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奉公的反義詞
克己奉公的反義詞有:公報私仇,利欲熏心,損人利己,文恬武嬉,見利忘義,克己奉公[kè jǐ fèng gōng]的解釋:克己:克制自己的私欲;奉公:以公事為重。指嚴格要求自己;一心為公。出自: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祭遵傳》:“遵為人廉約小心,克己奉公,賞賜輒盡與士卒,家無私財。”
克己奉公的反義詞詳解
- 1 公報私仇
- 拼音:
- gōng bào sī chóu
- 解釋:
- 借公事來報私仇;是一種很卑劣的行徑。
- 出處: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今日又將我家人收留謀死了他,正好公報私仇,卻饒不得!”
- 2 利欲熏心
- 拼音:
- lì yù xūn xīn
- 解釋:
- 利:名利;欲:欲望;熏:熏染;侵襲。貪財圖利的欲望迷住了心竅。
- 出處:
- 宋 黃庭堅《贈別李次翁》詩:“利欲熏心,隨人翕張。”
- 3 損人利己
- 拼音:
- sǔn rén lì jǐ
- 解釋:
- 損害別人;使自己得到好處。利:使得到好處。
- 出處:
- 元 無名氏《陳州糶米》:“做的個上梁不正,只待要損人利己惹人憎。”
- 4 文恬武嬉
- 拼音:
- wén tián wǔ xī
- 解釋:
- 文官武將都耽于安樂;不以國事為務。文:文官;武:武將。
- 出處:
- 唐 韓愈《進撰平淮西碑文表》:“相臣將臣,文恬武嬉,習熟見聞,以為當然。”
- 5 見利忘義
- 拼音:
- jiàn lì wàng yì
- 解釋:
- 見到有利可圖就不顧道義。形容人貪財自私。
- 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樊酈滕灌靳周傳》:“當孝文時,天下以酈寄為賣友。夫賣友者,謂見利而忘義也。”
克己奉公的近義詞
“克己奉公”單字解釋
* 克己奉公的反義詞有:公報私仇,利欲熏心,損人利己,文恬武嬉,見利忘義,克己奉公[kè jǐ fèng gōng]的解釋:克己:克制自己的私欲;奉公:以公事為重。指嚴格要求自己;一心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