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實相符的反義詞
名實相符的反義詞有:葉公好龍,名不副實,徒有其名,徒有虛名,名實相符[míng shí xiāng fú]的解釋:名聲或名稱和實際一致。出自:三國 曹操《與王修書》:“君澡身澡德,流聲本州,忠能成績,為世美談,名實相符,過人甚遠。”
名實相符的反義詞詳解
- 1 葉公好龍
- 拼音:
- yè gōng hào lóng
- 解釋:
- 葉公:春秋時陳國的一個人;好:愛好。比喻表面上愛好某種事物;但并非真正地愛好它;甚至畏懼它。
- 出處:
- 西漢 劉向《新序 雜事》:“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于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于牖,施尾于堂。葉公見之,棄而還走。”
- 2 名不副實
- 拼音:
- míng bù fù shí
- 解釋:
- 名:名稱;副:相稱;相符合。名聲與事實不相符合。指空有虛名。
- 出處:
- 三國 魏 劉邵《人物志 效難》:“中情之人,名不副實,用之有效。”
- 3 徒有其名
- 拼音:
- tú yǒu qí míng
- 解釋:
- 光有它的名。指有名無實。徒:空;白白地;名:不符合實際的名聲。
- 出處:
- 宋 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銓選之門,徒有其名,莫責其實。”
- 4 徒有虛名
- 拼音:
- tú yǒu xū míng
- 解釋:
- 空有名望。指有名無實。
- 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卻說司馬懿回到寨中,使人打聽是何將引兵守街亭。回報曰:‘乃馬良之弟馬謖也。’懿笑曰:‘徒有虛名,乃庸才耳!’”
名實相符的近義詞
“名實相符”單字解釋
* 名實相符的反義詞有:葉公好龍,名不副實,徒有其名,徒有虛名,名實相符[míng shí xiāng fú]的解釋:名聲或名稱和實際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