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廬山的詩詞(842首)
81
《小重山》 宋·趙蕃
之際,可令歌以酹我否
何地無溪祗欠人。
有翁年八十,住其濱。
直鉤元不事絲緡。
優游爾,聊以遂吾身。
陶令賦歸辰。
未嘗輕出入,犯風塵。
江洲太守獨情親。
廬山醉,誰主復誰賓。
82
《虞美人(夜泊廬山)》 宋·徐似道
風緊浪淘生。
蛟吼龜鳴。
家人睡著怕人驚。
只有一翁捫虱坐,依約三更。
雪又打殘燈。
欲暗還明。
有誰知我此時情。
獨對梅花傾一盞,還又詩成。
83
《甘州》 宋·張炎
乎絕頂,舊有浮遠堂,今廢。
俯長江、不占洞庭波,山拔地形高。
對扶疏古木,浮圖倒影,勢壓雄濤。
門掩翠微僧院,應有月明敲。
84
《霓裳中序第一》 宋·劉辰翁
余所見廬山一兩池,初不可近,漸入頗覺奇賞,因用其聲用其韻試為之
銀河下若木。
暖漲一川春霧綠。
白鳳徘徊清淑。
90
《念奴嬌(四和)》 宋·吳潛
天然皓質,想當年此種,來從太素。
一點紅塵都不染,羅列蟾宮玉女。
色壓_林,香欺蘭畹,肯向聞箏浦。
靈龜千歲,有時游漾其處。
91
《沁園春》 宋·張輯
記,見稱廬山道人,蓋援涪翁山谷例。
黃叔豹謂予居鄱,不應舍近取遠,為更東澤。
黃魯庵詩帖往來,于東澤下加以詩仙二字。
近與馮可遷遇于京師,又能節文,號予東仙,自是詩盟遂以為定號。
92
《臨江仙(望廬山)》 宋·張輯
迢遞關山身歷遍,煙霞勝處曾游。
九江江畔系孤舟。
匡廬如畫里,南望插天浮。
瀑布香爐齊五老,層層爽氣陵秋。
何須魂夢覓瀛洲。
云松終可卜,我與謫仙儔。
93
《念奴嬌(瑞香)》 宋·姚述堯
蕓堂春早,正芳苞紫萼,籠煙調雨。
隱隱朝陽歌宴罷,擁出三千宮女。
醉面勻紅,香囊暗惹,鵲尾煙頻炷。
廬山佳致,依然都在庭宇。
94
《水調歌頭》 宋·倪稱
昨夜狂雷怒,鞭起卞山龍。
怪見朝來急雨,萬木偃顛風。
試看潭頭落澗,一片練波飛出,河漢與天通。
向晚余霏落,巾已墊林宗。
95
《沁園春(贈清虛先生)》 宋·曹勛
五老橫峰,二林云衲,自古洞天。
噴玉龍飛,下三峽水,望香爐日奄靄,如起非煙。
有個真人,撥云峰下,宴坐修真不記年。
明廷詔,看龍翔鳳翥,宸制奎篇。
96
《漁家傲》 宋·呂渭老
落月杜鵑啼未了。
粥魚忽報千山曉。
笠子蓋頭衣缽少。
穿林表。
回頭高剎空中小。
官路舊多林木繞。
露濃花蕊皆顛倒。
渡水登山排草草。
廬山好。
香爐峰下湖波渺。
97
《漁家傲》 宋·呂渭老
高絆袈裟挑紙帔。
一杯茶罷成行計。
路入廬山風細細。
輕彈指。
百千三昧俱游戲。
法椅何曾燒兩臂。
誰知紙上無窮意。
欲識普賢真實際。
齁齁地。
小爐雪夜和衣睡。
99
《虞美人》 宋·向子諲
兼示開元棲隱二老
銀山堆里廬山對。
舟子愁如醉。
笑看五老了無憂。
大覺胸中云夢、氣橫秋。
若人到得歸元處。
空一齊銷去。
直須聞見泯然收。
始知大江東注、不會流。
100
《醉蓬萊》 宋·陳瓘
問東州何處,境勝人幽,兩俱難得。
狼山相望,有高堂千尺。
妙曲轟空,彩云翻袖,樂奏壺天長日。
笑我飄然,蓬窗竹戶,只延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