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闊斧的反義詞
大刀闊斧的反義詞有:不敢越雷池一步,小打小鬧,慢條斯禮,束手無策,束手束腳,細針密縷,縮手縮腳,大刀闊斧[dà dāo kuò fǔ]的解釋:大刀和闊斧都是古代的武器。原來形容軍隊聲勢浩大;殺氣騰騰;充滿戰斗氣氛。現比喻辦事果斷而有魄力。出自: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47回:“搖旗吶喊,擂鼓鳴鑼,大刀闊斧,殺奔祝家莊來。”
大刀闊斧的反義詞詳解
- 1 不敢越雷池一步
- 拼音:
- bù gǎn yuè léi chí yī bù
- 解釋:
- 越:跨過;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縣南。原指不要越過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圍和界限。
- 出處:
- 晉 庾亮《報溫嶠書》:“吾憂西陲過于歷陽,足下無過雷池一步也。”
- 2 小打小鬧
- 拼音:
- xiǎo dǎ xiǎo nào
- 解釋:
- 形容小規模地開展工作
- 出處:
- 鄧小平《和平和發展是當代世界的兩大問題》:“因為我們講的戰爭不是小打小鬧,是世界戰爭。”
- 3 慢條斯禮
- 拼音:
- màn tiáo sī lǐ
- 解釋:
- 見“慢條斯理”。
- 出處: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0回:“一個風火事,還象尋常慢條斯禮兒的。”
- 4 束手無策
- 拼音:
- shù shǒu wú cè
- 解釋:
- 策:辦法。就像手被捆住一樣;一點辦法也沒有。
- 出處:
- 宋 王柏《魯齋集》:“士大夫念慮不及此,一旦事變之來,莫不束手無策。”
- 5 束手束腳
- 拼音:
- shù shǒu shù jiǎo
- 解釋:
- 捆住手腳。形容膽子小,顧慮多。
- 出處:
- 毛澤東《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按照法律辦事,不等于束手束腳。”
- 6 細針密縷
- 拼音:
- xì zhēn mì lǚ
- 解釋:
- 針線細密;縫制精致。比喻周到細致。
- 出處: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6回:“這位姑娘雖是細針密縷的一個心思,卻是海闊天空的一個性氣,平日在一切瑣屑小節上本就不大經心。”
- 7 縮手縮腳
- 拼音:
- suō shǒu suō jiǎo
- 解釋:
- 形容做事膽小、顧慮多;不敢放手。縮:收縮。
- 出處:
- 清 劉鶚《老殘游記》第六回:“喊了許久,店家方拿了一盞燈,縮手縮腳的進來,嘴里還喊道:'好冷呀!'”
大刀闊斧的近義詞
“大刀闊斧”單字解釋
* 大刀闊斧的反義詞有:不敢越雷池一步,小打小鬧,慢條斯禮,束手無策,束手束腳,細針密縷,縮手縮腳,大刀闊斧[dà dāo kuò fǔ]的解釋:大刀和闊斧都是古代的武器。原來形容軍隊聲勢浩大;殺氣騰騰;充滿戰斗氣氛。現比喻辦事果斷而有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