈。亦泛指河川之精靈。 漢 揚雄 《河東賦》:“ 河靈 矍踢,爪 華 蹈 衰 。”
    黃河水清 黃河水清【解釋】黃河之水常年混濁,如果變得清澈則被視為祥瑞的征兆。也比喻罕見的、難得的事情。【出處】三國·魏·李康《運命論》:“夫黃河清而圣人生。”
    涉渡 涉渡 涉渡 shèdù [wade across] 趟水過河 例:河水不深,部隊可以涉渡
    河靈 河靈 河靈是中國神話傳說中黃河水神巨靈。亦泛指河川之精靈。 漢 揚雄 《河東賦》:“ 河靈 矍踢,爪 華 蹈 衰 。”
    拽白 拽白 考試交白卷 。《太平廣記》卷一八六引 唐 盧言 《盧氏雜說·張奭》:“ 玄宗 乃集登科人於 花蕚樓 前重試,升第者十無一二。 奭 手持試紙,竟日不下一字,時人謂之拽白。”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沒用處》作“拽帛”。 宋 洪邁 《容齋續筆·貽子錄》:“士人家小子,忌用熨斗時把帛,慮有拽白之嫌。” (2).稱 黃河 水清處。《宋史·河渠志一》:“﹝ 黃河 ﹞水猛驟移,其將澄處,望之明白,謂之拽白,亦謂之明灘。”
    河清難俟 【解釋】俟:等待。很難等到黃河水清。比喻時間太長,難以等待。【出處】《左傳·襄公八年》:“俟河之清,人壽幾何?”【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補語;比喻時間太久,難以等待

    其它詞語熱搜

    * 形容河水的詞語:1. 清澈;2. 湍急;3. 平靜;4. 波濤洶涌;5. 沉悶;6. 沉靜;7. 沸騰;8. 洪水滔天;9. 悠閑;10. 渾濁;11. 沉重;12. 污濁;13. 流暢;14. 溪水潺潺;15. 瀑布飛流直下;16. 涓涓細流;17. 雨后春筍般的漲水;18. 靜謐;19. 河水汩汩流動;20. 透明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