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不遠千里,訪我付落中。話舊語益密,論交顏不紅。酒炙乏供給,近制相延容。白飯與青芻,且餉驢與僮。
大麥未救饑,小麥漸擢芒。此時農夫嘆,政阻接青黃。多畏頻雨澤,只欲暄晴光。農安吾亦安,朝夕祈蒼蒼。
真隱古招提,長林如磔蝟。雖有群山峰,所欠一支水。草木乏秀潤,巖竇燥肌理。安能借僧錫,卓處泉涌沸。
高原收菽麥,下田插禾秧。田頭與地尾,一一意所量。躬耕辨好怯,擇種均豐荒。所以終歲間,食米不及糠。
東岡老道友,招我閱子孫。大兒教以孝,小兒撫以溫。舉觴意未暢,已復月掛昏。興言還吾廬,更待它日論。
梢梢岸上柳,粼粼岸下波。晴云羃遠岫,東風扇微和。去冬身耕植,連春無干戈。田畯知此意,種秫應更多。
平生江海性,俗冗不到眼。偶然牽祿養,遂復事篇簡。所愧道益遠,所喜性羽懶。末路終此惠,尤得養樗散。
客惠雙井芽,千里冒寒暍。品格自高勝,香味兩奇絕。小小猷溪磨,團團掌中月。揮肘喜旋之,紛泊看落雪。
前巖有蘭若,委徑宜細履。未能望窣堵,屢復涉清泚。路紆疲腳力,僧老識茶味。策杖趁棲鴉,斜陽在林際。
我本汝潁士,老隱天臺山。一瓢顧粗足,三謁無厚顏。身與樵牧遠,居眇林壑間。不為物事役,常對風日閑。
晨起冒清露,筍輿出城闉。原野回舊色,花柳搖新春。眷言山林性,常與魚鳥鄰。恰然適襟抱,自謂羲皇民。
道人談長生,禪子論寂滅。二子互出奇,生滅孰判別。吾儕守黃卷,生理知猶劣。惟當一以貫,無問亦無說。
凄風入林薄,旵日升山遲。槿花落因雨,菊英開映籬。身老每倦客,目昏猶喜詩。所欣水云念,得赴猿鶴期。
晚家臺山下,云水同一鄉。人事講鄰曲,雞黍期相當。秋風起木杪,涼氣吹衣裳。東家喜見招,社甕開新嘗。
今歲立秋早,便覺驅探湯。雖有正午熱,已覺中夜涼。麻豆率房角,早禾亦上場。吾心喜可知,紀實藏詩章。
白日忽若暮,北風天正寒。濃陰欲釀雪,云侶商量間。群兒競喜躍,婢子爭仰看。命席撥甕碧,取醉期盡歡。
冷趁西風便,云趨南國深。相舂聞野唱,漂絮擊溪砧。小立遲殘照,閑愁倦寸心。新亭有耆舊,應共惜花陰。
北風忽卷熱,山頂云已馳。日影未容斂,雨腳俄驟垂。一向得涼吹,四山橫修眉。暄寒本兩陸,莫能測密移。
今年已斷梅,七月雨益大。苗雖不厭雨,灌恐有余溉。禾梗正柔嫩,水滿舞澎湃。其間田高低,于焉有畏愛。
秋色遂將半,游云時淡濃。水光影{禾罷}稏,秀色增芙蓉。斸地種三徑,鉤窗來五峰。新晴何以卜,一意聽晨鐘。