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動干戈的反義詞
大動干戈的反義詞有:偃旗息鼓,鳴金收兵,大動干戈[dà dòng gān gē]的解釋:干、戈:古代兩種兵器。原指進行戰爭。現多比喻大張聲勢地行事。出自:先秦 孔子《論語 季氏》:“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于邦內。”
大動干戈的反義詞詳解
- 1 偃旗息鼓
- 拼音:
- yǎn qí xī gǔ
- 解釋: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軍;不暴露目標。后用以指休戰或不聲不響停止行動。
- 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趙云傳》:“成都既定,以云為翊軍將軍。”裴松之注引《趙云別傳》:“云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鼓,公軍疑云有伏兵,引去。”
- 2 鳴金收兵
- 拼音:
- míng jīn shōu bīng
- 解釋:
- 用敲鑼等方式發出信號撤軍
- 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97回:“盧先鋒兵到,見孫安勇猛,盧先鋒令鳴金收兵。”
大動干戈的近義詞
“大動干戈”單字解釋
* 大動干戈的反義詞有:偃旗息鼓,鳴金收兵,大動干戈[dà dòng gān gē]的解釋:干、戈:古代兩種兵器。原指進行戰爭。現多比喻大張聲勢地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